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為何會是一部悲劇?——三四線留不住靈魂,北上廣容不下肉體

《後來的我們》為何會是一部悲劇?——三四線留不住靈魂,北上廣容不下肉體

來自專欄 凡人說電影

1、

小學四年級,數學老師是個年邁的老頭,我爺爺年齡的那種。

有一節課,他教我們線段、直線射線的定義,說到線段的時候,他拿起了尺子打比方。說到射線的時候,估計是忍不住,站在講台上當場擤了個鼻涕,那鼻涕嘩啦地往下不停的拉啊,從老師的鼻孔快要延長到了地面,這時老師保持著鼻涕耷拉在那裡張嘴說到:「看,這就是射線,它會不斷延伸。」

不斷延伸 ……不斷延伸 ……不斷延伸 ……當時四年級還不知道草泥馬的我心中可是千萬隻草泥馬蹦騰而過啊……

老師直接用手把鼻涕抹掉,然後輕輕嘀咕了句:「以後大家的人生也會像這樣。」

當時我坐在第一排,聽得清晰,但對老師的嘀咕並不太理解。現在我明白了。

人生就像一場射線,即使從相同的原點出發,也會因角度方向不同而在將來千差萬別。

即使始於不同出發點,也會在某一刻、某一段時間相聚,再分離。

方小曉與林建清就屬於後者。相聚了,後來卻沒了「我們」。

2、

經過對相關話題的關注,根據觀眾朋友的反應,我看到了或聽到了這世間千千萬萬對林建清與方小曉。

電影最後的彩蛋里,一個又一個人舉著牌子對著鏡頭感慨「後來的他們」。他們中有二三十歲的已婚女士,有學府修行的陽光男孩,還有年近古稀的白髮老人……

不管什麼年齡、什麼性別,很多人都存在著「後來」的遺憾。

電影中的建清與小曉能在一起經受北漂兒的考驗,本是一件多麼感人又幸福的事,結局卻偏逃不脫青春片魔咒般的結局——分手,不再見。

心痛。

看完電影並從劇情中跳脫出的觀眾不禁要質問——《後來的我們》為何是一場悲劇?

「後來的我們」為何都成了悲劇的一分子?

其實答案就在電影裡面。

兩人的北漂生活始於小曉第二次在建清家過年時,兩人許下願望的那一刻——

一個想找個好工作,另一個誓嫁北京人。

然而最先接近夢想的是小曉。

小曉最初在北京通過網戀找了一個男朋友,模樣憨厚、長相齪掰、年齡也27了,但人法學博士,又是國家地震局的,更重要的是個北京人。

而此時的建清,仍然同他的那幫哥們兒一樣,做著底層的工作。

一個離當初的願望很近很近,另一個很遠很遠。

然而欲速則不達,物極必反。因為男朋友媽媽不同意,小曉被那個齪掰的北京男朋友踹了。「他媽的!」

一時間,兩人的夢想都恢復了當初的樣子,那個很遙遠很遙遠的樣子。建清依舊事業頹敗,小曉也從准北京老婆變成了普通小北漂兒。

分手後的小曉便與建清蝸居在了一間房。兩人分別在同一商場的上下樓上班,可很快,小曉因工作原因,遇上了一位新男友,據說是大領導,在北京有大房子。

小曉又一次接近了自己的夢想。可輕易得來的幸福總是不那麼靠譜。臨近過年的一天,小曉與建清去商場蹭喜慶與熱鬧,卻沒想到在商場的LED大熒幕上看到了男友,……以及男友的老婆。

從起初的「真女友」到後來的「准小三」,小曉感受到了嫁給北京人的艱難,深深意識到嫁給北京人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幸福的人越來越幸福,悲慘的人越來越悲慘」一個悲觀至極的人冒出這種想法絲毫不違和。

但在這個時候,那個一直關心她的建清依然守護在她身邊。他在同行老鄉選擇回家做公務員時仍然堅持北漂,他沒有北京戶口與大房子,但至少他有堅持的夢想以及希望。

「不對,兩個悲慘的人在一起就會幸福。」——更重要的是,她可以真的和他在一起,不會有「他媽的」破事兒,也不會有「准小三」的荒唐。

臨近2008的夜,五四三二一倒計時,兩人瞬時抱在一起。建清要吻她,卻被推開、反吻,上床……

鏡頭緩慢拉遠,周遭房間的各色生活展現開來——打架、麻將、日常行動……形形色色,不盡相同,多少條人生射線向前挺進著。

而此刻他們的人生軌跡恰好開始了相交的那一段。

兩人的相戀分分合合,有日常的煙火瑣碎,更有拘留所的喝茶招待。

建清會在大把花錢後暢想「我們還能窮幾天呢,說不定我明天就發了呢」。

又是新年,他們回到建清老家,大過年時,建清因鬱郁不得志而大發脾氣。

回到北京的建清做起了遊戲客服,因情緒不好怒懟了一客戶,剛硬的客戶上門怒揍了他一通。建清的心理防線徹底崩塌了,那脆弱的高傲再也無法在現實中找到立身之地。

此時的小曉因賣房被客戶佔了便宜。

建清幾近崩塌的內心在得知女友被揩油後更是鬱鬱寡歡,自己也在qq上與賣房女網友熱聊了起來,並美其名曰為以後買房打算。顯然,眼前的這位賣房女友被冷落了。

他們的愛情也就這麼走到了盡頭。

3、

在小曉被現實擊敗,最需要安全感與希望時,建清一如既往的關懷打動了他。可誰也沒意識到,這恰好是建清耐心的底線,一段交往之後,建清那積極高傲的心早已沒那麼多空間給小曉溫暖。

從起初的「一個誓嫁北京人一夜暴富,一個想找個好工作踏實耕耘」,到後來「一個願安穩生活,一個不安於潦倒現狀。」

兩個生命的美妙交叉就這麼慢慢慢慢逝去。

哪怕是再重逢,兩個人的話題點也再難落到一處。

因遊戲大火而事業有成建清回家見到小曉後一直與她強調自己的物質能力與水平,可小曉怎麼也習慣不了此時的建清。她似乎覺得他除了「物質」,別的都消失了。

之前看過《人生七年》紀錄片,漫漫人生路,人的一生值得自己一直關懷的往往就那麼幾人,其他人多是自己生命的一微小部分,正如射線的某一點。

傍晚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後一輛騎電動車的男孩呼嘯而過,飄著嘹亮的嗓音——「後來,我總算學會了……」

還未等前面電動車消失最遠,後面又來了一騎車男孩唱到「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情人總分分合合,可是越愛越深的能有幾個?

如果人生是一道單項選擇題,有些人不如選錯。

《後來的我們》是一場因成長軌跡不同而釀就的悲劇。「後來的你們」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電影悲劇之處遠不止於此,以建清為中心的故事裡還有很重要的一環是講述他與父親的關係、講述他與老家「小破屋」的關係……

「融不進的北上廣,回不去的小縣城。」後半句正是建清的內心寫照。

「北上廣容不了肉體,三四線留不下靈魂。」世間不知有多少個建清生活在矛盾里。

人生就像一道選擇題,前任與現任、老家與當下,魚與熊掌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很多時候,「單向」是更多人的選擇。

本文首發於一個有獨立邏輯電影生活圈:凡人的影像聲色。公眾號ID:zhangzaifvn 歡迎你來,我一直都在。

推薦閱讀:

陳曉和陳妍希有多相愛?
和女孩子找話題有哪些技巧?
有沒有200字左右的情書的範文?
那些遠在天邊的事(二)
提高聊天質量的五個聊天技巧

TAG:電影 | 後來的我們電影 | 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