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經驗談13 | 去UCL實現變革的建築:Sylvanas

18經驗談13 | 去UCL實現變革的建築:Sylvanas

來自專欄 設計留學經驗分享

點擊上方 RAC設計課堂 關注我們

「本篇文章為尊重個人要求隱去私密信息,敬請諒解」

"我覺得我社會責任感蠻強的,覺得建築師應該是藝術家+設計師的結合體,藝術家負責對現狀不滿,發現社會問題,而設計師負責解決問題,從而實現人居環境的改變。"

Sylvanas

211 城市規劃本科

GPA 82/100 IELTS 6.5

OFFER:

倫敦大學學院UCL Architectural Design

倫敦大學學院UCL Urban Design

謝菲爾德大學Sheffield Architectural Design

謝菲爾德大學Sheffield Urban Design

曼徹斯特大學UOM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我自己對於建築專業的思考其實跟去普林那個大神還蠻像的,就是建築學到了一個迫切需要變革的時期。

本科的時候《城市道路與交通》的老師說:或許有生之年,我們可以每個人都開著私人飛機上下班,聽過之後我陷入了沉思。

我們總是習慣把人的一生想的太短而把歷史想的太長,醫療條件的大幅提升之後,人類平均壽命破百指日可待,而只消三千年我們就得以從青銅時代發展至今,況且此刻人類正處於技術大爆炸的臨界點,所以在我們的一生中,一定會看到科學技術更加迅猛的發展,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會催化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的變革,未來的建築/城市設計與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緊密相關。

幾百年來,建築和城市硬體設施的發展一直顯著滯後於科技發展,此時建築學最緊迫的就是從傳統的手工藝形式解放出來,相信科學,制度,生產力這些核心動力。


一開始決定出國讀設計並沒有很堅定吧,pey曾經上課的時候問過我們:為什麼要出國讀設計,除了想要讀書這一點外,我當時也真的想不到理由,但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感覺對自身整體能力的提高真的很大,接觸到留學的人身上自信而又全面的狀態也正好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就越來越覺得這個決定做的對。

還有一點就是覺得教學水平比較高吧,其實我的本科學校按理說也不缺錢,但我居然可以整個大學五年都沒有見過laser-cut和3d印表機!那時候真的是覺得:貧窮限制了我的發展,這種條件下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在浪費時間,一定要去更高的最不差錢的平台看一看。選擇了英國是想儘可能的離家遠一點,找一個跟原來生活完全脫離開的環境重新開始,探索自己的可能性,選擇大城市是因為,自己實在對城市——人類歷史上創造出的最為宏觀的物質財富愛得深沉。


由於本科背景原因,所有的作品都是探討人與城市空間的關係的。大多作品探討城市空間對人的影響,理論運用環境心理學的分析比較多。由於我投了建築和城設兩個專業,所以作品集四個項目中兩個城設項目和兩個建築項目,在建築的項目中做基地分析交代與城市的關係,城設的項目中做到建築設計的細度,感覺問題不大。


1 City of Remeberance —— 垂直農場

陸家嘴作為上海的金融中心和地標,勾勒著上海最經典的城市天際線,每年都吸引著數百萬計的遊客,但是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我們卻觀察到,在這裡工作的人日常生活中面臨著極大的不便:

1:交通不暢,從一個建築到相鄰的建築就要坐接駁巴士。

2:在建築內部工作的員工日常生活中缺乏活動空間,整個區域除了正大廣場外沒有成體量的公共活動空間,吃飯都要去樓下的小攤販處購買,甚至要到中心公園的長椅去吃,與繁華的街景形成鮮明對比。

3:服務空間不夠,快遞成批量的堆在公交站旁。

而以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上海本身是一個以宜人尺度和高度便利聞名的城市,對此我們做了research,分析浦東和浦西產生差異的原因。

from Sylvanas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陸家嘴的主要缺陷是:

1. 尺度不宜人

取人類舒適步行極限400米(這也是很多公交站都是間距400米以內的原因)為為半徑做圓,可以看出:在浦東的人步行極限所能到達的建築只有零星幾個,而在浦西,僅憑步行就可以到達大量的區域。

而且馬路過寬會使通性增加,達性變差,像北京一樣將道路兩側完全分開,街區活力較差。

2. 便利設施缺乏

對兩地醫院/藥店/ktv/酒吧/飯店/健身房/便利店/的數量做了統計,同等面積下浦西的設施數量四倍於浦東,而陸家嘴作為CBD,容積率顯著高於老城區,大量人群共享少量設施,是生活不便的根本原因。

