標籤:

自尊的終生髮展軌跡 ▎超過30萬9-90歲個體自尊的研究調查

自尊的終生髮展軌跡 ▎超過30萬9-90歲個體自尊的研究調查

摘要

經過數十年的爭論,學術界終於達成了有關個體自尊終生髮展軌跡的一致意見。平均來說,自尊水平在兒童期相最高,青春期顯著下降(特別是女孩),成年期慢慢回升,老年期再次突然下降。除了這些一般性的年齡變化,個體的自尊水平往往會按照這種順序發展:那些在某一時間點自尊水平較高的個體往往在多年後仍保持較高的自尊水平。相比於成年期,這種穩定性(即自尊水平發展順序穩定性)在兒童期和老年期往往較低,但是自尊的整體穩定性與其他的人格特質也相關。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包括(a)使用更嚴謹的縱向研究設計重複自尊發展軌跡的研究,(b)確定自尊變化的中介機制,(c)自尊終生髮展軌跡的綜合理論模型的發展。

關鍵詞--自尊;發展;改變;穩定性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在生命最後階段創造出世人皆知的重要作品:佛羅倫薩聖母憐子雕塑。在辛苦努力近十年後,某天,他走進自己的工作室,掄起鎚子毫不猶豫地砸向了自己所鑄的雕塑。要不是他的助手及時把他拉開,他就不止是毀了這個偉大雕塑作品的胳膊和腿。為什麼米開朗基羅會想要把自己辛苦創造、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毀了呢?由於米開朗基羅生命的最後十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的完美主義越發強烈--小時候始終難以達到父親的期望所致,其父親認為雕塑家只是手工勞動者。(詳情:完美主義與自殺風險 ▎無法滿足的期望與標準)看起來,米開朗基羅出現了自尊低下的問題。那麼米開朗基羅的低自尊水平在他這個年紀是正常的嗎?他這一生是否都在自我懷疑的漩渦里掙扎?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可以揭示該現象。

在這篇研究中,我們會介紹目前與自尊終生髮展軌跡相關的科學證據。在數十年的爭論後,科學界終於達成了有關自尊終生髮展軌跡的一致意見。我們在此強調兩種自尊水平形式的變化:(1)自尊水平的標準變化,平均來說,隨著時間的增長,個體自尊水平在不同年齡段自尊水平的平均變化;(2)自尊的個體差異的穩定性,反映個體自尊水平相對順序隨時間而保持的相對穩定性(由兩個時間點自尊分數的相關關係評估,即重測信度的相關)。

自尊水平終生髮展的標準軌跡

縱觀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自尊水平難以避免地出現「潮起潮落」。自尊水平的波動反映了社會環境以及由成熟(如青春期,老年時的認知衰退)所帶來的變化。大多數人在同樣的年齡都會體驗到相似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以相似的方式在影響著個體,因此自尊在整個個體發展階段存在一種標準化的改變。從最近的三項研究來看 — 一項薈萃分析研究,涉及86個原始文獻(Trzesniewski, Donnellan,& Robins, 2001; see also Twenge & Campbell, 2001);一項被試年齡範圍為9~90歲的大規模橫斷研究(Robins, Trzesniewski, Tracy,Gosling, & Potter, 2002);一項被試年齡範圍在25~96歲的序列縱向研究(Trzesniewski & Robins,2004) — 我們可以描繪出自尊終生髮展的標準軌跡(見表1)。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從兒童期到老年期自尊發生的重大改變。

圖1:男性(紅色)和女性(藍色)自尊水平的終生髮展軌跡

總體來說:超過30萬人的樣本,橫跨9-90孫的年齡段研究顯示:個體自尊在進入青春期呈顯著下降趨勢,9-20歲年齡段處於人生自尊發展軌跡的最低潮,容易出現相應的行為和情緒問題。

