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運的長河裡,如何隨遇而安

在命運的長河裡,如何隨遇而安

來自專欄 情感雜織

這是孟非對過往四十年歲月的動情回顧。

童年重慶、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對他影響深遠。

中學時代的嚴重偏科,黑暗得讓他看不到未來。

臨時工的日子辛酸艱苦,卻奠定了他往後的不平凡。

攝像、記者、編導、製片人、主持人等角色一一走過。

四十年人生,從平凡到精彩,命運總在不經意間轉折。

【隨遇而安】

是很多人問起他的心路歷程時,他給出的唯一答案。

1.開篇

或許,有人會覺得《非誠勿擾》那麼精彩,它的支持人一定也同樣精彩幽默有趣。但在翻看孟非老師的書之後,我的體會更像是十足的「中年老幹部」。

(標準遊客照)

整本書一共分成9個章節,前三部分更像是規規矩矩的敘述文,有那麼點意思,但又缺少了點能讓人留下深刻記憶的東西。

或許電視台是孟非老師某種程度上的人生轉折,所以刻畫的內容非常有意思,讓我有一種迫不及待的想要更快的將這本書讀完,然後用整體的觀感回味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和想法。

2.初印象

我對孟非老師的印象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從非誠勿擾開始,台上越激烈,孟非越冷靜,甚至有點旁觀者的感覺。

這是哲學家和文藝女生最鍾愛的氣質—一種疏離感

疏離是一種很奇妙的存在,尤其是在「非誠」這種水深火熱的氣氛里,恰到好處。

我很喜歡孟非老師主持的節目,不管是非誠還是名著,他都能將最平淡、最晦澀難懂的事情變得通俗易懂、幽默精準。

他曾經諷刺過故意把話說得讓人聽不懂的「淺入深出」型的人:「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殖器官作用與審美主體,從而產生審美愉悅』是什麼意思嗎?就是『花開了,好看』!」

3.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如果在孟非老師青少年時期有「中二青年和佛系青年」這種稱呼的話,孟老師絕對是其中的翹楚。

在第三部分印刷廠裡面,因為高強度的作業和機器的不完善,孟非老師手指被印刷廠的紙筒碾的皮開肉綻,指甲橫飛。

放在現在年輕人身上,有幾個不哭爹喊娘的,孟非老師不知道是心大還是反射弧較長,包紮完就出院騎自行車跟女朋友約會看電影去了。

即使現在孟非老師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著名主持人,但在一開始的時候,孟非老師也跟我們一樣,在人生的方向上迷茫和掙扎。

印刷廠的時候想的也不過是混個官官,後來看不慣印刷廠領導的尿性,辭職走人。

很多人都評價說孟非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技多不壓身」的道理。

進入電視台後,剛開始做的也是打雜跑腿的新人活,對於不善於抓住機會的人來講就是跑腿,而對於善於抓住機會的人,這就是社會課堂。

而孟非就是後者,再加上人精、話甜、愛幹活,也不難怪電視台的前輩們主動給機會,積極提拔。

不到一年的時間,攝像、剪輯、寫稿、配音一條龍孟非就全部學會了,在《南京零距離》任主播時,每天的讀報都是他自己動手完成的,每天一千多字,單就寫出來就已經不簡單了,沒有點真功夫和大量的文底,敢攬著瓷器活嗎?

4.感受

在孟非老師的自述中,我看到了一個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對當下的事物做到真心對待並保持想要額外獲得新事物的激情。

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對別人的幫助抱有太高的期望,哪怕是你的父母,靠自己走的更紮實。

我沒有去過新疆、沒有去過德國和以色列,但我了解到塔吉克民族淳樸的民風和很有意思的相親活動「姑娘追」;

(姑娘追)

德國人的嚴謹、不事張揚又務實,還有他們那種很慵懶舒服的生活方式,以及還存有「人民公社」的民主制以色列。

因一本書、一段文而對一個國家產生嚮往的感覺,我很喜歡。

通讀完整本書,我不知道怎麼把孟非老師和他所描述的那些地區和國家結合起來,但是仔細想想孟非老師本人不正也擁有和那些國家一樣的疏離和慵懶嗎?

正如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樣,人生最可貴的就是「走得了紅毯,也依然能很適應地走在馬路上」,在我看來,這兩點在孟非老師身上剛好都有。

讀這本自傳,更像和一個老朋友喝喝下午茶、開開玩笑,可是華燈初上,你和他告別時,你會覺得許多困擾的煩心事莫名其妙不見了,而對生活的信心和從容,又都重拾了起來。

weixin.qq.com/r/vDlcRM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純凈水礦泉水裡面有防腐劑嗎?
一張紙年賣80個億,麥當勞都是他的忠實客戶
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租了單間,有什麼方法能讓小空間的生活更有趣?
做噩夢醒來後心有餘悸是種怎樣的體驗?
郝邵文未來的路在何方?

TAG:生活 | 文化 | 隨遇而安書籍 | 孟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