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教育的那點事---關鍵時間做對關鍵的事(一)

孩子教育的那點事---關鍵時間做對關鍵的事(一)

來自專欄 孩子教育的那點事

前言

我對未來永遠充滿著敬意,因為我無法預測說我的孩子未來一定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和孩子可以通過努力,讓未來的結果不完全由上帝決定,而是讓實現目標的概率可以趨近無窮大。

對於孩子的教育,有什麼多的書,很多的理論,但是這些對於非天賦型家長來說,都不太友好,好像說得都有道理,但是都不知道怎麼使用,在這一個專欄中,我會幫助普通型的家長們找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抓手,通過這些抓手,完成教育孩子的邏輯鏈條,努力把孩子帶順。在現實中,發現很多的家長是孩子出現問題了,比如不上學了,說什麼不聽了,或者到處打架鬥毆了等等才想著到處去找專家,問怎麼辦,其實,如果孩子真的變成這樣了,這已經不是教育,而是矯正了,如果真的走到這步,改變起來相當的困難,而且整個家庭都會相當的痛苦,再如果家長和孩子本身的依戀關係早期沒建立好的話,強制改變孩子,可能孩子改變了,你們的親子關係恐怕這一生也就走到頭了,至此形同陌路,所以,把孩子帶順,而且是從小開始,這關係到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終極幸福。

在專欄分享之前,首先分享三個重要的信念,只有你堅定的認可這三個信念,這個專欄對於你來說才有意義,如果不信,或者半信半疑,這個專欄對於你,一點意義都沒有。

一、孩子的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有因一定有果,有果一定有因。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這個年齡的基本特點,按照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每個階段的孩子都要去完成這個階段該完成的任務,如果沒有完成,就會出問題。

講一個我孩子的事:我的孩子在一歲半左右的時間,去外面玩,從來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互動,也不知道怎麼和其他小孩交流,但其他的同齡小朋友們,卻在一起玩得很開心,為此很多的朋友都開始說我們家寶寶性格很內向,不太擅於和人打交道,家裡的人還挺擔心,我安慰家裡的人:「我們家的寶寶一定沒什麼問題」。孩子到了1歲11個月,孩子在他母親的學校遇到了幾個小夥伴,很迅速的和大家玩成了一片,在過程中,他會主動去拉小朋友的手,去抱抱他們,會和大家分享玩具等等,一切都很融洽和諧。我不擔心是因為我有孩子社交能力培養的邏輯鏈條:前期和父母依戀關係建立好,孩子的內心深處就會感到安全,然後會相當的自信,再訓練他有分享的性格,樂於幫助別人,不小氣,再教給他一點社交的技能,給小朋友時不時帶點小禮物小玩具小零食,這樣的孩子在他的同伴圈中一定會很有人氣,孩子的社交能力的發展也就水到渠成。

二、關鍵時間做對關鍵的事

孩子的教育成長是由一件事一件事構成的,在關鍵的時間一點要做對關鍵的事。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朋友的女兒,大約2-3歲吧,有一次看到她非常的生氣,握著小拳手,面紅耳赤,這時被她媽媽看到,於是蹲下對她說:「寶寶,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小姑娘頻頻點頭,然後「嗯!嗯!」,的回答。「那你是不是因為媽媽批評了你,錯怪了你而生氣」,「嗯!嗯!」。

