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路分析的發展(一)
來自專欄 社會網路分析
構成當代社會網路分析的研究路數是非常多樣的,主流學術傳統主要有三個:
社會計量學者,他們研究小群體,利用圖論法推進了很多技術發展;
1930年代的學者研究了人際關係的模式和「派系」的生成;
人類學家基於這兩種傳統,考察了部落和鄉村社會的「社區」關係結構。
在1930年代,受沃爾夫岡科勒的「格式塔」理論的影響,一群德裔美國學者開始了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這一工作促成了大量有關社群圖和「群體動力學」問題的研究。他們利用實驗室的實驗法或類似實驗法的個案研究考察了群體結構,談久了群體結構對信息和觀念在群體中流動的影響。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致力於推進英國社會學人類學家拉德克里夫·布朗的一些思想。他們在工廠和社區研究方面產生了很多重要成果,這些成果強調了社會系統中非正式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在曼徹斯特大學,有一類研究重點分析衝突和矛盾,用這一思想研究非洲的部落社會,稍後研究了英國的鄉村和城鎮。在眾多學者努力下,到1960年代,社會網路分析才在方法論的完善方面有了最終的突破。在哈佛大學,哈里森·懷特開始擴展對社會結構的數學基礎的研究,把北美前輩的諸多洞見鍛造綜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綜合,並由他的笛子發揚光大。
圖1 社會網路分析的學統
社會計量分析和圖論
1930年代初,許多重要的格式塔理論家從納粹德國逃亡到美國,其中庫爾特·盧因,雅各布·莫雷諾和弗里茨·海德是受格式塔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的註明倡導者。盧因在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後來搬到了密歇根。這個中心關注所謂的「群體動力學」,成為研究社會觀念和群體結構的重陣。另一方面,莫雷諾探討了是否可能應用心理療法來揭示擇友的結構。他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實驗法、控制觀察法和問卷法,致力於探索如下問題:人們的群體關係在哪些方面為他們的行動,進而為他們的個人心理發展既施加限制,又提供機會。在莫雷諾的著述中,他考察了精神健康與他所說的「社會構型」的結構性質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這些構型是由人們參與其中的人際選擇、吸引、厭惡、友誼以及其他關係等具體的模式帶來的結果,這些模式也是大規模的「社會聚合」得以維持和再生產的基礎。
莫雷諾的主要創造是發明了「社群圖」,用它來表達社會構型的形式特徵。他認為,這些構型可用類似於空間幾何的圖來表示,即用「點」代表個體,「線」代表個體之間的社會關係。對於莫雷諾來說,社會構型具有明確的、可區分的結構,研究者將這些結構繪製成社群圖,從而對諸多渠道進行可視化處理,例如人們之間如何傳遞信息,如何相互影響。莫雷諾認為,構建的社群圖可以幫助研究者區分出領導者和孤立者,揭示出不對稱性和互惠性,展示關聯的渠道。
盧因認為群體行為是由群體所處的社會力量場域決定的,社會群體存在一個場中,場是由群體及其周圍環境構成的社會「空間」。對群體成員起作用的環境是感知之境,就是符號互動論傳統中的學者所說的「情境定義」,其社會意義是群體成員在對其行動所處的情境有諸多感知和經驗的基礎上構建出來的。因此,群體及其環境就成為單個關係場中的要素。盧因認為這個社會空間的結構性質可以利用拓撲學和集合論的數學技術來分析。拓撲學研究把社會看成是由路徑(paths)連著的點(points)構成的。如在社群圖中,點代表個體、個體的目標或者行動等,而路徑表示連接他們的互動或因果序列。
由海德倡導的另外一支認知心理學也為群體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最初關注對態度和知覺進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尤其關注一個人對待他人的各種態度如何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心理平衡取決於個體擁有的各種態度互不矛盾。海德尤其關注人際關係的平衡,關注針對其他人的各種態度的一致或者不一致。海德認為,就最簡單的情況而言,態度可分為積極態度和消極態度。當態度的符號都是積極的或者都是消極的時候,各個態度之間就存在平衡。例如,A喜歡B,B喜歡C,那麼,只有當A喜歡C時才能達到平衡,因為此時所有的態度都是積極的。
在平衡或不平衡概念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考察圖的結構均衡問題。如圖2中(1)所示,A和B,A和C,B和C之間相互都有一個積極的關係,因此改圖是均衡結構的。在(2)中,A和B,B和C相互之間是積極的,而A和C相互之間是消極的,因而改圖是非均衡結構的。在(3)中A和B是積極的,而B和C是消極的,A和C是消極的才能使改圖達到均衡結構。
圖2 均衡結構和非均衡結構
在一個非平衡的網路中,每一個節點都處於同樣的張力之中,因而都會試圖化解所體驗的張力。因此,群體關係處於動態流動之中,最終將出現均衡態——這源自節點之間的行動和妥協。
推薦閱讀:
※好友分享的新聞是否更易讓你輕信?
※手機先吃?
※閱讀筆記:社交網路長什麼樣?
※Community detection using boundary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閱讀筆記
※這些生活常識,你肯定不知道!
TAG: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