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帶你讀懂歐洲史

一張圖帶你讀懂歐洲史

不要慌張,小眾閱讀一直都不是標題黨。

請看圖的左上方,希臘人搶佔愛琴海。

在這之前,愛琴海上面生活著的是腓尼基人,後來愛琴海人來了,腓尼基人也就只好撤退。沒過多久,一直住在愛琴海人隔壁的希臘人,覺得愛琴海人的生活貌似不錯,於是越過土牆搶佔了愛琴海。

至此,歐洲史拉開帷幕。

希臘人在愛琴海(不自覺地)建立了城邦,開始了城邦制的生活,而呂底亞作為希臘的殖民地,在受到了波斯的騷擾之後,向希臘發出了求援信號。

於是希臘和波斯之間展開了著名的波斯戰爭。

還記得馬拉松的開創者費迪普蒂斯嗎?當時馬拉松村受到攻擊,雅典派兵支援的同時也派了飛毛腿費迪普蒂斯前去斯巴達請求支援。不幸的是,斯巴達出於對雅典的嫉妒而拒絕施與援手,其他城邦也紛紛效仿斯巴達見死不救,唯有普拉提亞派出了一千士兵前去救援。

公元490年9月12日這天,雅典統帥米爾泰底率領士兵日夜奮戰,最終擊退波斯。

而雅典則在高牆之上遙望遠處被戰火點亮的天空,焦急的等待戰鬥的結果。

費迪普蒂斯帶,這位古希臘男子人皆效仿的英雄,僅說了一句話便無力的倒下。

我們勝利了。

匆匆看過波斯戰爭之後,目光隨我放到下一點。

雅典VS斯巴達

這兩個都是希臘的城邦,並不是兩個國家。

至於兩者之間的衝突要從打跑了波斯之後說起。

斯巴達是一個尚武的城邦,他們既嫉妒雅典的高貴與智慧,由打心底的厭惡他們整日吟遊的作風,於是居住于山林里的斯巴達決定取代雅典,最終發起了戰爭,一打就是四十年。

而雅典人不尚武力,雖然對斯巴達有所防禦,可還是抵擋不住斯巴達強勢進攻,並且在戰爭進行到第三年的時候,雅典偉大的領導伯里克利死於席捲雅典的瘟疫,而雅典則落入了昏庸無道者之手。

再往下看。

雅典和斯巴達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馬其頓菲利普國王實在看不下去了。

菲利普國王一直愛慕希臘文化,他無法繼續忍受如此優秀的民族把精力都耗在無畏的戰爭之上,於是自命希臘首領,去討伐波斯,回敬當年波斯火燒雅典之仇。可惜還沒有出征就被人謀殺了。

(這一點在下有疑問,倘若菲利普真是愛慕希臘文化,而雅典又是希臘文化的正統,為何不出兵援助雅典,反而出兵商討五十年前波斯火燒雅典之仇?這是一個帝王為一統天下而出兵的幌子,還是那個時代氛圍下的人當真仁義至上?中國也曾有過這樣一段時期,春秋戰國。)

這個重任就落到了他的兒子身上——亞歷山大大帝。

他的老師是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亞里士多德。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先是滅掉了希臘商人的老對頭腓尼基人,然後征服了埃及,尼羅河谷居民甚至把他當做法老來崇拜,他不僅打敗了波斯,甚至滅掉了整個波斯帝國,直到打到了喜馬拉雅山腳才停下了步伐。

在此,中國人民得感謝喜馬拉雅山。

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一個唯一一個能夠與後來的羅馬帝國相媲美的馬其頓帝國之後,要求所有人放下兵戈,全都去學習希臘文化,使用希臘語。

這一舉措,簡直震驚世界。

但是由此看來,菲利普國王不僅僅是要師出有名,也是真真的愛慕希臘文化。相信了解過歐洲史的朋友一定知道,整個歐洲幾乎是活在希臘的「陰影」之下的,不管後來又出現了哪些政權,都視希臘文化為正統,無不在爭先效仿希臘精神。

