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玩遊戲就跳樓!是遊戲害人?還是家長無能?

不給玩遊戲就跳樓!是遊戲害人?還是家長無能?

來自專欄 遵言

總是看到很多人談起遊戲對孩子的危害,偶爾還會被讀者問起。

寫篇文章談談我的看法。

遊戲害了孩子?

其實有沒有想過,說『害』這個字並不是很恰當。因為無論玩不玩,遊戲它就在那。

『小朋友快來玩啊!快來把你爸媽的銀行卡翻出來充錢啊。』這些它都沒有表達。

很多父母說:我孩子一天就知道沉迷在遊戲里!學不上了,甚至也不上班了。遊戲這個東西真是害人不淺!

曾經看到過一個笑話,孩子進入青春期,問父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被父母回答成:

媽媽:羞不羞?!以後不準問了!

爸爸:信不信我打你?

這兩位孩子的親生父母,一個說羞、一個說要打。

弄得孩子莫名其妙,小孩子的求知慾本來就旺盛,你不告訴我?那我去自己找好了。於是初中就和同學發生了性行為,有些甚至還十六七歲就生了孩子。

當孩子出了所謂的『問題』,很多父母都不會去自查自己身上的問題。連做人最起碼的自省、自律都沒有。

而這些所謂的『問題』,僅僅是因為孩子並沒有按照父母預想的事情去做。只要不是這種父母安排的,那都是錯誤的。

有的家長說:我要打工賺錢。所以孩子都是父母在帶,結果成天只會玩遊戲,我有什麼辦法?

難道生的孩子是給父母生的?父母帶孫子孫女是因為傳統文化與道德,沒有哪條法律說爺爺輩必須照顧、撫養孫子輩吧。但法律卻規定了父母對於子女的養育以及各種權利。

努力掙錢,給孩子一個未來。這並沒有錯,錯的是並沒有讓孩子小時候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以及孩子人生初期最重要的家庭陪伴。

有時候看到:我家孩子也打遊戲,但讀書一樣用功,考上了清華北大。

然後一群不負責任的父母就會說:你這種畢竟是少數、你的孩子天才行了吧!云云。

他們始終都不會我思考自己是否有錯,要麼就是怪遊戲害了孩子、要麼就是怪父母沒帶好自己的孩子、要麼就是怪自己孩子腦子不好使。

他們永遠都在逃避自我反省,不是嗎?

孩子有錯嗎?

荀子是我國秦朝偉大的思想家,同時也是在我國古代重要的犯罪心理學家。他認為:人生來就有『好利』『疾惡』『好聲色』的不良本性,只有『師法』,也就是通過法律、道德的教育,才不會作惡。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識是指人出生是善良的,性情也大致相近。但隨著環境的改變,人的習性也會發生改變。

兩個偉大的思想家在對『人生初期』對人性的定義上有著截然相反的見解,但對一點描述出奇的一致:人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習性,人的壞習性需要得到教育和約束。

為什麼很多父母不願意在『壞事情』沒發生之前就為孩子指明方向?非要到孩子犯了錯,做父母才會想著去補救?甚至是毒打孩子?

孩子只是個孩子,他們並不明白很多事情是怎麼回事。面對新鮮的事物總會感到好奇。

成績好就誇,成績壞就罵。至始至終不曾管過孩子,孩子的好與壞都是他自己一路懵懵懂懂的去做選擇。

當孩子學習成績好,這些父母有資格說:『這都是我平時教育的結果嗎?』這些父母何曾教育過孩子?只是給錢、只是管個吃穿。

央視《天網》欄目曾有一期,一個男子因為偷竊被發現後將人殺害。在指認現場的時候,父母聲淚俱下的對被害人家屬說『對不起啊!是我沒教我兒怎麼做人!對不起... 對不起...』

難道所有的事情都要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才知道後悔?

父母害了孩子!

記得小時候央視公益廣告中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這話一點都沒錯!校園只是為孩子傳授了知識、教會孩子怎麼做事。而父母為孩子傳授了人生、教會孩子怎麼做人。

心理學上講,一個人長大後的個人色彩都是來自於小時候的家庭。

無論孩子長大後是企業家、文學家、畫家、罪犯,還是普通大眾,小時候父母、家庭的影響佔據發展方向的大多數。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裡面不乏有知識有修養的父母。

而另一種父母是告訴孩子:為什麼該做這個,為什麼不該做那個。這裡面也不乏沒受過多少教育的父母。

教育孩子上面,父母的學識修養知識是加分項,但並不是必備項。

一位女同學第一次來大姨媽,把自己嚇得不行。

這些本該是母親來告訴女兒的事情,卻是從一位老師那得知。

一位男同學因為被同學說是『野孩子』,打架用磚頭猛砸同學的嘴。導致毀容、中度腦震蕩。

絕大多數『遊戲害了孩子』的新聞中,孩子都處於 12 歲~ 16 歲之間,這也是人生中奠定未來發展的重要時刻——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都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好的、壞的,陽光的、邪惡的。

老師能夠在學校里儘力傳授與幫助,但在孩子回家以後呢?

