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工作沒意義時

當你覺得工作沒意義時

來自專欄 理藝范

結束了一個月的跳槽期,清明假後,上了一周新班。

老實說,很喪。心情一度起伏,甚至有所懷疑。

簡單來說,除了些許客觀的瑣碎和環境的適應,會讓我有些吐槽外;真正讓我深感痛苦的(起碼是在最開始的第一周),是因為——暫時接觸到的工作難度沒有期望的大,且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一些明明可以優化或前期就能避免的無聊事情上。

這種情況,讓我內心感到痛苦,也促使我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一個長期以來我試圖迴避在我身上的問題。

那就是「當你的工作沒有渴望的那般有意義時,要怎樣面對它?」

如果是,兩年前的我,甚至半年前的我,遇到這種情況,十有八九,老子掀桌子就走了不陪你完啦。

但如今的我,就是能不動聲色地一邊照常上班,一邊下班後在腦子裡風起雲湧地把所有的交織矛盾捋清楚。

比如,不怕諸位嘲笑。第一天剛到公司,給我配的工位上的Windows電腦連不上網,臨時換給我一台嶄新的Mac(因為公司設計師居多),新到什麼程度,除了蘋果自帶的軟體,啥都沒有。於是,之前從沒用過Mac的我,用一早上時間認識Mac,自己想辦法裝上各種辦公軟體。因為不熟悉蘋果系統和鍵盤,連用法都是臨時百度的。

終於,在我用了兩天Mac已經熟練之後,又給我把Windows換回來了。那個系統的舒適度與流暢度,彷彿一下子又回到了公元前。

當然這只是個花絮,唯一能體現的一點是,公司並沒有對新人做到很溫暖的引介。但我分析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我的期望閾值太高,這與前東家在公司氛圍和新員工入職照顧上做得很出色有關,算是把我慣壞了。

再比如,當我每天6點起床,坐一個多小時地鐵去上班時,一周時間竟然有5天,公司的門都沒有在9點之前開過,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最過分的一次,拿鑰匙的人拖到了10點才來,當天晚上,我加班到了晚上10點。走的時候,這幾天帶我的同事問我,「明天你還會來嗎?」

呵呵。我差點就引爆了。但還是冷靜下來,因為這不過是一次偶然,因為公司剛搬到新辦公室,還沒徹底完成裝修,周末裝了門禁之後就不會有開不了門這種破事了。

但從我的角度,新人入職第一周,遇到這樣那樣瑣碎的玩笑般的破事,很容易就會對公司打一個極低的印象分。但理性告訴我,這只是個概率事件。要評價一個公司,起碼得經歷最短的一個周期才有發言權(個人認為通常是一個月)。而我現在所遭遇的,不過是一個月里的一個周。並且,一周里還遇到些偶然幾率的破事。

所以,如果我只以自己眼前經歷的這一周的感受來判斷,其實是有所失衡的。這種誤判對公司來說是不客觀,對我自己以後發展來說,也會留下先入為主的主觀誤區。

因此,我並沒有被各種各樣瑣碎的小破事而激怒。

而真正讓我感到深沉的痛苦,則是更嚴肅的事情。

由於公司是to B模式,讓我有生之年竟然與甲方這種奇怪的生物狹路相逢。於是,每天的工作,有很多時間就消耗在與甲方的溝通上。一件簡單的事情,甲方也能讓它變得不簡單,不僅如此,甲方還能把簡單的一件,變成許多許多件。

蒼天啊!甲方是你專門派來磨練我脾氣和耐性的猴子吧!

面對這種情況,一次次讓人不爽,我又該怎麼面對呢?

