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 | 你會買哪一床被子
來自專欄 數據演義
做數據分析,不僅要懂數據,還要懂心理。你通過數據,分析的不是模型中的理想經紀人,而是一個一個鮮活的凡人。<你我皆凡人>就是一個一個,關於凡人的想法和故事,以及背後的行為經濟學/心理學研究。
| 問題:你會買哪一床被子?
問題:我的朋友小林要給家裡1米5的雙人床選一床被子。她到了商場,發現自己喜歡的那款富安娜羽絨被正在打折。正常的價格是1米2的被子680元,1米5的被子1180元,1米8的被子1680元。現在打折期間,所有的被子都是580元,僅限當天。如果你是小林,你會選擇買哪床被子?
唔……家裡的床是1米5,正常的話肯定是買1米5的被子,現在打折價格也不錯,比平時便宜了600元。但是,那床1米8的被子好划算啊!580元,只是平時的零頭……要不要買這床1米8的回家……嗯,多了那麼多羽絨,感覺不買有點虧……那張床也能用,頂多就是四角有點耷拉下來,萬一以後換大床,不就正好了嗎!嗯,決定了,買1米8的,畢竟合算!
以上,是不是你的想法,或者是在你腦子裡偷偷飄過最終被理性約束住的小念頭?我知道這不符合經濟人理性的原則,1米8的被子,並沒有給你帶來額外的效用,洗滌維護起來反而更加麻煩。但是,不用擔心,如果你也有我上面寫的想法,這只是說明,你我皆凡人。
對於經濟學研究的理性人來說,效用,只有一種,就是實際滿足的功能。比如,1米5的被子,能很好地覆蓋1米5的床,滿足保暖的需求。如果變成1米8的被子,四邊耷拉下來,不僅增加了鋪床的難度,也提高了清潔的成本,在效用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增加了成本,是絕對不會去做的事。
那麼為什麼,對於我們凡人來說,會有前面那樣的想法呢?2017年新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泰勒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 理查·泰勒:獲得效用與交易效用
理查·泰勒通過研究發現,在凡人的世界裡,效用其實有兩種:獲得效用(a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
所謂獲得效用,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效用,是物品所帶來的效用(可以簡單理解為商品價值),減去不得不放棄的機會成本(可以簡單理解為商品價格)。所以如果消費者認為,商品的價值遠遠高於商品價格,這次交易就會獲得大量的獲得效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於小林來說,1米5和1米8的被子都有正的獲得效用,但因為對小林來說,1米5的被子其實更適用,價值更高,因而獲得效用會高於1米8的被子。
但是,凡人還會考慮另外一種效用:交易效用。所謂交易效用,是指可感知的交易質量,也就是實際支付的價格與參考價格之差。如果消費者實際支付價格比參考價格低很多,有很強的「撿便宜」之感,就會獲得很高的正交易效用。相反,如果消費者感覺自己被坑了,有很強的「冤大頭」之感,就會獲得負的交易效用。來看看小林,在小林碰到的情況中,1米8的被子比1米5的被子有更強的正交易效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小林和你我,都會想要購買1米8的被子。
再舉一個理查·泰勒舉過的例子:一個炎熱的夏日,你正躺在沙灘上,只有冰水可以喝。你一直在想,能有一瓶你愛的青島牌冰鎮啤酒該有多好。這時候,你的一個同伴起身去打電話,他說可以給你帶一罐啤酒回來。海灘附近只有一個賣啤酒的地方(A.一家高檔的五星級度假酒店)(B.一家又小又破的夫妻雜貨店)。同伴說,那裡的啤酒可能賣的很貴,問你願意出多少錢買?如果售價低於你出的價錢,他就幫你買;如果高於你出的價格,他就不買了。那麼,你願意出多少錢呢?
在這裡,我把啤酒的牌子寫成了青島,為了方便大家估算價格。一般一罐330ml的啤酒,在便利店裡,也就是5-6元。那麼,針對以上例子中A、B兩個賣啤酒的地方,你願意出多少錢?我在辦公室里做過這個調查,在五星級酒店買,大家能接受的價格中位數是18元,在雜貨店,這個數字是9元,正好一半。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這裡面為什麼有區別?因為我們對五星級酒店賣的貴是有心理預期的。同樣一罐青島,你的需求程度一樣,購買的地點不同,人們願意支付的價格就不同。在五星級酒店,你花18元買了一瓶青島,你的獲得效用不那麼高,但你的交易效用可能是0;而在雜貨店,你花18元買了一瓶青島,你的獲得效用同樣不高,但你的交易效用確實負的,所以你不會買,即使買了也會怒髮衝冠。
理性的經濟人,不會體會到交易效用。在傳統的經濟模型,就上面那個啤酒的例子來說,購買地點的檔次,屬於無關變數。但是,對於你我凡人來說,這恰恰是最大的變數。
| 知道這一點,有什麼用?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交易效用,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如果我們把獲得效用的正負,視作理性人唯一判斷購買與否的標準,那麼,交易效用就決定了凡人們對一個交易的感受:划算/受騙。所以,交易效用不僅可以阻止人們購買划算的產品(獲得效用為正,交易效用為負),也可以引誘人們購買昂貴的產品(獲得效用較低或為負,交易效用為正)。
想一想,你我衣櫃里,那些一次也沒有穿過的衣服……想一想,雙十一你我囤的那些,一年也用不完的姨媽巾……想一想,還有多少這樣的例子?
那麼,在商業中,我們該如何應用這樣一個發現呢?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阻止人們購買划算的產品「,以及「引誘人們購買昂貴的產品」。
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操控「參考價/建議零售價/原價」。尤其是對那些購買頻率低,價格不那麼透明的品類,比如男裝、大家電。購買頻率低的好處是,消費者注意不到其實一直在打折,從未以「建議零售價」出售過;價格不透明的好處是,消費者難以感知價格與價值的差異,獲得效用不明確,交易效用往往決定了購買與否,而交易效用,多數就是參考價與現價的差額。
推薦閱讀:
※歧視,有時候是一種更有效的策略
※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上)
※08 理性原罪 - 「布里丹之驢」是怎麼餓死的?
※我到底在研究什麼: 行為經濟學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