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
來自專欄 技術型吃貨
虛假廣告,千次嫌少
一篇科普,跨省逮捕
4 月 17 日,譚勤東醫生從內蒙古涼城縣看守所走出,經歷了 3 個多月的煎熬,他看上去面色憔悴,強忍著眼淚感慨「自由真好」。
讓他經歷這一切的,竟然是他去年 12 月寫的一篇閱讀量僅 2000 多的科普文章。在那篇文章里,他向大家科普了關於「鴻茅藥酒」中含有的有毒有害成分對人體的影響,並且提出了「鴻茅藥酒是毒藥」的觀點,規勸大家盡量不要喝。
過了一個月左右,譚醫生就在廣州的家中被逮捕了。跨省逮捕。罪名是「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羈押在內蒙古涼城縣派出所內。而涼城縣,恰恰就是鴻茅藥酒的公司所在地。
相信大家最近或多或少都在關注這個事件。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當大家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事件已經發生了 3 個多月。如果不是譚醫生妻子多方奔走尋找媒體,如果不是媒體在近期的爆料,不是胡律師對譚醫生合法權益的維護,這個事件可能根本不會有人在意。
如果這件事情不發酵出來,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就因為寫科普文章而被跨省逮捕。
而另外一面,鴻茅藥酒這個品牌,因為發布違法廣告,涉及虛假宣傳,在十年間被通報了 2630 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但這些似乎並沒有影響到這款藥酒的銷量。
因為還是有大量廣告獲得批准,在各大電視台熱播,被中老年人奉為「神葯」。
細思恐極。
這次,涼城縣警方的「神助攻」終於讓事件升級為社會熱點,虛假的廣告終於瞞不住了,網路各大自媒體紛紛開始討伐。但是,網路的世界只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個。
那些「藥酒」們,真正關心的是另一個世界。那裡的人們很少上網,不會理會這些「譴責」和「討伐」,而且相對容易受商家的宣傳所煽動。他們才是商家的目標客戶,而商家,往往就是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等」來賺錢。
面對這種情況,國家當然需要推動政策,健全法治,來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唯有向家人普及科學思維,才是可行的辦法。
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或者只是保健品,如果它宣稱「包治百病」,「每天喝兩口疾病都溜走」,那幾乎可以肯定是不靠譜的。
因為目前人類還無法研發出這種「包治百病」的神葯。如果你真能研發出來,下一年的諾貝爾獎一定是你的。
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如果一個東西有確定的致癌性(世衛組織評級為 I 類致癌物),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要盡量避免去接觸,哪怕它宣稱具有某種「保健作用」。
比如煙、酒、檳榔等。它們的致癌效果,都是擁有大規模臨床實驗和統計數據來做支撐的。
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孤例不為證,某一個或幾個個體的樣本是無法說明問題的。也就是說,你的鄰居朋友吃了某款「神葯」後病情有好轉,這並不能證明「神葯」真的有效果。
因為影響病情的因素太多了,不一定真是「神葯」導致的。唯有大樣本的隨機雙盲臨床對照實驗,才能確定某一款藥物到底有沒有效果。
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如果一款藥物,它的「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欄目如果出現了「尚不明確」這四個字,並不能說明這款藥物是安全的,恰恰相反,這證明這款藥物還沒有被研究透,吃下去反而有潛在危險。
「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這些欄目的內容越豐富,反而說明這款藥物研究得比較透徹,是相對安全,可預測的。
我們想要讓家人和長輩們知道,如果搞不清某款藥物到底有沒有效果,千萬不要亂吃,也不要盲目到網上去搜索。
最靠譜的選擇,是直接到大醫院去問專業醫生。他們通常不會坑你。請給醫生多一點信任。
滴眼藥「莎普愛思」在網上被討伐,現在想來時間也沒有過太久。
我不知道,中國還有多少個跟「莎普愛思」、「藥酒」類似的企業。但我堅信,如果每個人都擁有這種科學的判斷能力,這些藥品、保健品企業就會失去它們的市場,失去它們的目標客戶。
如果公眾科學素養能夠提高,哪怕一點點,也會擠占這些虛假廣告的生存空間。
所以,我們需要科普,需要更大力的科普。這個過程任重道遠。
譚勤東從看守所出來以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我不後悔。以後再遇到這種「神葯」,我還會寫。如果能推動藥品審批變得更嚴格,監管更嚴格,我覺得值。人這一輩子總要有些擔當。
對,人這一輩子總要有些擔當。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微博「技術型吃貨」
推薦閱讀:
※【元素家族——連載68】氟化工(四)含氟化合物,先進還是毒藥
※為什麼要看科普?
※仍然在世的偉大數學家有哪些?
※動物交配中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