「那媽媽給你道歉好不好」,「嗯嗯」。

「如果你原諒媽媽的,媽媽親親你,你抱抱媽媽好不好」,「嗯嗯」。然後孩子抱了媽媽,又變得很開心了。

短短的四句話,讓孩子明白了情緒及情感的表達,明白了怎麼和人互動,怎麼樣去理解和關心別人,這樣的一件小事後,可以看見一個暖心的小棉襖就這樣慢慢誕生了。有時,我們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的暖心,那麼的體貼人,那麼懂得感恩,而這些孩子都不是天生如此,都是在這樣的日常小事中,父母正確的處理,孩子學習到了而以。這件事的教養邏輯其實也挺簡單,先讓孩子理解和認知自己的情緒(憤怒),然後嘗試著去理解別人(因為批評而生氣),再友善互動(媽媽提出道歉),最後正確的情感表達(道歉,擁抱,原諒)。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不斷的嘗試著給他們講各種道理,但就是不聽,而且越講不要去做,他越是要反抗去做,感覺很有挫敗感,其實不是你的錯,是因為孩子的這個階段他認知能力本身都沒有發展好,他聽不懂。對於0-6歲的孩子的情商的培養,他不需要大道理,他需要正確的給他示範,不斷的示範,他模仿學習,想通了這一點,你就會覺得教育孩子其實也挺簡單的,只要關鍵時間做對關鍵的事就好。

三、找到抓手,組建教育邏輯鏈條,把孩子帶順,孩子自然會按一定的軌跡自由,快樂的前行。

和朋友聊天,我說,我孩子以後的讀書不一定撥尖,混個中等可能沒什麼問題,他說你是不是太自信了,我說我是有根據的,第一個依據是:在小傢伙一歲的時候,我天天晚上都陪著他給他讀小繪本,玩立體書,一起玩,用故事書扮演書中人物。讀書的時候,抱著小寶寶,還親親他,挺美好的親子互動,在這個階段,我不太要求寶寶學到什麼東西,我更想要的是把書和溫暖,愛,這些東西聯結在一起,把這些都內化到靈魂里,心靈深處,甚至潛意識裡,以後他一看到書內心不會排斥它,反而會喜歡它,而孩子在幼小時建立的這種聯結是可以陪伴到他終生的。第二依據是:我家寶寶在玩的時候,他需要我的時候,他會拉我,叫爸爸陪,但有些時候,他會說,寶寶自己玩,這個時候,我會陪在他旁邊,看著他,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干擾,非必要時也不會做指導,就讓他自己探索,我會還會要求家裡的其他成員,在寶寶自己玩的時候,一定不要打擾他,不要指導,不要說話,不要問他要不要水,吃不吃東西,也不要去摸他有沒有汗,熱不熱,等等,在我看來,孩子天生對這個世界都有探索的慾望,給他空間,給他時間,讓他自己可以專註著來做一些事,這就是專註力的培養。有了這兩個依據的基礎,寶寶的學習也有了基本的準備,喜歡讀書,又坐得下來,這樣的孩子的學習也差不到那兒去。對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我的邏輯鏈條是:在孩子初期建立讀書和快樂的聯結,讓他喜歡上讀書和學習,再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專註力讓他坐得下來,通過玩遊戲和玩具培訓孩子的思維模式,上學後,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通過這個教育鏈條加上和學校老師的配合,只要孩子的智力正常,這個孩子的學習能差到好兒去。有些家長一直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學習好自覺性又好,家長完全不操心,你可知道,別人為了這樣的一個結果,提前了多少年布下這樣的一個局,提前了多久種了一個因,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果。

 對於家庭教育,現在很多的觀念對家長其實並不是很友好,這些角度都太高了,高到都在俯視著所有的家長,天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有些時候,真的是現實太難了,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孩子,我們也不必對家長太過於苛責,在家庭教育這一塊,孩子和家長一定要有共贏的思想,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是父母的感受也要顧及,他們也辛苦,也累,也有苦衷,只有父母好了,孩子才能好,而孩子好了,父母才有未來,生活才有盼頭,我嘗試著來根據自己教育的心得,把教育這個複雜的事,簡單化去處理,讓家長們找到教育孩子的抓手,然後形成自己的套路。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那就在有限時間裡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吧。

下篇文章,我會提到關鍵期的概念。

推薦閱讀:

父母跟你講過的哪句話在你印象里最為深刻?
青春期為什麼常會有叛逆行為?
如何打造一流家庭教育(5):X型激勵和Y型激勵
家長這個「好習慣」反而壓制了孩子的個性發展,您還不知道嗎?
【實用技巧】如何跟孩子做朋友?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