希臘的城邦制是亡了,但是它的影響早已超出了時間可空間的限制。

看到後面你就會知道這種文化有多麼的「可怕」,它頑強的生命力使其在戰亂當中恰似風中之燭,幾經殘滅,最終卻越燒越旺。

銘記這位偉大的人物——亞歷山大大帝。

不做過多停留,繼續往下看。

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帝國開始分裂。

然後羅馬人來了,統一了分裂出的西亞和埃及,建立羅馬,此處還不敢妄斷羅馬的性質,往後看便知原因。

羅馬穩定了之後,發現地中海有發展的前途,準備建造船隻開展海上貿易。

一直掌控非洲大部分海域的迦太基人自然產生了恐慌,派人前去打聽消息的真實性,以捍衛他們在地中海以西的特權地位。

粗略的來講,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拉開了帷幕,如圖所見,迦太基派出了得力戰將漢尼拔將軍,而羅馬這邊迎戰的是古羅馬的名門貴族西庇阿家族的大西庇阿,該家族代代出名將。

雙方一戰就是二十四年,使稱第一次布匿戰爭。在邁利戰役當中,迦太基戰敗,西西里納入羅馬「帝國」版圖。(注意引號)

後來哈米爾卡爾的兒子漢尼拔帶領五萬士兵,九千騎兵,37頭軍用大象翻過阿爾卑斯山擊敗了老西庇阿。

漢尼拔自稱是「解放羅馬奴役的救星」,然而除了卡普亞和錫拉庫薩之外,其餘的省份對於這位自作多情的救星並不領情,任然效忠於羅馬,漢尼拔反而成了大家抵制的對象。

儘管他一直戰無不勝,現在反而成了自己領地的囚徒。在大西庇阿殺掉前來營救漢尼拔的哈斯德魯巴之後,漢尼拔徹底絕望,開始逃亡之旅,最後於BC190年服毒自盡。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之前我提到羅馬,一直都含糊其詞,對於其屬性不管妄加判斷。

因為羅馬剛開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村落,然後是一個國家,為了自衛,開始號召一些國家加入羅馬共和國,後來這個共合體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當人們醒悟過來之時才發現,原來羅馬已經如此強大了。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的興起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它的滅亡亦是如此。儘管史書上說476年12月31日,羅馬帝國亡,此刻進入中世紀。

但是你要知道,羅馬真正的滅亡,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時刻,反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對後來種種的影響不可忽略。

正因如此,羅馬的性質也並不是從某個時刻起就是城邦、村落、共和國或者帝國。

縱觀整個歷史進程,也並不是從某個時刻起中世紀就滅亡,然後就開始了文藝復興的,中間一定有某個時刻是承上啟下的。

所以,我們要辯證的來看一些時間節點。

有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們繼續往下看。

羅馬共和國縱橫世界,戰爭消停了之後,當年從征的羅馬農名回到家卻發現當年的家園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然而他們辛勤種出的糧食還要面臨那些大地主的低價競爭,於是這批農民越來越窮,漸漸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搬到城外的郊區居住,並且成為了城邦的安全隱患。

還記得戰敗漢尼拔的大西庇阿嗎?他的女兒也就是科內莉亞的兩個兒子提比略和蓋約。

這兩個人為了給這些貧民謀福利,一位在進入議會廳時遇刺身亡,另一位也死於謀殺。

在這兩位之後,因羅馬元老院聽說黑海沿岸有人在重建亞歷山大帝國,急需年輕有為的人去征討。

此時出現了兩個人,分別是蘇拉和蓋約。

蘇拉是富人推選出來的,相當於地主們的首領。而馬略則是自由人心目中的偶像。

最終蘇拉當選,前去亞洲打敗了米特拉達特斯。早已在非洲等候多時的馬略聽說蘇拉去了亞洲,立即趕回義大利,召集了一批對現狀不滿的烏合之眾殺進元老院,經過兩周瘋狂的屠殺滅掉了敵對成員,成功當選執政官的馬略居然由於亢奮過度而猝死。

