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程建造行業大數據互聯網及智能化的思考
來自專欄 國際工程管理的方法論和世界觀
趁熱度還沒過,蹭一下碧桂園要求設計師一天出圖新聞的熱點。
我比較納悶搞建築AI和BIM為啥沒趕緊來秀一波:建築AI,一天出圖,滿足業主。
前兩年從搬磚行業出來,先在大清泡了兩年澡堂子,後來又進了機器人廠子,轉身出來在化工廠做維修計劃。在這兩年所見所聞的基礎上,再回過頭來審視工程建造行業的發展和未來,這些念頭已經在腦子裡轉過來轉過去思索了很久,閉門造車不是啥好事,在這裡寫出來,與諸君探討一下,我們的未來,我們將來的將來是個什麼樣子。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是要去土星環上造城市的搬磚狗。
引子
把設計師們從勞心勞力的畫圖工作中解放出來這個事,大家已經想了很久了,BIM為這件事奠定了基礎。谷歌已經在這事上琢磨了十來年了:
谷歌的 FLUX 將變革建築業嗎?國內這兩年也趁著人工智慧概念的大風搞了一些產品,比如這個:
刷爆朋友圈的的人工智慧建築師小庫在6月3日究竟發布了什麼?原來它比你想的還要更……從頭說起
1.我先說我對未來工程建造行業的模式的預測:
1.1首先從提高效率的角度,工程建造行業必然向現在的製造業看齊,會用到兩個核心的信息系統:
1.1.1一個是BIM,其他這東西跟製造業的PDM差不多(PDM(產品數據管理)_百度百科),就是在製造實物之前,首先造一個客體的數字化模型。這個模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3D呈現,裡面能深挖的太多了,可以把成本附上,可以把建造周期附上,這就是當今最新的5D管理。除此之外,在功能方面,最簡單的是碰撞檢查,並不是說設計師能夠完全在腦子裡把自己畫的2D的圖紙能夠想像成3D的,而且關鍵是不同專業設計師之間由於工序和信息的流通問題,經常會有一個專業一個平面布置圖的版本,而且因為圖紙審批的流程,很難及時發現,後續施工遇到這種衝突,經常會放飛自我,搞個四不像的東西出來。
當然這還是簡單的,在此基礎上,賦予模型經緯度啊,光照啊,噪音啊什麼的,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對整個設計進行優化,達到最佳的效果。
1.1.2第二個就是ERP或者SAP,在製造業中,使用這個管理系統來組織生產製造活動。在建築施工行業,P6軟體前面十年完全跑偏了,現在又回來做平台,但是整的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依我看遲早藥丸。或者說其實在工程建造行業還沒有形成一個類似於ERP或者SAP的受大家認可的組織系統軟體。
當然這個主要原因是生產力太低了,達不到這個要求。其次是我們搬磚狗的項目性質太突出了,搞完就散夥,甚至許多企業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搞一個項目,這種樣子不可能建立起來一套標準的管理流程的。之前我曾經想過在這方面努力來做改善,最終通過標準化來提高建造效率,這段時間深思熟慮之後,這套想法完全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從這個方向上去努力絕對會失敗的。(也就是如果只有一個項目的事情,你卻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整標準化管理流程,這樣反而走了彎路,最簡單的就是按照甲方的管理流程(或者甲方按照總承包的習慣)管自己的項目就行,效率高效果好)
1.2 閑言少敘,在我的推測中,未來工程建造行業會越來越倚重於兩個軟體,對應兩個系統。一個是數字化的虛擬客體,一個是數字化的組織流程。最後實現與製造業類似的高效生產。
然後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呢?
在我看來,如果沒有大數據和互聯網支撐,建築業的本質模式不會產生任何變化。從業主的立項概算開始,現在的概算方式與50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區別度不大,還是一幫專家拿一些與項目有點兒間接關係的數據來拍腦袋,準確度和對風險的認識差不了多少。我十分認可拍腦袋這種模式的準確度,這是因為這是當前能用到的精度最高的預測了。話說,據說,五百年前大明修嘉峪關的時候,就能做到估算的城牆磚數量跟實際數量完全一致,只多一塊。這就是工匠精神的拍腦袋啊。工程建造的其他環節,包括投標報價設計和施工等也大致如此。
1.3 如果要對這個有一個革命性的改變,改變的點在哪?
