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學導論》第一章:宇宙的基本構成

《宇宙學導論》第一章:宇宙的基本構成

來自專欄 《宇宙學導論》

為什麼會有宇宙存在,它是怎麼來的,是什麼創造了宇宙,如果說,創造宇宙的,是創物主的話,那麼,又是誰創造了造物主呢?

  無論這個宇宙小如塵埃,或燦若星河,它最初又來自哪裡,將來又會怎樣。如果說宇宙是由一個個小的微粒構成,那麼,這些微粒又來自哪裡?

  假若宇宙是一頭大象,而人類就像是只有被蒙上了雙眼的實驗者,他們只能用手去觸摸大象,這時候,有人抓著鼻子部分說,大象軟若長蛇,有人摸到了耳朵,說大象扁若蒲扇,也有人摸到了他的腿部,說它圓若立柱。

  如果我們從未從整體上看到過大象。那麼,我們很難通過觸覺去了解一隻大像的樣子。因為只靠觸覺,我們了解的大象太有限了。就像近現代科學,科學,可以用來認知宇宙,但,宇宙,不是用來維繫科學的。

  當我們放下手中已經握有的所有知識,站在遠處,來看我們眼前的一切的時候,也許我們會發現,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只摸到了其中的一部分。

  這本書將帶大家去認識我們所身觸的宇宙,這個認知過程將很簡單,你只需要放下腦中所學的概念與成見,不要一直掂記著你摸到的形狀。你才會真正認識我們所觸的宇宙,這一切,很簡單。

第一節:宇宙的基本構成

  什麼是宇宙?廣義上的宇宙,是指一切空間與時間形成的共同體,狹義上的宇宙,是可被感知的時間與空間的共同體。

  從廣義上來講,太陽系,無論是已經毀滅,還是即將要誕生,只要它即將或曾經存在過,都是一個宇宙,而狹義的宇宙,是因為我們通過各種手段感知到了太陽系的存在,所以,它才被我們當成宇宙。

  因此,宇宙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大小之分,卻有從無到有的區別。

  如若我們用肉眼看到的一顆流星便是一個宇宙,從我們用肉眼看到到消亡,可能只有短短的幾秒鐘,我們如何確定他存在過?

  當我們發現這棵流星之時,叫做有,當它消亡之後,我們叫做無。從有到無,便是它「死「的過程,我們叫做有出生入死。

  然而,當我們用肉眼能看到它的熔岩時,它已經燃燒了很久,這些火在燃燒之前,並沒有火,只是這一天體的溫度在不斷升高,最後化成融岩,這一過程,對熔岩來說,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叫做生,隨著熔岩溫度的繼續升高,整個過程開始加速,我們稱為「長「,直到整個熔岩快要耗盡時,整個過程開始減慢,我們稱為」收「,最後流星燃盡消失,我們稱為」藏「。

  我們將這整個過程,稱為「生長收藏「,那這個從始到終的過程。我們將其稱為時間。

  如此說來,宇宙便是物質空間和時間的共同體。你能感知到的時間有多長,你能探索到的物質空間有多大,宇宙便有多大?但這是全部么?

  魚蝦不知高空,鳥獸難探海底,夏蟲難知冬冰。

  如果我們的只用雙手去感知外界,那我們就不會知道草長鶯飛後的天氣規律,如果我們只用雙眼去感知外界,那我們就像把自己關在了一個房間里,只能看到家中四壁,還有穿外不遠的風景。

  空間,只不過是能量的傳遞和儲存部分形式,時間,只是特定空間信息變化的記錄和表現形式。

  因此,整個宇宙,其真正的構成,是氣和靈。

  氣,是指能量的存在狀態及傳遞方式的總稱,能量,是指能影響事物發生此消彼長變化的元素;靈,是信息存在狀態及傳遞方式的總稱,信息,是指用來記錄、傳遞、表現一切能量變化的元素。

第二節: 氣

  雖然我們在解釋什麼是氣的時候,可以用能量來解釋,但我們還是用了氣這個名詞,因為,在人們日常的認知中,能量總是動態的,明顯發揮作用的,比如說,我們看到機器在運轉,人在走路,都會認為這是能量作用的結果。當我們吃掉麵包,會說我們吸收了多少物質的能量。彷彿是我們吃麵包和消化麵包的過程,是物質在釋放它的能量,物質在主導,能量是它的從屬。

  恰巧相反的是,物質只不過是能量固態化、液態化或汽態化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儲存形式。我們把一株小麥在火上燒,燒掉之後,會看到地上剩餘小些灰,這些灰,就像我們喝過瓶裝水後,外面負責裝水的瓶,而能量,也就是水,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跑掉了,餘下的,是儲存能量的外殼。