兒童期

年齡較小兒童的自尊水平相對較高,在整個兒童期呈逐漸下降趨勢。研究者推測,兒童之所以自尊較高,是因為他們的自我看法不切實際地積極。隨著孩子的認知發展,他們開始將自我評價建立在外部反饋和社會比較上,從而形成對他們自己學業表現、社交技能、吸引力和其他個人特徵更加平衡和準確的評價。例如,孩子從幼兒園至小學期間,從老師、家長和同齡夥伴那裡得到負面反饋越多,他們的自我評價也相應地更加消極。

青春期

自尊在青春期持續下降在進入青春期後呈顯著下降趨勢至人生最低點。研究者將此歸因為青春期個體自我身體意象滿意度下降和其它有關問題;日益突出地有關自我和未來的抽象思考能力,以及開始逐漸會承認錯失機會和辜負他人的期望;小學到初中的轉變,學業壓力和挑戰,人際關係困擾以及社會背景逐漸複雜。

成年期

自尊水平在成年期呈逐漸增長趨勢,在60歲左右達到頂峰。在整個成年階段,個體逐漸獲得權力和地位,這會增加自我價值感。許多研究個體一生的理論家表示,中年生活意味著個體的成就、能力以及對環境和自我的控制力達到頂峰(Erikson, 1985)。與這些理論家的推測一致,成年期人格的改變往往反映了成熟和適應水平的的逐漸提高,如責任心和情緒穩定性水平的增高(Trzesniewski, Robins, Roberts, & Caspi, 2004)。

老年期

老年個體自尊水平下降。數項針對老年個體的研究發現,自尊水平在70歲左右開始下降(大約是米開朗琪羅開始創造佛羅倫薩聖母憐子雕塑時)。這種下降可能是由於老年個體在各個方面發生的劇烈變化導致,包括社會角色變化(如退休)、關係破損(如失去配偶)、身體機能(如健康問題),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的下降。老年個體自尊水平的下降也反映了其對自我的一種更溫和、更謙卑和更客觀的看法(Erikson, 1985)。也就是說,年紀較大個體的自我價值感相對穩定,儘管自尊水平卻會下降,因為他們越來越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局限,並且對獲取他人積極認可的需求下降。與這種解釋一致的是,自戀傾嚮往往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 (Foster, Campbell, & Twenge, 2003)。

性別差異

整體來說,男性和女性的自尊水平變化遵循的是同一種發展軌跡:自尊水平在兒童期相對較高,青春期下降,成年期逐漸升高,老年期下降。然而,男女之間在自尊上還是有很多有趣的性別差異。儘管男女在兒童期呈現相似水平的自尊程度,但青春期性別差異開始顯現,青春期男生比女生擁有更高程度的自尊水平 (Kling, Hyde, Showers, &Buswell, 1999; Robins et al., 2002)。(詳情:抑鬱症的性別角色差異--美國NIMH分子生物學研究)這種性別差異一直貫穿整個成年期,然後逐漸縮小,老年期消失 (Kling et al., 1999; Robins et al., 2002)。研究人員為此提供了大量的解釋,從與青春期相關的身體或心理成熟變化,到青少年男女生的差別待遇等相關的社會背景因素,以及社會理想的身體意象的性別差異。然而,目前還不存在某種被普遍承認的綜合理論模型。

自尊水平發展的穩定性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者一直在爭論自尊在何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一種與人格相似的結構(隨時間保持相對穩定)或類似於動態的過程(對環境和情境刺激作出回應而持續波動)。如果自尊在長期看來更像是一種動態過程而不像穩定的人格特質,那麼它可能就不是一種重要的有效預測因子。

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自尊是一種穩定的、類似於人格結構 (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03)。所有年齡組的自尊穩定性,由重測信度相關性所決定,可與人格的主要維度進行比較,包括外向性、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和開放性 (Roberts & DelVecchio, 2000)。因此,那些在某一時間點具有較高自尊水平的個體,多年後往往仍保持較高的自尊水平;同樣地,那些在早年生活中自尊水平較低的個體,數年後自尊水平仍往往較低。然而,自尊水平在生命的某些階段會比其他階段穩定度更高。在早年兒童階段自尊水平穩定度較低的狀況會持續到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在中年期和老年期穩定度提高。根據不同自尊量表的結果,對於美國和非美國的男女性被試來說,自尊發展的這一曲線趨勢具有普適性。

