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這些你也能改變別人的態度
來自專欄 管理學手記
前言:本文是小編根據自己學完《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第7講內容後的學習感悟整理而成。全文約1600字,大約需要閱讀4分鐘。
上篇文章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霍桑實驗」帶給我們的啟示——員工的情緒和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的共同利益才是決定生產效率最核心的東西。你應該知道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與人打交道,要提高管理能力,你就要去多了解人和了解人的行為。今天我們接著「人與行為」這個模塊來聊聊認知不協調中蘊含的秘密,學會這些也許你也能改變他人的態度哦,讓你的管理能力更進一步。
什麼是認知不協調?
認知不協調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於1957年提出的一種社會認知論。認知不協調告訴我們:人的看法、觀點和信念會影響人的行為;同時,人的看法、觀點和信念也會被人的行為改變,人們在作出了某種行為之後,往往會修改自己的思想,以使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一致,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表裡如一」或者「言行一致」的人。
這些觀點與王陽明老先生提的「知行合一」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知行合一需要人修鍊到了很高的境界才能做到,他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實際上很多人處在知行不合一的狀態。也就是說認知不協調是人固有的天性,人會努力去改變認知不協調的狀態,然而,每個人都有天然的局限性,所以,你會發現有「知」不一定有「行」。
有「知」不一定有「行」
聽過一句話吧,「聽了那麼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認知」屬於主觀世界的東西,在主觀世界裡不會有太多條框和束縛來限制你,你可以在某件事上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保持自己獨有的觀念,不會影響外部世界。所以,你會認定為人要誠實、不撒謊;你會同意只要認真努力、與人為善就會前程似錦。
但是,「行為」卻是要落在客觀現實社會,在現實社會中會有很複雜的社會關係,你的行為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同時,現實世界中的人都會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會具有自以為是、妒忌、羨慕、恨、懶惰等普遍情感。你會發現有時候不得不撒謊,而且好像也沒什麼道德負擔;你已經很努力了,可還是混得不夠好。最重要的是這些局限性常常會讓你在知行不一的時候以為自己已經知行合一了。於是就有了有「知」不一定有「行」
回到管理這個點上來,你會發現很多領導都是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卻做不到的事情,並且他自己並不覺得自己沒做到,他們會認為自己做到了,而且做得相當好。也是屬於典型的認知不協調,有認知,卻沒有外界公認的應用該有的行為。所以,在今後的管理工作中,你在給下屬安排工作、強調工作紀律時,是否反問一下自己有沒有陷入認知不協調中去,不要成為員工眼中討厭的領導者。
改變行為可以改變認知
我們前面介紹認知不協調時說到:「人們在作出了某種行為之後,往往會修改自己的思想,以使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一致,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表裡如一」或者「言行一致」的人」。請試著回憶一下,在你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很多心理學研究表明,這是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心理現象。
讀過《影響力》這本書的朋友們應該記得書中介紹的一個原理:「承諾和一致原理——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同時也顯得一致的願望」。講的也是這個道理。這也就說明通過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是可以改變這個人的認知、觀念和態度的。
其實我們生活很多這樣的案例。例如:在賭馬場上,相對於尚未下注的人,那些已經為他們所挑選的馬匹下注的人,更相信他們投注的馬會最終獲勝。買了一隻股票後,你總是認為它會漲,希望他漲。
所以,如何改變他人的態度?
1.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形成對某個事件的積極態度,那麼就引導他,使他致力於得到這個事物。
2.如果你希望他對某種錯誤行為的道德判斷更強硬,那麼就引誘他,但不足以使他做出這一行為。
因為,認知不協調理論告訴我們:當人們為一件事情付出得越多,他們就越認為這件事情有價值,而且越有壓力為這件事情繼續付出。為了保持一致性,人們常常不得不去改變他們的信念,使之與行為一致。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會扭曲或者「忘卻」他們原有的信念。
更多文章請關注「管理學手記」微信公眾號:guanlixueshouji
推薦閱讀:
※怎樣把工作變成一種修行,別辜負了!
※今天找工作還要看你的星座和血型的套路,原來古代早有了!
※什麼是同事打死都不會跟你說的「職場套路」?[思考]
※職場丨怎麼處理和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一個酒店小白的職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