那個原本應該在家的父母卻遠在他鄉打工,甚至可能在牌桌上、酒桌上。

生了孩子,就要養孩子。這個養孩子,不單單只是一日三餐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動不動就打孩子,動不動就用侮辱性的言辭辱罵孩子。他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不是畜生。

遊戲就在那!

現在不像是父母那輩,沒什麼可玩的。現在互聯網發達,大多孩子都喜歡玩遊戲。

如果不讓孩子玩遊戲,他會認為:大多數同學都可以玩遊戲,為什麼我不可以?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

這就像老一輩,貧窮的家庭里過年連件新衣服都沒辦法給孩子。孩子看到別的同齡人都有新衣服,難免會產生自卑的一些情緒。

遊戲有多可怕?在國內熱門的遊戲當中,這些遊戲沒有血腥暴力、沒有引誘人犯罪的教導,反而還可以學習歷史知識、感受武俠文化、開發智力。

類似於《王者榮耀》它更多的是給人積極向上的一面,可以學習中國文化,可以培養協同幫助。

之所以孩子沉迷其中,往往是因為父母不去正確管教、動不動就打就罵。如果打從孩子一開始接觸遊戲就告訴孩子:每天只能玩兩小時、功課做完才能玩等等,是否就能很大程度避免諸如跳樓、投錢充值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表哥算是很早就接觸電腦的一批 90 後了,當我還不認識電腦,叫我在電腦上玩遊戲,我還害怕把電腦弄壞的時候。他就已經很熟練的玩各種遊戲了。

現在的他有著很好的事業,自己也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原因就是從小被父母關係、有父母的管教,他從小就知道怎麼分配時間、早早的把功課寫完給媽媽檢查了沒問題,就可以玩遊戲了。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就算不給孩子買手機,孩子在學校里也會接觸互聯網的課程。買了手機,勢必就會接觸到遊戲。

相比來說,青少年早戀、過早性行為、十五六歲生孩子、甚至跟社會閑散人員學壞、吸毒。玩遊戲真的算不上什麼大事。因為玩遊戲比上述說到的事情更容易被家長引導、糾正。,

如果真心的為孩子好。多花點時間在孩子的教育身上,遠比去怪罪遊戲來得更加實際。

我的故事

現在搜索『遊戲 跳樓』能出現無數篇關於家長不讓孩子玩遊戲,孩子就跳樓的新聞。年齡大多集中在 13~16 歲。

我是個 90 後,小時候父母離異不在身邊。我從小就是玩到大的,就是班上『拖後腿』的那幾個人之一。

在十幾歲上中學的時候,我開始玩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

不可否認我是個學渣,這一點都不值得驕傲,從小不好好學習,打架鬥毆、逃課上網、談戀愛。

我時常後悔,後悔當初就算是父母沒在身邊,我也應該認真讀書。

但我並沒有後悔到去怪罪遊戲,認為是遊戲害了我。因為遊戲就在那,它沒有勾引我去玩它,也沒有同齡人引誘我去沉迷。

反而是遊戲陪我度過了人生最孤獨最無助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好多幻想、好多憧憬,都沒辦法和別人分享,所有的心事都憋在自己心裡。

曾經沉迷到不上學逃課上網,經常連續通宵玩遊戲。一群所謂的『壞孩子』成天就知道玩遊戲。家裡人不給錢。一些同學偷家裡的米賣了換錢,偷車賣廢鐵的也大有人在。

而我呢,用遊戲的裝備換錢、幫別人裝四驅車賺錢。

我也曾偷過家裡的錢,但我能清楚的意識到什麼是能做什麼是不能做的。在被婆婆教訓過一次我就再也沒偷過家裡一毛錢。

有的孩子有我這樣的自制力和對錯誤的認識,這樣當然最好。

但沒有這方面意識的呢?不就是需要父母教育嗎?雖然父母沒在身邊,但我有關心、愛我的婆婆、伯伯、嬸嬸。而有些家庭,就算是父母在身邊,也很少管教孩子。

結語

我也不希望這種父母馬上就能懂我說的話,只是想說:如果沒有做好小時候給予孩子父愛母愛的打算,那乾脆別生孩子。孩子不單單需要學費、生活費、吃穿。更需要來自父母的愛。

究其原因,遊戲本身的危害並不大,只是遊戲具有吸引力,可能會讓孩子沉迷。正確的引導,避免孩子沉迷其中,讓自己的孩子和他身邊的小夥伴一樣,擁有開心、愉快的童年,難道不好嗎?

教育要在事前,別等出了問題再責怪孩子,責怪社會。

推薦閱讀:

「賭王」何鴻燊到底有多少情史?
為何說ofo最大的敵人不是摩拜單車,而是人性?
【辯論】18歲獨生子被逼相親報警是不是小題大做?
生寶寶有多痛?我一大男生告訴你
趙薇黃有龍涉嫌空殼收購被證監會處罰,你怎麼看?

TAG:社會 | 家庭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