在兒童期和老年期自尊穩定度較低可能反映了某些劇烈的生活變化,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生理結構,衰老帶來的變化。例如,在老年期,重要的生活事件--如退休、成為祖父母--都可能會改變個體的自我感知,提高或降低自尊水平。這些生活事件會影響不同年齡(某些人可能退休時間較早)或不同個體(某些退休個體自尊會降低),導致更低的自尊穩定度。此外,Erikson (1985)注意到,當個體年齡越來越大時,他們開始回顧自己一生當中的成就和經歷,導致了某些個體產生更嚴苛的自我評價(自我失望)或更高的自我接受度(自我整合)。因此,老年個體自我反思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導致某些個體自尊水平增高,某些個體自尊水平降低。

意義

直到最近,有關自尊文獻的相關結果相互矛盾,對自尊的發展並未達成一致結論。本文中所回顧的研究將有望推動該問題達成共識,並幫助解決諸如「在個體一生的發展過程中,什麼階段自尊水平相對較高或較低」的問題?自尊更像一種動態過程(相對短暫)還是更像一種特質(相對穩定)?理解自尊的發展軌跡可能會增加對影響自尊發展潛在過程的理解。例如,青少年期和老年期自尊水平下降顯示了這兩個階段可能有著某些共同點(如大量社會環境和軀體生理結構的改變),因此負向影響了個體自尊水平。

關於自尊發展的軌跡也對干預時機具有重大意義。例如,在整個生命周期中,自尊的標準發展軌跡表明,自尊干預應該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早期進行,因為在青春期後期,自尊心下降大部分已經發生。此外,在青春或成年早期是干預的理想時期,因為在自我概念的相對不穩定時期,自尊可塑性較強

結論以及未來方向

在過去的幾年間,大量研究清晰描繪了整個生命周期自尊的發展軌跡。考慮到大量的經歷會影響到個體的生活,自尊顯示出了顯著的連續性。同時,自尊也顯示出了系統性的改變,這種改變與(與年齡相關)生活經驗和背景相關。這些標準化的改變說明了自我作為一種有組織的心理結構的作用,它影響著個體如何在環境和新的發展挑戰中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滿足新的需求。

仍有幾個困難但可解決的問題存在。首先,某些研究發現仍需進一步複製和探討。尤其是,有關老年時期自尊心水平下降的研究相對較少。考慮到有關主管幸福感和其他適應功能在老年期是否會下降的研究發現結果不一致,所以確定這種影響的一致性很重要(Mroczek, 2001)。除此之外,對年齡趨勢更細緻的分析可能會揭示出在當前研究中被掩蓋的某些重要波動(如,從成年早期到晚期的變化)。

其次,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自尊研究方法的先進性有了顯著提高,但仍有改進的餘地。在測量上應該注入更多的心血,包括分析自尊量表是否顯示出不同形式的測量不變性(如,自尊意義是否在不同年齡組之間出現統計學差異?)。使用更有代表性的樣本可增加研究發現的普遍性,並可以對性別、種族、民族和社會階層的潛在緩和效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為了更好地理解動態的、相互的因果關係,我們應該使用更複雜的統計模型(如,自尊是重要生活經歷的因果;如Ferrer & McArdle, 2003)。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不同年齡組的被試,在隊列順序縱向研究中需要梳理衰老和群體效應(如,是所有老年個體的自尊水平都會下降還是僅僅只是經歷過大蕭條和經過其他特殊生活事件的老年個體?)。最後,需要通過基因信息設計來探討先天和後天培養對自尊發展的相互影響;研究人員還沒有意識到,全球各地人群的自尊和大多數特質一樣具有遺傳因素的作用(McGuire等,1999)。