更深層次的細節推測!
當你的細節比拍腦袋深三五個層次以上時,你的準確度就能提高一個數量級。
業內人士都知道WBS的概念,無論是成本,還是資源,還是工期,你劃分的越細,你對總體的掌握就越深,因此管理的效率也越高。
然而在初始的時候,項目團隊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源能夠做得到這麼細,如果說有一個既往工程的詳細記錄的資料庫,比如說在某地砌磚多少方花了多少時間多少錢多少人工多少水泥砂漿,現在我們有一個非常粗糙的地區定額能略做參考。但是假如你有前後五年在這地方各個環境因素下砌磚的全部記錄,甚至連工人的籍貫和年齡都輸入進來作為參考,那麼推測一堵牆能花多少錢就很簡單了吧。
這就是大數據對於工程建造行業的前景,如果有個大數據作為參考,無論是實現的概預算,還是施工過程的管理,效率上都能有數量級的提高。
然而十分可惜的是,當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做過這樣的數據積累,也沒有可能做到這麼詳細的數據積累。
1.4那麼問題就來了,有沒有可能做到這點呢?
半年前我才想明白一件事,大數據的積累只能靠互聯網。
然而P6花十年的時間來做組織軟體互聯網化的拓展,事實上可以看到是基本上失敗了,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呢?
以下就全部屬於是腦部的臆測了:
只有智能化才能促進互聯網+的發展。
智能化的意思是什麼,高效。換句話來說,就是物廉價美,免費或者極低的價格供應,但是效果很好,所以大家都喜歡用。
那麼如何來實現這個呢?
就複雜程度來說,先拿比較簡單且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房屋建築來說吧,其他大型場站啊工廠啊什麼的暫時就別想了。
對於房屋建築來說,BIM的應用已經是大勢所趨無可抵擋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接下來就是智能輔助設計。
個人覺得谷歌那個從爆出來的新聞來看,有點兒太扯犢子太偏了。就拿我們國內現在整的這個小庫來說。其實建築設計院除了建築設計師之外其他專業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標準和需求在既定的圖紙上把既定的東西貼上去,這是很容易進行程序化的一個過程。你把所有的國標都作為軟體的設定輸入進去,然後都不用搞多大的智能化,先讓建築師畫個外觀表面,軟體自動把裡面的東西補齊,結構承重啊各種管道線路啥的,都不用啥智能演算法就能達到。然後用BIM的模型輸出圖紙,這不就齊活了,一天出圖輕鬆搞定啊!
當然如果更智能一些,就像谷歌那個,你給它畫個地皮,你給它說你要一個最賺錢的小區,然後貝塔狗按照這幾年各種不同戶型的單價和成本,不同風格對客戶的吸引程度,考慮到容積率啊光照啊小區啊什麼的,一晚上給你三五套方案,以及各自的成本預計,這種雖然複雜一點兒,但是類似的功能也不是說遙不可及。
在有了智能輔助設計之後,必須要有智能輔助採購和智能輔助施工。
採購挺簡單,接軌馬雲爸爸的物聯網就成。
智能輔助施工我能想到的主要工作模式,還得是移動端的工序管理:比如說一個小組,系統每天早上給組長發布任務和任務說明,以3D和視頻的形式來介紹,並且提醒注意什麼的。然後組長拿著手機掃碼去領料領工具,到施工地點打卡幹活,幹完了點完成,接受下一個任務分工,沒幹完點擊輸入任務完成度,比如某面牆只砌了20%什麼的。
這麼一套下來,才算是真正收集數據的過程,這樣才能事無巨細的把工程執行過程中的數據收集起來供分析和參考。好在我國房屋建築都在城市,手機的普及程度和移動網路的普及程度是足夠的。
問題除了讓這套系統好用方便且便宜之外,它得看起來非常有普適性,不管誰都能用,然而它實際上卻是個標準化的東西。
這番妄想希望能在退休之前能夠被驗證,或者被打臉,後生可畏,大家加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