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建盞之五,盞之不同
來自專欄 茶與器
無論你喜好什麼,追求道是永恆的。對於這些器物,樂在其中或問道長久,你的理解和懂得別人的時候也是不斷在進行自我認知和沉澱的過程。建盞千百年,無數的師傅與龍窯造化,為的就是追求這神來之筆而前仆後繼。
從古至今,建盞的燒制全憑經驗和運氣,因其胎、釉、溫度、氣氛的制約,因其不可控制的物理化學變化因素,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無法破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完全掌控建盞晶體變化與歸宿。追求建盞的科學規律和藝術魅力仍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我們只能靠緣分來釋懷這消失的宋代遺韻。
對話建盞,有實物在手求而知之,如窯爐里變幻莫測的氛圍,一切都在極窄的溫度區間、時間和空間內瞬間完成,豁然開朗,皆為氧化還原的歸宿。
在建盞的燒制過程中,有兩種燒制方法,分別叫做氧化燒和還原燒。建盞的燒制主要是以鐵元素做著色劑,因為鐵元素在不同情況下呈現不同的顏色,形成了褐兔毫(氧化燒),銀兔毫、油滴(還原燒)。目前市場上流通著很多氧化燒的天目系,釉色也很豐富,受到許多朋友的喜愛。這種在窯中保持持續不斷的空氣進入,不同配方的釉料,在一定窯火溫度下,燒制時就是將釉、胎部分物質燒至熔化,熔合在一起,產生的色彩或晶體物質,就是氧化燒。還原燒,就是在燒制的過程中窯內的氧氣極度稀缺,窯火從胎土與釉水中吸取氧元素,在窯火、氣氛與氣候等因素不可控的變化還原中產生多彩或如玻璃般的結晶釉的過程。
兔毫盞來說,當燒到一定溫度(1300℃左右)的時候,釉層流動把鐵離子或鐵質元素物質拖帶成條紋狀,氧化或還原程度就不同,析出不同形態和色彩的一排排赤鐵礦小晶體,好比水中的魚草,在水淺處魚草會被頂出水面,在水深處就沉在水中。宋徽宗對兔毫盞有著獨道的見解,「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如龍窯燒制,溫度極難控制,忽上忽下,建盞斑紋,不僅色彩很不穩定,同時會危及斑紋的形態,影響到斑紋的大小、長短、厚薄、邊界、清晰度、沉浮、鏡面與否等諸多問題。特別是銀藍色毫的晶體斑紋,更處於稍縱即逝的狀態,如老子之言,「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油滴盞來說,在特定溫度的物理化學條件下,釉開始液相分離,在重力與張力等作用下,鐵離子析出易浮在釉表面層,隨著物理化學變化浮萍機理過程的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鐵離子越來越多,這些富鐵離子形成的液相團隨氛圍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鐵離子包裹團,隨著溫度氛圍的變化,在還原過程中三價鐵變二價鐵,二價鐵極易還原至釉中,包裹團中鐵氧化物瞬間析晶,這種不可控制、不穩定的狀態,直接影響到晶體斑紋的的方向、形態、狀態、比例和色彩,形成不同形狀、不同色彩的類環形、圓形如環狀、珠狀的類油滴結晶釉。如金油滴、藍銀油滴、褐油滴等。宋僧惠洪說:「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斑中吸春露。」就表達了對油滴盞精妙與實用體驗的讚歎。
曜變盞是瓷器中最為珍貴的,其七彩奪目,釉下一次高溫燒成的曜斑結晶,在陽光和一定溫度條件下會閃耀出七彩光暈,隨著光線角度不同,光環的顏色大小會變幻不定,視覺效果千變萬化,神奇無度的晶體斑紋有「無一物中無盡藏」的境界,異常絢麗,妙不可言。目前此孤品曜變建盞收藏於日本東京靜嘉堂。
建盞獨一無二,天然偶得,「浮屠三生」的微觀之器, 正如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一樣,物質若隱若現,需要你的真實的感受,找到你的自在。
推薦閱讀:
※瓷罐里裝著母親對女兒最美的寄託
※【大策略精選】內生外延共促業績增長 適時發展下游產業
※景德鎮出產的陶土不會用盡嗎?
※請問雍正粉彩的特點?
※科普:究竟什麼是曜變?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