首先,壞情緒是不能憋著的,否則內傷,因此,遇到一些無禮的要求,我當然也會發牢騷和吐槽;

其次,接受事實。是的,百無一用是情緒,接受事實,才有機會去改變事實。

我開始自我反省,力所能及我能做些什麼改變。這樣一梳理,其實就明朗了。長期來看,要想減少無用功,也就是提高與甲方和領導的溝通效率,那就強迫我思考怎樣優化目前的溝通和交流,包括提問技巧,brief主旨確認等,儘可能從一開始動工前就減少方向偏差,降低返工率;

短期來看,也是我自己最能做到的,那就是優化自己的工作效率,這簡直就是來幹掉我的晚期拖延症的。當多事件並行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就是我每天都有機會持續提升能力的鍛煉機會。

總之,當面對不能避免的事情時,現在的我不會任由直觀情緒放縱,而會剖析一下因果,儘可能地將要面對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我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比起什麼「你若安好,便是大太陽」這樣歲月靜好般的文藝范,生活中處處有所挑戰更讓我感到興奮。

所以,這也是我上班第一周為什麼極為痛苦的原因,我並沒有從目前接觸到的工作中,感到預期的難度。相反,更多面對的是難度一般、瑣碎異常、相當無效的工作。

如果我每天有至少9個小時花費在這樣的事情上,我會覺得對不住自己。不過,目前這個判斷也是有定義域的,那就是因為我只是個入職一周的菜鳥,理論上我剛接觸到的也就是簡單瑣碎的活,真正有挑戰的工作我還沒有機會碰到。希望會是這樣。

我不怕加班,有時候我還會主動加班,但我極其反對無效加班,這是底線。遇到一個很難搞的項目並不會打敗我,哪怕總是失敗,哪怕遭人白眼嘲笑,但無聊會殺了我。

所以,只要我決定接受,我就會盡我所能,在平庸無奇的工作里,在漫無邊際的枯燥瑣碎里,發掘任何一個有意思的點,儘可能尋找些許新鮮和快樂。

於是,再引申的遠一點,就是這樣一個話題:面對一份不那麼「有意義」的工作,該怎麼辦?

我第一次嚴肅考慮這個問題,是在之前我連續面試的那一周。

有一天,我趕完上午場,轉去另一家面試。在路口騎著小摩拜等紅綠燈的時候,旁邊穿過一個又一個外賣配送員,就是你每天也能見到的,美團和餓了么的配送員,他們騎著電動車,飛速地從路口穿過。

但因為一起等紅燈,停下來我才注意到,我旁邊的配送員,有好幾個其實是女性,看起來年齡也就二三十歲,包裹著頭巾和口罩,因為畢竟是室外辛苦活,她們也會儘可能愛護自己。

我其實是有些意外的,在此之前,我以為外賣、快遞配送員都是不怕吃苦的糙漢子。但是綠燈一亮,她們就從我身旁飛速般竄出去了,沖向了擁擠的人群和車流。

我第一次在內心,主動問了問自己——她們是芳華正好的女人,沒有女人不愛美,她們在自己家裡甚至還很嬌弱,但她們卻干起了這麼辛苦的活,請問,這份工作對她們來說,有意義嗎?

我沒有給自己答案,我只是趕著路又去面試下一個了。

很長一段時間,有不少朋友對我說過,「其實挺羨慕你總是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去哪也敢去」。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不少讀者也將我視為某種理想主義的符號。

但其實,在我被視為理想主義者之前,我就很清楚一個理想主義者會有多麼現實。在那些我想寫就寫、想走就走的背後,有多少沒有言說的崎嶇與折磨我自己很清楚。自由是有代價的,而我不過選擇了承受罷了。

某種程度上,我不認為這份工作只是偶然,也就是說,我不認為那些讓我痛苦的事情,可以換另一份工作就能解決,那是在自我欺騙。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工作就是沒多少意義的,即便很多看起來富麗堂皇的地產公司,本質上不就是個蓋房子、賣房子的;那些看起來高大上的互聯網公司,滴滴不過是個打車的,美團是解決吃喝玩樂一堆瑣碎的……幾十年後塵歸塵、土歸土,真的要探究所謂的「意義」嗎?

我們日常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以提供產品或服務來滿足人們當下生活的吃喝拉撒、玩樂享受的,這是基本盤,也是世界的大多數。從沒聽過哪個研究哲學產品的公司市值做到了世界500強,但從另一個角度,那可能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也就是你所謂的「有意義的」、能促進人類文明進化的工作。其餘現實里的大多數,都只是時代浪花一朵,今天我們所有引以為傲的科技公司,在五十年後的子孫眼裡,就跟看原始人一樣。

所以,你還要探索「意義」嗎?

