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越少的人,越喜歡以偏概全
來自專欄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見識越少的人,越喜歡以偏概全
作者: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
01
春節期間,美國出了一件新鮮事兒,展出的兵馬俑被掰斷了一根手指。
新聞一爆出,網友們紛紛感嘆,在中國,手機掉到兵馬俑坑裡都不能下去撿,你們敢直接掰手指。瘋了吧?
朋友說,你看吧,這回肯定又有人幸災樂禍了。
果然,評論區比新聞熱鬧。有人憤怒,有人心疼,還有不少人冷嘲熱諷,看你們還說中國人沒素質,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
甚至有人乾脆說,這麼珍貴的寶貝為什麼要送出國。外人怎麼會像自己人一樣寶貝你家的東西呢。
這些年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想起幾年前跟團去歐洲旅行時認識的一對母女。
那時,團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去歐洲,一路上全是新鮮事兒。看著井然有序的街道,在家鄉的陋習都收斂了許多。
直到有一次坐飛機,遇上一群粗魯的義大利人,插隊、髒話、大吵大鬧,整個行程都不愉快。
下了飛機之後很多人一邊抱怨義大利人素質差,一邊理直氣壯地恢復平時的素質低,唯獨這個媽媽跟女兒說:「多看看別人的好。」
簡單一句話,人與人之間見識上的差距隨即可見。
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會有那麼一些不和諧,可如果你只盯著這些不和諧,就是以偏概全的狹隘。
而狹隘的原因無非是世界太小,又見識太少。
02
其實,我們並不是只對外國人才這麼苛刻,對自己人也不太友好。
兵馬俑斷指新聞的評論里,有一個特別扎心,如果事情發生在中國,可能大家又會開始拚命討論國民劣根性。
這些年,關於國民劣根性的討論不絕於耳,古迹上被刻字了,是中國式沒素質;景區扔垃圾了,是中國式沒素質;不排隊、闖紅燈,還是中國式沒素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扣帽子成了一個習慣動作。
可是,講真,沒素質這件事兒,誰也不能代表誰。沒有什麼中國式沒素質,只有沒素質的某某人。
說一個小故事你就更懂了。
以前有一個養雞的農夫,被一個教徒騙了不少錢。於是,他就覺得和所有教徒來往,說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
有一天,一個傳教士到農夫的養雞場買雞,他選了一隻瘦不拉幾的病雞。農夫覺得奇怪,問他:「你為什麼要買這隻雞呢?這隻一點都不好。」
傳教士說:「我就是要買這隻雞,然後把它掛在我家門口。告訴所有路過的人,這隻雞是從你的農場里買來的。大家就會覺得你這裡的雞都是這樣的。」
農夫聽了就怒了:「我這明明有那麼多好雞,你憑什麼因為一隻雞就說我的雞不好呢?」
傳教士笑著說:「你不是也一樣。」
醍醐灌頂。我們盯著一個人的缺點不放,就好比管中窺豹,看見一個污點,就把一個人全盤否定。
可人都是複雜的,這種狹隘的偏見使我們無法對一個人做出正確的判斷。
03
以偏概全,不僅是一種沒見識的評價方式,更是一種嚴重的認知缺陷。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暈輪效應。說的就是,一個人某方面的特徵會被泛化到其他方面。
心理學家曾經在麻省理工做過一個實驗。實驗開始前,實驗者向兩個班的學生介紹他們臨時的代課老師。在其中一個班裡,實驗人員拚命地誇老師,而在另一個班,拚命損老師。
結果,第一個班的學生對代課老師的評價相當好,覺得他親切友善。而第二個班的同學覺得老師為人冷漠,不善言辭。
其實,這兩個班的老師根本就是同一個人,而偏見的本質其實就是對這個人了解得少。
歌德曾經說過一句話,越品越有味道:「人們只看見他們聽得懂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嘲笑他們所不了解的東西。」
其實,人生就像寫議論文,看起來是睜著眼睛找真相,其實不過是在世界裡給自己尋找一些佐證。不想學習的時候,就去找點輟學的成功人士。想要勤奮,就去找一些逆襲成功的草根故事。
可是,越探索這個世界,你就會越發現,看不懂它。
而見識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輕易下判斷。
幾個月前,高曉松炮轟清華學子,說本來是鎮國神器的名校成了職業介紹所。於是,又有不少人跳出來鄙視名校。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清華學子很可觀地分析自己眼裡的清華。結果還是一片反駁,他在回帖里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對名校又一次刮目相看。
他提到了羅爾斯的「無知之幕」,也就是說一個社會裡,當人們共同決定給予不同角色不同待遇的時候,最好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個幕布下,但不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角色。
道理其實很簡單,一旦人們給自己貼上標籤,就再難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待問題了。
這大概就是人一定要努力上名校的原因。
認知上的多元需要一個人的眼界和見識。
他得明白,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天賦和經歷。而見識越多的人越明白,個體代替不了群體。
04
這些年,經常聽留學生圈子裡的人談起自己遇到過的關於崇洋媚外的非議。
這些人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有各自家庭的困擾,他們其中一些選擇留在國外,也有些回國發展。
可無論哪一種,都經常遭遇過一種誤解,就是和某些親戚聊天,你不能提起外國的一點好,否則就是假洋鬼子。
我甚至曾經一度因為有個英文名被diss過,有些人不能理解外國人讀中文名字有多困難,卻總覺得你叫自己的英文名字是在裝模作樣。
可是反過來,如果你說起國外的中國城如何髒亂差,還不如中國的三線城市,他們就打心眼裡覺得舒坦。
再說起,外國人脾氣差、素質低,沒事兒還搞個性別歧視,他們簡直就要樂翻天。
真的挺無聊的。
別人有別人的優勢,我們有我們的牛逼,可活在這個世界上,真不能總抱著田忌賽馬的心態。
以己之長,比別人之短,真不好。
最後,分享一句我大學老師經常說的話,見過的人越多,你越會覺得方差大。可這就是長見識的代價。
作者簡介: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用女人的方式生活,用男人的方式思考。理性成功、感性成長。新書《願你盛得下悲傷,也輸得出力量》正在熱銷。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