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東西方哲學的區別(以中國為例)

論東西方哲學的區別(以中國為例)

一,論文化差異

中國是大陸文明,屬於農業型文化,對土地的眷戀很深,崇尚黃色。對祖先和土地的認同體現基本特徵。由於自給自足的農業,所以時間一長,中國會導致封閉,內向,收斂。沒有向外擴張的需求,也沒有自我超越的內在和發展前進的需求。

西方是海洋文明,洶湧的而又變化的浪濤都在施加影響,潛移默化的認知觀念進入西方人心底。所以西方人喜歡冒險,征服自然,挑戰。所以,西方人開放,海外的擴張,視野的擴大,

不斷挑戰,所以西方文化是呈現向前進的特徵。

二,論哲學上的差異

文化養育哲學,哲學反哺文化,文化的含義要比哲學的含義廣很多。兩個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特點,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哲學觀念和思想上的差別。

首先,西方強調了主、客體的對立和分離,重視主體的理性。這和西方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海洋文明等有密切關係。構建了主 、客二元的框架,其中,個人認為笛卡爾哲學的濃重的二元論色彩恐怕與之有很大的關係。主體是世界的主宰,主體是有能動性的。所以,西方人往往具有英雄主義情節,崇拜力量,崇拜英雄。在古希臘文學作品就可以體現。

我們拿《荷馬史詩》分析,就會發現原始材料是許多世紀里積累起來的口頭神話傳說和英雄故事,是在一個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

相反,在中國,我們國家把主、客體的對立色彩淡化了,喜歡講究「天人合一」,「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更追求主體與世界相處和諧。孟子曾說道:「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gu)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所以,在這裡東方與西方有著明顯的區別。

而正是這一種追求,其本身所達到的境界和過程就體現著一種詩意美,所以,我們國家素來有著這樣的文化心態,所以在語言上,在文學上,就體現著這樣的追求,而我們知道語言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思維和文化。而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記錄了那個時代最樸實,最真誠的民歌,也無一不體現著我們喜歡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特點。我們國家素來有詩國的美名。沿著這個傳統,在唐代達到頂峰就不無道理了。

我們拿先秦時代的《詩經》的《關雎》拿來分析,雖然是一首愛情詩,但其中出現的「河」「荇菜」等意象,不就是體現 主 客體的統一嗎?在這裡,不再對立而成了主體的審美對象。這首詩語言優美,細膩柔婉。符合我們東方人心理特點。(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國》也是有一種柔婉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而正是這一部詩歌總集影響了整整無數時代的人。奠定我國詩歌優良傳統。

所以,由此看來,西方是「男性」文化,是陽剛之美。是野性,是粗野。是理性多一點,喜歡敘事的恢弘,史詩東方是「女性」文化,是細膩,是柔婉,喜歡抒情的優美。是感性多一點。是陰柔之美。

其次,東方忽視主體個性,強調為社會、神(祖先)這兩端服務,而西方正好相反。

西方把人的理性區別於動物,東方則是德性,一個是在主認知,一個是在主善。

所以,西方哲學體現科學主義、認知論特點。東方哲學體現儒家道德哲學的倫理特點。所以西方是治,強調契約關係等制度外在方面對人的行為約束,三權分立,民主政治建構就體現這一點。認為人生性罪惡,有原罪。東方几乎是「治」,意思是通過倫理道德內化於心而對人行為約束,強調「有德者為王」,所以制度設計不完善,認為人生性善良。然而高度的道德自律和良知的自覺以及形成的儒家禮教殘害了無數人。魯迅的孔乙己,祥林嫂、也就體現這一點。

另外,西方崇尚「智」,即方法。追求科學的知識。所以蘇格拉底就說:「知識是最高的善」,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等這些一大批關於知識的名言。

東方崇尚「慧」,即方向。所以我們歷來講究「明心見性」。注重對宇宙人生的內向反思,「靜能生慧」,也關注理想人格,追求人生境界。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道:「我們的文明顯著長處在於科學的方法,中國文明的長處則在於對人生歸宿的合理解釋」,所以,中國幾乎是精神文明,西方是物質文明。當然這也導致很多問題,

征服性格是一把雙刃劍。西方出現了歷史上第一、二、次工業革命,也出現了第一、第二世界大戰。精神文明可以說是出現了很大危機,馬克思在1868年發表了《共產黨宣言》,也發表了《資本論》批評資本主義社會。法國革命、獨立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等都發生在18到19世紀。但精神遠遠趕不上客觀世界的極大變化,後現代主義大行其道,艾略特的《荒原》,薩特的《禁閉》,體現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孤獨、焦慮、荒漠、荒誕......這些冷冰冰的辭彙幾乎籠罩了西方。而東方則在鴉片戰爭後,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大門,才認識到自己的技術、物質層面遠遠落後別人。所以提出洋務運動,「師夷技長以制夷」。但中國的認知實在太弱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遠遠不是技術的原因,是政治制度的問題。幸好,我們從無數次的革命、(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認識到這一點。從蘇聯老大哥學習,學習馬克思的方法論等才改變貧窮 落後的中國。一步步直到新中國成立,建立了新的制度。

此外,西方文化是以知識論立場去追求真善美的,中國文化把學習,知識當做完善人格的步驟,目的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幾乎一切目的是「成人」和「為人」。從不是「有為」和『成事』。

所以,幾乎毫不誇張地講,中國喜歡搞「虛」,也就是喜歡搞精神。傾向於人文。西方喜歡搞『實』。也就是說喜歡搞邏輯。傾向於科學。這也是西方哲學實在論的一方面反映。在藝術和審美創造上則體現審美創造追求意境,中國文人的繪畫的四大君子是人格清高的體現。文學上,在清代,大興文字獄,文人稍不小心就會被殺頭,文人不敢說真話,只能轉向抒發自己內心世界。主體的能動性非常差。為封建統治、為社會服務。

強調反映主體內心世界。一個是寫『意』,西方有透視、解剖知識,建立素描,強調反映真實客觀世界。一個是寫『實』。文學上,現實主義文學在西方發展迅速、果戈里、普希金、狄更斯、福樓拜等一大批現實主義作家紛紛出現。在這裡,主體的能動性極大發展。為個體服務。

建築上,中國園林建築藝術世界享有盛名,追求意境的語文美。西方建築藝術古羅馬『古希臘達到頂峰。追求黃金比例的數學美。

再次,由於漢語的模糊、綜合性,導致思維模糊,綜合,所以哲學上反映是有機的世界觀,不喜歡對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研究,致力於直覺和整體感悟。所以文化母體是綜合的,文史哲不分家,《道德經》既是文學經典,又是哲學經典。回答「應當」如何的問題,人文價值構成人文文化的內核,提供絕對和無限的視野。

西方語言是帶有很大的邏輯、緊密性,所以哲學上是問題基本回答「是什麼」的問題?比如蘇格拉底問的「正義是什麼?」等這些問題。理性構成西方科學文化的內涵,它是客觀的。是邏輯的,是精確的。提供相對和有限的視野。愛因斯坦指出:「科學作為實際知識,只是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科學不能打開『應當是什麼』」的大門。

三,總結

東西方文化互補乃是未來哲學的發展方向,科學與人文的互補將是我們得以前進的動力。


推薦閱讀:

Part iv-27:1.3.3 道之妙,若水——第5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書籍選擇邏輯: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的方法論
勃學的可能發展路徑
《解讀約伯記》【轉】
理性,人性與社會

TAG:哲學 | 東西方文化 | 文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