  如果個房間里,只有一張床,我們會說這個房間里有什麼?很多人會說,只有床。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是站在可感知可知可觸摸的物質基礎上的。你繼續問他,這個屋子裡面還有什麼?他可能會四處查看,結過在角落發現一枚硬幣,然後告訴你,還有枚硬幣。

  你讓他再想想,會有一部分人和你說,還有空氣。是的,更多的人寧願在房間里找出一枚小小的硬幣。卻對充滿整個房間的空氣加以忽略。

  如果換成是鯨魚和海豚呢,我們會認為他們最懶以生存的是海水,如果讓他們來回答,他們的答案往往是他們直接可以觸摸到的物質。

  正因為這種認知障礙的存在,中國古人將不可目視而存在的能量,稱為空氣,將巨大而不可視賓空氣,稱為大氣。並且將我們每天懶以生存的這種生命能量,稱為空氣。

  然而,在這裡,空氣只是目不可視卻又存在的能量的代名詞,它不可以等同於氧氣或氮氣。我們每天呼吸氧氣,並不代表氧氣本身富有能量。而是藉助氧氣,更多的能量得以實現運送。

  這如同氧氣在我們身體中的作用,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作為汽車一樣的載體。把能量送達全身各地。

  相對於各種容易被人感知的以固態物質和液態物質存在的能量,以氣體存在的能量更不容易為人了解和感知。因此,我們將空氣,當成是以氣體形式存在的能量的混合概念。相比前面我們提到的固態物物質和液態物質,我們在提到空氣時,用了氣態能量這個詞,而沒有稱為氣態物質。

  如果你把一個物質的內核層層打開,就如同剝洋蔥一樣,越剝越小,剝到最後,你會發現,什麼都沒有。是的,什麼都沒有。不再有任何可以感知到的物質形態。那麼,我們一層一層認知世界,越來越精微,以物質為線索去認知,認知到最後,是什麼都沒有。是的,回想我們前面所說的,中國古人曾說過的兩個字。空氣,再回想我們前面對空氣的解釋——「中國古人將不可目視而存在的能量,稱為空氣。」

  空不是沒有,空是給能量提運了存在和運動的場地,中國古人在寫這個「空」字時,上面是一個洞穴,本義是指孔(窟窿),也就是通道。並解釋為,空者,洞也。空氣二字,意為能量交換的通道。

  因此,這種表面上的空洞和目光所及範圍內的物質意義上的不存在。才是宇宙的本來面目。

  任何物質體的終內核中,便是不可目視的能量。那我們我再想一下。一個原子的外殼,其實就是用來裝這些能量的器物,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用來裝水的瓶子,只是用來

  確保在正常情況下,水不會被隨時灑出去,還能方便攜帶到別的地方去。

  我們再想一下,如果說原子是一個房子,那麼,房子裡面住著父親,名字叫電子,還住著母親,名字叫原子核。對他們來說,房子足夠大,食物(能量)足夠多,才會更長久穩定的生活下去。房子足夠大時,你會發現很多地方是空著的,然而,就是這種空,才給他們更加充分的活動範圍,我們將其稱為活動空間。只要活動空間足夠大,他們可以用這個空間來工作、打球、跑步,種蔬菜。正是因為有足夠的空間,再加上他們自身的運動。所以,他們才有機會生產出更多的物品以及食物(能量)。

  但我們知道,他們要想用這個空間種菜,並且能看到菜生長成功,除了他要付出勞動,還需要一定的知識技能和時間。在技能上,需要選擇肥沃的土地,並隨時根據蔬菜的長勢及天氣變化,知道什麼時候該除草,什麼時候澆水。

  那麼,如果有人問他是怎麼種出菜的,他會告訴你,需要什麼樣的方法技能,更重要的,還需要時間。於是,我們採訪過程都用攝像者記錄了下來,存在了光碟里,我們將這些稱為信息。

  如果過了五十年後,這家人搬家字,這個地方變成了一個公園,有什麼能說明他們家,也就是這個特定的宇宙曾經存在過呢?是的,這些光碟上的內容,這些信息。它是確認一個宇宙是否存在過的重要重要資料,但,我們並不認為「信息」這個詞,是用來概括宇宙基本組成的最佳詞語,最佳詞語應當是中國古人曾說過的一個字「靈」。

第三節:靈

  前文中我們提到,那家人在這兒呆了五十年後,搬家走了,這個地方變成了公園,哪些曾經儲存在光碟里的內容,如果沒有用來運行光碟的硬體設備,或是沒有解碼的軟體,我們推斷這個光碟里有內容,卻無法讀取,因此,它只是信息存在一種方式,卻並不是可被感知的信息,因此,我們將其稱為靈。而不是信息。

  大自然中,一草一木之內,一山一水之中,一雷一電之上,都有著整個宇宙的靈,都以他們特定的方式存在著,但如果人類不能解讀,那他們將不會被人人當成信息,或者說,人類獲得其中隱藏的靈,讓其變成可供自己分析參考的信息。