所以,要想當領導人,不僅僅要殺伐果斷,有勇有謀,最重要的還是要心態好。

調侃一下而已,但是歷史有時真的令人冷俊不禁。

至於蘇拉,上圖。

蘇拉死後,他的好友龐培正式上線。

接手了蘇拉的政權和任務,徹底收拾了米特拉達特斯之後,成為了全羅馬最受歡迎的人。後來龐培建立了「執政官三人組」,也就是龐培、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克拉蘇。

在下的夢中情人凱撒終於出場了,必須給全名。

至於凱撒當年到底有多厲害。我引用一段原文。

「至於凱撒,他是三人當中能力最卓越的一個,他意識到自己想要成為公眾心目中的英雄還需要建立更多的軍工。於是他翻過阿爾卑斯山征服了現在的法國,然後又在萊茵河上建起了一座木橋,入侵了河對岸的條頓人。最後他率領艦隊來到了英格蘭。天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他突然被迫返回義大利的話,他還會去哪兒?」

至於凱撒突然返回的原因是聽說龐培被任命為終身獨裁官,那我這麼多仗不是白打了嗎?從此成為一名無用的「退休軍官」。於是凱撒立馬趕回義大利,龐培穿過地中海逃到了埃及,剛一下船就被埃及國王托勒密下令殺掉了。而凱撒追到此處也受到了埃及人的伏擊,而此時,埃及艦隊起火,火勢蔓延燒掉了坐落在岸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可惜。

而凱撒繼續向埃及進攻,把埃及士兵趕到了尼羅河,淹死了托勒密,改立他的妹妹克婁巴特拉為新任女王,設內閣。

此時,米特拉達特斯的兒子法納西斯要給他老子報仇,討伐羅馬。於是凱撒揮師向北,五天,滅了法納西斯。

並且留下了那句著名的:「Veni,vidi,vici.」

我來了,我看過了,我征服了。

就這一句話作為發往羅馬的捷報。

多麼的意氣風發,多麼的不可一世,真真為此間的少年。

回到埃及之後,凱撒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埃及女王,他親自立的女王,克婁巴特拉。

當然,凱撒作為改革者也為平民做了很多,允許自由人加入元老院,恢復羅馬古老的傳統,授予那些外省人公民資格等等。最終受到了當權階級的謀殺,羅馬在此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

不要怕,這時候,凱撒的侄孫屋大維出現了,同時還有凱撒的前任秘書安東尼(所以當秘書也挺好。)

而安東尼也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克婁巴特拉,去了埃及。當時幾乎所有的羅馬將軍都拜倒在這位女王的石榴裙下。

而屋大維則留在了羅馬。後來兩者之間爆發戰爭,安東尼自殺,克婁巴特拉在發現屋大維對她不感興趣之後也自殺身亡。

至於屋大維,上圖。

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

到底是別人提出,還是別人順(當權者)意而為?

一個人,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性質。

我想到了中國的兩個人,簡單提一下。

一個是曹操,至死都沒有正真意義上的稱帝,都是曹丕稱帝之後追封的。不管他是出於對漢室「正統」心存愧疚,或是和屋大維一樣,是個聰明人,握實權即可。正統之所以打引號,你一定得明白,歷史是順其自然的,沒有誰真正的是天下正統。

再講一點就是,老子有句話「大仁不仁」,通常大家能讀懂表面意思,也就是大的仁義需要一些看似不仁義的行為才能施行,比如秦始皇統一天下,打的是大仁不仁的口號。說是統一了之後就避免了許多戰爭。

說這番話的人是沒有認真讀歷史的,或者說只讀了皮毛,東拿一點,西撿一點,就開始吹噓。

學東西一定得系統,雖然耗時,但受益無窮。

想想秦之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誰能說統一了就是「為天下人著想」呢?

