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的人生輸在沒有參與感
來自專欄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不要讓你的人生輸在沒有參與感
作者: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
01
前幾天,有個讀者在後台給我留言說自己最近過得不太好。
他是個大一新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到外地讀書,分到了一個宿舍全都是本地人,只有他一個外地人,他發現他的同學聊天自己都聽不懂。
雖然室友們都會遷就他,有他在的時候都說普通話,可他還是覺得自己被孤立了。
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朋友,和親近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是話癆,只要有陌生人立刻就變得寡言少語。
看上去很酷,其實很無助。
即便是能言善道的人,也經常陷入一種尷尬,站在一群人中間永遠好像在聽天方夜譚,於是只好默默地在喝飲料和上廁所之間循環往複。
在人生的諸多不幸里,沒有參與感一定能排進前三名。
一個喜歡剖析自我的朋友說:「我可能過了一個假的人生。」
他說自己努力了小半生,滿足了對人生的各種憧憬,也過上不錯的人生,可總覺得生活少了那麼點感覺。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缺少了這麼點感覺,看上去還不錯,被一些人鄙視,被一些人羨慕,但總覺得生活好像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念書是給爸媽看的,工作是給老闆看的,結婚是給全家人看的。越活越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意什麼。
很多人說,因為沒錢,所以對生活沒有話語權。
可是,有錢的人照樣沒有話語權,參與感的喪失是不分階層、不分貴賤的。
你可能無法並不知道,這種虛假的人生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02
有一次和嫂子去逛街,路過一家特別可愛的文具店,忍不住走了進去。店裡有一對母女正在挑文具。
兩人的衣著打扮都很普通,長相也不起眼。但她們的互動還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媽媽拿著一個購物框掃貨,每次拿起一件商品都認真地看著說明,翻來覆去地看。
而一旁的女兒卻恍惚地左顧右盼,一會兒拿起橡皮擺弄一下,一會兒看著路人歪頭傻笑。
明明是給她買東西,卻好像和她沒什麼關係。
嫂子也注意到了這對母女,忍不住在一旁感嘆,媽媽越能幹,孩子將來越受罪。
講真,自理能力事小,沒有參與感才可怕。
今天你幫她挑了鉛筆橡皮,明天挑了學校專業,後天可能還要挑婆婆老公。
於是,你的表情就像觀眾席上的打分器,你的喜怒哀樂成為她選擇的標準。
這完全就是一個假的人生。
屬於自己的人生,都是從參與感開始的。
03
十年之前,如果有人問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只會說兩個字:自由。
那時候,我被困在學校里,每天只有兩件事:上課和做題。大部分人的高三生活都是如此,住在學校,心卻在世界。
那時,我做什麼都很認真,讀書考試、當課代表、搞社團活動,可每件事都是為了讓別人高興。
那一校門把你隔絕在這個世界之外。講真,當時我覺得那就是一座監獄。
心裡知道讀書好,明白上大學有多重要,但心裡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
因為無論我多麼努力認真,都是為了給別人看。
十年之後,我慶幸地擁有了這兩個字,不是因為我有了很多錢,或者有了滿意的生活,而是我學會了參與生活的每一個部分,讓它從感覺上屬於我。
這一切都是上班之後我才慢慢明白的。
初入職場,總有一種隨大流的心態,總喜歡揣摩老闆和同事的心思,又怕自己做錯事。
所以,自以為聰明地跟著大家的步調。
每天準時上下班,月底拿一份工資,也沒想過什麼事業發展,走一步說一步的心態,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
結果可想而知,雖然這麼多年我花了不少心思在工作上,同事交代的每件事我都很重視,成績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可往往到了升職的關鍵時刻,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後來,我認真地去找最nice的一個老闆聊了一次,我想知道那一點點到底是什麼。
他只提醒了我一句,我覺得你可能明天就不幹了。
對天發誓,我沒有。
但我明白他的意思,我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劣質的打工者心態,這種心態說白了,就是沒有參與感。
工作里有沒有參與感,差別是很大的。沒有參與感,你只是在完成工作,有了參與感,你就是主導。
而決定你能走多遠的恰恰就是這一點點主動和被動的差別,職場上,比實力更重要的是態度。
而參與感就是一個人的最好的態度,不是你能做得多好,而是比別人多想多少。
每每說起打了雞血一樣的同事,朋友都感嘆,我們可能找了一份假工作。你的眼裡只有一天的工作,別人眼裡卻有十年的。
說實話,我並不是對工作沒有熱情,也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曾經聽過一句話,人生是一個失去再尋找的過程。
走了一圈,我們不過是在撿拾自己已經丟掉的東西罷了。
參與感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在童年喪失,成年之後重新學習。
04
那麼怎麼培養參與感呢?
我想,首先你得學會收回生活的掌控權。
往大了說是做好規劃,往小了說就是從一點一滴開始培養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這兩件事,哪一件都不容易。
想像力和決斷力是大部分中國孩子的硬傷。
其次是偏見。
這一點其實更影響我們融入一個群體和一種生活方式。
很多人都說生活無趣,但其實是我們從沒給過它機會展現有趣的一面。
就像片頭的那個讀者,他其實並沒有做過任何融入的嘗試和努力。
生活里最不爽的事莫過於一切都和自己無關。
可事實上,樁樁件件都是你自己妄下判斷,把自己隔離在朋友圈之外。
說實話,交朋友也像買鞋一樣,好不好穿,試試才知道。
很多時候,不是別人孤立你,而是你自己孤立了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用女人的方式生活,用男人的方式思考,感性成功,理性成長,微博@Jenny家的小喬。 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公益人是如何看待物質的?
※如何才能學會裝傻?
※我還沒有學會怎麼做糖醋魚
※突然發現自己羨慕的人居然羨慕自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