也許,警察守一方平安就是意義,大夫救死扶傷也是莫大的意義,但現實里,這些的的確確有著神聖光環的工作,需要付出的代價你有勇氣承受嗎?

於是,我終於接受了一個事實——承認吧!你的工作,有很大概率並不那麼神聖,也沒有那麼「有意義」,它只是一份工作,或者坦白說,它只是你為了生計而賺錢的一種途徑,而已。

再想想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的那場演講吧!我幾乎能把他的原話全部背出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喬布斯那樣幸運,工作與自己的生命激情完美契合。

但也不必悲觀。上天依然給我們留了門縫。

沒有人能保證你眼前的工作就會長久,也沒有人威脅你一生就只能從事這一種工作。如果目前的第一職業不是內心的寧靜所在,那為什麼不開始努力為真正熱愛的事情做準備呢?

工作只是工作,而生活可以在別處。

當然最好的,你的工作恰是你的熱愛,那樣的話,工作就不再只是工作,而是生命的激情所在,那樣的生命才是有質感的。

但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最大的難題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沒有機會做」。

對於第一種,我的建議是——別光想,自己多去嘗試,你想不出來的,只有真正體驗過才知道喜不喜歡,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人的原有見識是受限的,但當你做出某種嘗試的時候,哪怕嘗試失敗,都是在拓寬你的視野,也就有機會讓你認識到以前不曾了解的知識或新機會。

對於第二種,我自己的困境在於,只知道自己大體喜歡什麼,或者喜歡什麼樣的本質,但在對標現實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這給了我一個教訓,需要把抽象的本質具象化。而我之所以沒達到預期,眼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實能力不夠。因此,情緒是沒有用的,我的解決辦法是學習再學習,如果方向有了,但路不好走,那就先先把各種技法學起來,別擔心用得上用不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後路走起來必然就輕鬆很多。

寫到這裡,想講一個現實的例子。來自我很欣賞的一位朋友。

大學畢業前,我們一起去新東方實習,一個月後,我決定放棄,他堅持了下來。那個時候,我們掏心窩談過,我清楚地記得他跟我說過一句,「阿魚,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拿下這份工作嗎?其實是為了我的音樂。」

是的,為了音樂他大學四年省吃儉用愣是買齊了編曲、錄音等一套裝備,為了音樂他必須玩命拿下新東方物理老師這個高薪工作……很替他開心的是,前幾天朋友圈看到他又抽空編曲了,猶記得在學校那會他讓我戴上上千元的專業耳機欣賞他的作品時的那種興奮。

為了追尋自己內心的熱愛,有時候需要做些暫時的妥協,以退為進。

當然了,也別問我後悔放棄新東方了吧。並不會,因為我也是在實踐了一個月(最短周期哦)之後,冷靜思考後做出的決定。

每個人的熱愛與追求不同,如果你不理解那個人的生命尺度就貿然評判的話,既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也很搞笑。比如,十年前全美國沒幾個人能想到川普老頭70歲還能當總統吧!

錢鍾書先生說,「目光放遠,萬事皆悲。」

但這份悲,就是由過程中無數的酸甜苦辣共同釀就的,如果人們能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找到一生所愛並為之努力,那生命的頻率就會不一樣。在那份蒼涼的悲苦裡,也會泛起一陣又一陣的漣漪,嘗一下,還透著甜。

(文:阿魚探長。公眾號:阿魚探長)

推薦閱讀:

怎樣結束一個自己不喜歡,周圍人看來很穩定很好的一個工作?
如何運用PDCA法則讓工作進步?
攝影師的工作環境和個人習慣,會對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
同部門的同事對我的工作不配合,還特別理直氣壯的各種找理由,我又是那種跟別人拉不下臉的人該怎麼辦?
回到小城市後,我對工作的看法

TAG:工作 | 工作選擇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