  這就像,一隻小狗,它的腦袋裡裝著什麼的記憶,當人無法讀取時,它並不能成其為信息,但我們知道,這隻小狗是有記憶的,只是你無法獲取這些記憶。

  甚至是,你在看到上述文字時,一瞬間動了什麼樣的念頭,或許永遠無法有人捕捉到,這個念頭或許只是心腦作用後,迸發的一個火花。是的,我們用燒火時木柴迸發的火花來形容它,它轉瞬即逝,不可重複,不可驗證,但不代表這個念頭並不存在過。它只是像滴落在滾燙地面上的小水滴,它只是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一部分。

  因此,靈,是指信息存在狀態與傳遞方式的集合,它即包括了那些可以被感知到的信息,還包括那些被人理論上認為存在,卻無法捕捉、不可重複或驗證的特殊信息,中國古代管這種情形稱為「空靈」。

  前文中我們在講到氣時,曾提到一個詞,叫「空氣」;本節在講到靈時,同樣出現一個詞,叫空靈。

  如同中國古人將目不可視而存在能量稱為空氣一般,同樣,我們將感官無法接受卻又存在信息,稱為空靈。

  我們為什麼要用「靈「字?」靈「的本義是指巫,在中國古人心中,巫可以從神那兒獲得更多常人所無法獲取的信息,更能從大自然中讀取到更多信息。而古代的巫,更重的能力,即可以通過龜甲或獸骨上的裂紋中分析吉凶,還可以通過花草水木,探測到未來的玄機變化。

  因此,巫(靈)擁有雙重作用,一是與神靈溝通的使者,可獲取未知的信息;二是已知信息的分析解碼者。因此,中國古人用「靈「字來表代宇宙間一切信息的存在狀態與傳遞方式。

  但這些信息的變化,往往是在內部起作用。就如同一個長大或衰老的過程,雖然這些信息變化在無時無刻的進行,但人們卻只能通過在明顯的物質化的變化過程中獲得感受。就如同幾年不見的小孩,你會忍不住說,幾年不見,都長這麼大了。或看著老人,心裡想,幾年不見,他都老這麼多了。

  電子在原子內運行,中微子穿過地球,我們在家裡倒杯水,這一切的能量或物質運動,都在體現著事物間此消彼長的關係,就像從瓶中往杯里倒水,瓶中的水減少的同時,杯里的水在增加。那麼,靈,記錄下了這一切的變化過程。

  距離我們400光年遠的一個星球上,有一棵桃樹開花了,被我們所看到,它開花的過程,就像將一個石子扔進了進空漣漪的水潭裡,隨道盪起的漣漪圈的擴大,更遠的宇宙,都將看到這一幕。這一切,都是靈在起作用。

  一棵樹和一張木桌有什麼區別?一棵樹是生靈,一張木桌是生物,一隻活兔子和死兔子有何區別?活兔子是生靈,死兔子是生物。

  當一個宇宙(比如活兔子或樹),它自身可以主動產生信息的時候,它便是生靈。當他自身不夠主動產生信息的時候,它便是生物。

  那麼,如果放在一個正常的人身上,人是生靈,而不是生物。而當一個人坐在那兒不動、不說話,甚至它變成了一個只有腦部有意識活動的植物人的時候,他仍是生靈,而不是生物。那麼,是什麼把它與石頭、木桌區別了開來,是它的思想意識活動。這時候我們可以說,他還是活著的,是一個活著的宇宙,直到腦電波信息的結束,才可宣告這個宇宙的消亡。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我們因為意識的存在,而判定了一個宇宙的存在?

  上面的問題,看上卻只是判定一個植物人是否仍是「活人「,而其實是在判定,宇宙,是否會因」靈「而得到維繫。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的基本構成,是氣和靈。

  如果說,宇宙是由氣和靈組成的,氣基本可以理解成能量的話,那麼,這麼大的宇宙,能量是從哪兒來的?物質又是從哪兒來的?也就是說,就算宇宙是塊磚頭,你告訴我磚頭是從哪兒來的。如果你說是土燒制而來的,那你告訴我,哪兒來的土?

  最後我將問題歸根到能量上的話,我們仍然繞不開一個話題,能量從來兒來的,所以,我們將在第二章將先了解從背後推動一切變化的能量。

註:轉載於天涯論壇--》 未知學院--》南山空同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宇宙學

推薦閱讀:

《光明宇宙知識》第二部 第四篇章 第一節 地球人對宇宙的認知
宇宙中的岩石是怎樣形成的?
所謂的時間會不會只是個幻覺,時間會不會只是原子分子在空間里的變化?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的死星可以通過什麼技術手段實現?
為什麼水星也很小卻可以稱為大行星,冥王星卻不行?

TAG:宇宙 | 科學 | 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