這個「大仁」不過是政治家為自己的「不仁」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有時候這些思想家不過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就算不想為政治服務,但是由於政治需要它來服務博一個師出有名,都會扭曲本意。

就拿孔子來說,這是眾多思想領袖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聲稱自己見過異象的人。當中包括摩西、羅斯亞德、佛陀、耶穌、穆罕默德,都聲稱自己見過異象。

在此打住,賣個關子,下期解答。

後面的歷史我就按個快進鍵。

屋大維死後,羅馬帝國漸漸開始走下坡路,更朝換代只迅速,只要有錢買通禁衛軍,便可謀反。

最後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另立新都,選擇了拜占庭,於是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

這位君士坦丁大帝還幹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在某次戰爭當中,眼見生死存亡千鈞一髮,絕望之餘這位帝王突然想起了人人都在談論的某位亞洲神祗。

於是發誓,戰爭得勝,改信基督。

如願以償,君士坦丁大帝受了洗禮,基督教正式得到承認。

需要注意一點的就是,不管是宗教還是藝術,都是與歷史平行發展的,篇幅有限,此文只是粗略提及。

精彩之處猶如在歐洲史正式拉開帷幕之前,希伯來人困在沙漠當中,摩西山頂立下摩西十誡,是猶太人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崇拜單一神靈的民族。

君士坦丁大帝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於東於西平分了羅馬。弟弟留在了君士坦丁堡,而哥哥則佔據了西羅馬,後來西羅馬受到了日耳曼僱傭兵團的指揮官奧多亞克「有禮貌卻有效的逼迫」西羅馬最後一位皇帝奧古斯都路斯退位。

放在中國,就叫逼宮自立。

東哥特王國國王西奧多克里謀殺這位指揮官,並且在西羅馬建立了哥特王國。

而東羅馬,雖稱為羅馬,可希臘語漸漸取代了羅馬語,希臘文化漸漸主導羅馬文化。

歷史這樣繞了一大圈,當希臘滅亡之後,希臘文化卻倔強的生存了下來,雖然和早期的希臘精神有所區別,但其生命力之頑強,令人驚嘆。

最後我想以一段原文來結尾。

「此時距離羅馬建國已經753年了。正當屋大維坐在巴拉丁山上的宮殿里忙於處理政務的時候,在千里之外的敘利亞,木匠約瑟夫和馬利亞的幼子剛剛誕生於伯利恆的馬廄之中。

命運的安排真是深不可測。

若干年後,生與皇宮的人和生於馬廄的人之間將會一爭高下。

貧者勝。」

後記:文章篇幅限制,忍痛割愛捨去了歐洲史前的兩大文明中心的發展。一個是埃及尼羅河,另一個則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並且,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是一筆帶過。

希望我的這篇短短的引述能夠在勾起你閱讀此書的慾望的同時,為你提供了一點點歐洲史的知識。

接下來,教會的興起、十字軍東征、穆罕默德創伊斯蘭教、騎士制度、中世紀、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的改革與戰爭、英國大革命,俄國、普魯士的崛起,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神聖同盟、民族獨立.......

一切都在向我們靠攏,咱們下周見。

Ps:乾貨上完發現沒有餘地談感想了,只好留在個人分享當中下次談。一句話,讀歷史很重要。

若有紕漏筆誤,不吝雅正。

任何形式轉載@copyright微信公眾號小眾閱讀。

關注公眾號提高閱讀體驗


推薦閱讀:

一句話總結投資巨著《漫步華爾街》的精髓
霍金經典作品全五冊 | 霍金預言 | 黑洞不是黑的、大設計、果殼中的宇宙、我的簡史、 時間簡史 mobi
《必然》凱文凱利 (10)
札記與隨想:讀《看不見的城市》
稻盛和夫:成功的真諦

TAG:歐洲歷史 | 閱讀分享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