3. 大量無趣空間

陸家嘴內部存在著大量的leftover space(畸零地塊),這些地塊倒並不至於是消極空間,只是除交通外並不承擔任何職能,無處歇腳,綠化不夠,景色空曠無趣,使得人們不願在外部空間做過多停留。

from Sylvanas

於是我想到:可以把陸家嘴缺失的這些功能整合到所有的畸零地塊里,做一個有便利設施的垂直的公園,並且能夠在內部實現農業+漁業+食品加工+堆肥+餐飲+零售的功能循環,以一個垂直農場的形式,創造出一系列可以供人吃飯、交往、駐足、娛樂休閑的空間,同時將底層架空,並不影響本身具有的交通職能。

from Sylvanas

在某畸零地塊中排布垂直農場的最終形態:

from Sylvanas


2 Cube —— 城市偷窺者

這是一個並沒有什麼深意但我非常私心的一個項目:一個有抑鬱傾向的創作者的自宅。

是某一時段的我自己想要的住宅。

發展中國家,東亞文化圈,每個人都陷入深深地焦慮,瘋狂工作的同時,抑鬱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於是我查閱了論文和資料,找出抑鬱和周圍環境的相關性,光照強度,天氣,季節,居住的房間能否看到街道和行人,都和抑鬱有著顯著的關係。而作為一個創作者——幾乎一定是一個內傾型的人,他們對抗心情低沉的方式往往是一個人思考,睡覺,喝酒和藝術,讓他們去party上聊天只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

所以我想要在獨處和與外界聯繫中找到一個能讓創作者感到舒服的平衡,最終想到的是一個,可以藏匿於市井之間,外界活動會不停打擾他,但他卻並不需要與之互動,只要靜靜地偷窺來獲得創作靈感就可以的方式。

from Sylvanas

房間內部並沒有設置客廳一般的交流空間,讓使用者不會被社交所累,但使用者在使用房間任何一個功能時,都被強制觀察窗外的市民活動——以避免他會再次沉淪在抑鬱中,而當他實在想要一個不會被發現的冥想空間的時候,他可以爬到頂層,人們視線死角的地方,與樹相處,在大自然中獲得治癒,汲取創作的力量。

(其實一開始想要做一個反光鏡面的cube掛在樹上,這樣能更好的藏匿自己也能看到更大視野的市民活動,但是市井之間實在是找不到那麼高的樹,而掛在植物園裡又違背了初衷,只得就此作罷。)

from Sylvanas

關於我的大學生活,其實過得乏善可陳,沒有很高的加權,亮眼的實習,也沒有參加過什麼國際知名的競賽,日常就是畫圖、複習月考,閑暇時間彈彈吉他,其實倒也不是完全因為懶,只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信息相對要閉塞,周圍也完全沒有想要跟行業前沿接軌的風氣,就只是專註於書本上的課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功和設計院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這種風氣下,課業繁重的我甚至根本就沒想過自己還可以去知名事務所實習,這樣到了大四,在準備考研的時候,跟來滑雪的小妖(對就是我們可愛的衛老師)約了一頓飯。

小妖:「考什麼研啊,有什麼好讀的,出國吧」,然後跟我推薦了RAC。

我:「啊?這能行嗎……」(畢竟是消息閉塞的青年)

(然後到RAC發現居然有這麼多放棄保研的選手,當然這是後話了)

因為常年讀書看電影玩遊戲非常喜歡歐洲歷史建築和園林,我就選擇了看起來手續比較好準備的英國,畢竟是秉承著開眼界這樣的目的所以就很想去大城市,想去倫敦,正好當時被城市管理與法規這門課折磨到不行,想想自己還是對設計更感興趣,就想著要轉專業,投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

於是就把目標定在了UCL,不會太新銳到飄忽,又不會太傳統到無趣,很合胃口。

也諮詢過幾個其他的中介,最後兜兜轉轉來到RAC。

來的第一天就問周周:「你們去年申UCL成功率怎麼樣。」

周周說:「好像是20投19中。」

我掐指一算,誒,好像挺靠譜。

於是我就搬著電腦坐進了RAC。


最開始兩天是聽暑期檔studio同學的彙報,我坐在下面,假裝能聽得懂的樣子。

景觀組:哇這群小姐姐好厲害,說話還中英夾雜的,這些專有名詞我怎麼聽不懂呢?這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建築組:為什麼他們說的詞我都能聽懂組合在一起我就聽不懂了?好睏啊還是鑽洞里睡會兒吧。

