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老師厭煩你家孩子,你該怎麼辦?

學校老師厭煩你家孩子,你該怎麼辦?

來自專欄 幼兒說

這是孩子未來可能遇到的一道坎。

小男孩某天從幼兒園回到家,一見到媽媽就帶著哭腔說:「媽媽,老師不喜歡我。」

媽媽擔憂追問,孩子說:「老師邀請小朋友回答問題,我第一個舉手,但老師說不聽話的小孩沒資格回答問題……」

小男孩還說,排隊喝水吃飯時,小男孩被安排站在最後,老師還跟其他小朋友說:「XX是班裡最不乖的小孩!」

這位媽媽很委屈,她說:「老師為什麼會不喜歡我家小孩?他是個善良的孩子……」

有人喜歡紅蘋果,有人喜歡青蘋果,一個孩子有人喜歡有人厭,那是很正常的表現。不過,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不被老師喜歡,的確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比較大的影響有兩個:

1、挫敗孩子的自信

學齡前學齡後的孩子,從一開始便信任權威和老師,舉個例子,當孩子聽到媽媽鼓勵他跟人打招呼可能會置之不理,當孩子聽到老師這樣要求時可能會順從地執行,因為孩子覺得老師比媽媽更有權威。在孩子這種心理下,倘若被老師不喜歡,那麼孩子會很挫敗。

部分孩子還會因此而自卑和失去自信,他們可能會覺得是因為他不夠好、不夠優秀才被老師不喜歡。

2、孩子的表現可能會變糟

喜歡與不喜歡,其實是雙向的。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被老師喜歡,Ta也會喜歡老師;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被老師不喜歡,Ta也會不喜歡老師。從兒童心理學上來說,孩子更會因為討厭某人而拒絕做某事。舉個例子,當這位討厭某個孩子的老師讓孩子們認真洗手,這位被老師討厭的孩子便可能會故意不洗手或馬虎洗手。在心理學上,也曾經有過相關的研究。

2006年,社會學家Hilmert C. J. 讓一些大孩子聽音樂前,故意告訴孩子:A音樂也是甲老師的最愛,而B音樂是乙老師的最愛,值得一提的是,甲老師被大部分孩子敬愛,而乙老師被大部分孩子厭惡。當孩子們聽完A,B音樂後,他們普遍認為A音樂比B音樂更好聽。這便是「愛屋及烏」和「惡其餘胥」的典型寫照。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當一個經常被老師排斥和批評,不被喜歡的孩子,當他聽到老師喜歡做手工而抗拒和討厭做手工的行為是普遍的;我們也不難理解,當這位老師讓孩子們認真玩遊戲和玩玩具時,這位孩子故意做出搗亂行為也是普遍的。

小時候班裡有一位同學,因為成績差,被老師各種羞辱和打擊。罰站是他每天上學必做之事,老師還在他胸前掛牌,上面寫著」壞孩子「,被過往的同學和老師嘲笑……班裡選籃球隊員,他愛打球,身材也高,但被老師拒絕,說他是壞孩子……這同學後來變化很大,文弱的性格變得暴虐,不僅喜歡跟老師作對,還以作弄老師作為報復手段,小小年紀成了小混混。

?父母得知孩子不被老師喜歡,應該如何做呢?

1、從老師處了解情況

父母嘗試跟老師了解,為了避免衝突,父母們可以間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怎麼樣」,「有沒有給老師帶來麻煩呀」,「老師你覺得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迫切提高的」……父母們注意的是,「首因效應」導致老師對某個孩子的偏見是常態,即一些老師會因為不喜歡某個孩子的相貌而產生厭惡之情,繼而以不友善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方面的原因,家長們常常難以知曉,老師也不會說出來,所以當家長發現老師毫無理由地討厭孩子,便要以積極心態引導孩子。

不過,老師因為某些孩子經常鬧騰、增加了自己的工作和麻煩,產生厭煩和不耐心也是常有的。這種情況,除了父母幫助孩子自我糾正,父母也該給予老師更多的理解和寬容。

記得有一次,我在街上聽到一位老人和孫女的對話。

小女孩:姥姥,老師今天發火了。

老人:發火很正常呀,姥姥照顧你一個小孩,有時太累也容易發火。你想想看,老師每天照顧幾十個小孩,能不發火嗎?

小女孩:嗯,姥姥,那我以後就不把湯倒進幼兒園的玩具箱子里了……

2、孩子沒有明顯的傷害,父母不用干涉

一般來說,老師因為情緒原因,偶爾沖孩子發火或行為粗魯而給孩子帶來不良體驗,是不經常發生的事情;作為父母,也常常有忍不住「揍孩子一頓」的衝動,發脾氣就更經常了,所以我們這些父母也應該將心比心。倘若遇上一個長期不待見孩子的老師,冷漠對待孩子,如果沒帶來明顯的傷害,也沒有因此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們可以不用干涉。

當一個孩子從家庭處得到的愛足夠,能夠彌補很多外界的負面影響的。倘若父母發現孩子每天情緒不振,頻繁做噩夢,精神和行為受到了不小的負面影響,那麼父母便要採取行動保護孩子。比如向學校尋求幫助,或者轉校。

3、孩子學會處理衝突,也是一種交際技能

正如幼兒說在上面所言,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沒有明顯的傷害,在徵求孩子的意見後,孩子也不需要父母干涉,那麼便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衝突,因為處理衝突也是一種交際技能。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師瑪麗.哈特維爾沃克(Marie Hartwell-Walker)說,父母可從孩子小學階段開始培養他們這些技能,其中重要的第一步是教孩子懂得:每一個衝突,都是溝通的機會。

當一個孩子面對衝突,比如被老師批評,家長應該了解事情的經過,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當發現孩子的確是存在過錯,那麼便不要吝嗇向老師道歉;當發現孩子沒存在過錯,那麼父母便鼓勵孩子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因為校園是一個小小社交圈,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磨練。

面對被老師討厭,有些孩子會幸運一些。

我有一個侄子,小學畢業時作為優秀畢業生髮表演講,孩子在演講稿中專門感謝了自己的班主任,他說:「一年級時我跟某某同學鬧矛盾,老師不僅沒生氣,還認真地教育我,每當我一做錯就及時糾正,老師怕我上課被愛說話的同學影響,還特意安排我坐在安靜的角落……」某某同學其實是班主任的女兒。畢業演講的第二天,侄子收到了班主任女兒的道歉信,才知道了真相。

當時,小女孩從家裡帶回來一隻新的橡皮擦不見了,就說是他偷的,兩人在爭執中推搡,最後導致小女孩摔倒擦傷手臂,傷口癒合後還留下疤。班主任(小女孩的媽媽)很生氣,責令他坐到了教室的角落,一找到機會就批評他……沒想到被他解釋為」善意的對待「了。

被傷害要寫在沙子上,被幫助要刻在心裡,這大概便是父母教會孩子的人際智慧了。

關鍵字:幼兒人際、師生關係、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超級小屁孩是怎樣煉成的
論上課的正確方式02:朽木不可雕也的朽木不是白哉大人!
公婆搶孫子,壓榨作為母親的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我該怎麼辦?
為啥丘處機被評為「射鵰」中最失敗的師傅?啥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總是吼孩子是一種病,我有葯!

TAG:幼兒心理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