第三,需要對自尊變化的中介機制進行研究。生理年齡並不存在因果關係。我們需要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心理階段,自尊心的變化會發生什麼變化。其中一種方法是記錄與生理年齡相關的社會背景因素,例如在生活過程中定義和塑造個體地位的關鍵社會角色和事件。然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些因素只能通過內部機制來影響自尊水平,比如對控制和中介作用的認知,驕傲和羞恥的感覺,這些都塑造著人們對生活中發生事件的回應方式和內化作用。在我們看來,了解自尊發展的最好方法是了解驅動自我的自我評價機制,即在自我評價形成、維持和改變的過程中,認知和情感過程所發揮的作用。雖然實驗研究已經將一些自我評價過程與自我評價短期變化聯繫起來,但對這些過程在長時間內對自尊變化的影響仍知之甚少。關於自我的終生研究應該利用該實驗建立關於自尊長期變化的假設,並探索在現實世界背景中,自我評估過程是如何在實驗室中進行記錄的。

最後,有關自尊發展的文獻缺乏一個總體的理論框架。大部分過去的理論性工作強調特殊的發展階段(如青春期的過渡階段)以及特殊的生活領域(如工作)。因此,儘管文獻論證了一系列有關為什麼自尊在青春期下降(以及為什麼女孩自尊下降尤其明顯)的可能原因,但仍沒有一個有關各個不同過程共同協作形成自尊發展的綜合模型。我們也不知道這些同樣的過程是否可以用來解釋個體年老時自尊水平的下降。考慮到自尊發展的複雜性,這樣的模型必然包含生物學、社會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和動態因果關係;包括連續性和變化機制(如不同形式的個體-環境相互作用)。我們希望,通過研究不同發展情境(兒童期到老年期)和整個生命領域(工作、人際關係、健康)研究發現的模式,這一研究領域會朝著自尊水平的整個生命軌跡的總體理論發展。

作者:王翼 劉悅(公眾號ID:wypsychology)

原創文章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違者追究責任

參考文獻

Erikson, E.H. (1985).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W.W.Norton.

Ferrer, E., & McArdle, J.J. (2003). Alternative structural models for multivariate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0, 493–524.

Foster, J.D., Campbell, W.K., & Twenge, J.M.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nflated self-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and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7, 469–486.

Kling, K.C., Hyde, J.S., Showers, C.J., & Buswell, B.N.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470–500.

McGuire, S., Manke, B., Saudino, K., Reiss, D., Hetherington, E.M.,& Plomin, R. (1999).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elf-worth during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behavioral genetic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0, 1283–1296.

Mroczek, D.K. (2001). Age and emotion in adulthood.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87–90.

Roberts, B.W., & DelVecchio, W.F. (2000). The rank-order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3–25.

Robins, R.W., Trzesniewski, K.H., Tracy, J.L., Gosling, S.D., & Potter, J. (2002).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span. Psychology and Aging, 17, 423–434.

Trzesniewski, K.H., Donnellan, M.B., & Robins, R.W. (2001, Apri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 A meta-analysi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Minneapolis, MN. Trzesniewski, K.H., Donnellan, M.B., & Robins, R.W. (2003).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84, 205–220.

Trzesniewski, K.H., & Robins, R.W. (2004). A cohort-sequential study of self-esteem from age 25 to 96.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ustin, Texas. Trzesniewski, K.H., Robins, R.W., Roberts, B.W., & Caspi, A. (2004).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span. In P.T. Costa, Jr. & I.C. Siegler (Eds), Recent advances in psychology and aging (pp. 163–185).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Elsevier.

Twenge, J.M., & Campbell, W.K. (2001). Age and birth cohort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 321–344.

推薦閱讀:

男朋友覺得我不好看怎麼辦?
人為什麼要給自己使絆兒?|什麼是自我設障
懂點心理學|Can you freestyle?不,我是低自尊重度患者
【心理學筆記】自尊的重要性
你不尊重自己的時間,就是低自尊

TAG:自尊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