此時的我怎麼也料想不到,大半個月過後,我就已經成長到可以做好全英文presentation跟哈佛的博士巨神(Roy稱)交流了,RAC對人的提升真的是飛速。

(此時奉勸學弟學妹們,如果要做作品集,一定要早點來!!劃重點,早點來!!一般非美國的申請六月就開始準備了,我堅持去歐洲浪了一圈八月才來,然後就發現,大家什麼都會,只有我不會,大家早都找好了隊友,我只能solo,然後因為懶導致了幾乎全程的solo,真的還是有點心累的。而且英國的申請,時間就意味著一切,投的越早錄的概率越大,磨作品集的時間越長就越精美,所以越早準備越好。)


聽完彙報我就坐進了Roy、Pey、和Susan(劃掉)Eason的studio里開始了第一輪洗禮,第一天,我就直面了人生最經典的三個問題:

啥是mapping?

啥是collage?

啥是typology?

本科時期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概念。

為什麼要理邏輯?而且怎麼沒有任務書呢?我不是應該做完前期分析開始排功能分區和流線嗎?

之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都在改換自己做規劃的思維方式,讓設計能夠切實的落地,打基礎,雖說是相近專業但轉起來真的挺難的,何況就這樣一上來就直接接觸名校的碩士課題實在是有些無從下手,每天一點點的向老師和助教請教,查論文和案例還是覺得毫無頭緒,這樣磨了一個月之後,才畫出來整個作品集的第一張成圖:

from Sylvanas

雖然只是一張拼貼,但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在那之後畫圖的過程明顯的變快了,就這樣愉快而又拖延的過了一個月,畫了幾張圖之後,我又搬到了多多的建築studio裡面,有了嶄新的體驗。

完全不同於Roy和Pey的思路,也不是我能夠理解的做設計的方式,剛開始就扔給我兩本書看,正好看書的時候還有點發燒,於是再次感受到如看建築studio同學彙報一般的恐懼。

這啥玩意?艱深晦澀,看不懂。

我為啥要學哲學?

我的責任不是天下蒼生嗎?


一開始我就只能一知半解的硬著頭皮假裝自己看懂了這些理論這樣做下去,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搞懂了建築學內部的概念和語言……再後來,很久很久以後的後來,我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就是哪怕你技術不是那麼牛軟體玩不太溜的時候,也能讓你的作品具有相當的深度和意義,從而有申上牛校的可能。

後來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的切模型投申請,選擇純手切了Cube的模型,切完居然被大家一致誇手藝好,我只能說我本科時期切模型的手藝全班倒數……原因是我們專業沒有laser-cut和3d印表機,大家就勤勤懇懇的切了好多年的手工模型,那時候的心情就像一個被時代淘汰的紡織廠女工一樣,覺得留學這條路真的是選對了,不然淪落到跟織布機一個下場,想想都一身冷汗。

對於很多本科時沒有跟國際教育方式接軌的學校來說,學生欠缺的並不是能力或審美,而是眼界和見識,這一切都是由教育資源的緊缺導致的,留學機構就彌補了學生想要提升視野但無從下手的缺憾,不需要像學校那樣循序漸進的幾年時間,直接給你看最高的目標,過高壓高強度舒適區外的生活,才能激發人最大的潛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一路走來想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感謝小妖把我帶到RAC裡面來,還在我最難熬的適應期天天陪我吃飯,感謝周周和多多耐心的給我制定申請計劃一直在督促我這個拖延癌晚期……感謝多多、Roy、Pey、Eason不離不棄的教我,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還有助教Toni、Conan、雅心小姐姐給的乾貨滿滿的幫助,感謝Freda寫的超棒的文書,心怡那麼忙還幫我及時關注著申請結果,感謝合作超級愉快的隊友蔡同學,看到你彷彿找到了人世間另一個我自己,還有每一個一起熬夜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感謝父母不論我做什麼都一直支持著我,感謝Adobe公司,感謝餓了么,還有上海凌晨三點的羅森。


歡迎關注我們的RAC官方公眾號(racstudio),關於作品集、留學、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可私信我們的主頁菌~

weixin.qq.com/r/1ilZQW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信息盡在RAC官方網站:www.racstudio.cn


推薦閱讀:

藍頭髮日漫妹子臨摹上色教程
用AI製作炫酷效果
怎樣讓一種風格在全球流行?北歐風芬蘭篇
十萬級潔凈車間設計方案入門必看
如何在最後一秒高效地搞定設計

TAG:留學申請 | 設計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