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來自專欄 書願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這裡說的並不是父母是什麼樣,子女就是什麼樣,而是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和素質,一般地,子女就會有什麼樣的習慣和素質,從、而對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的影響。

其實,與其說孩子的習慣和素質需要外來刻意的培養,不如說是孩子受外在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主動做出改變。古人在《大學》里早就說過: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人從小就有學習和認知的本性,孩子會觀察成年人的思考行為模式,然後去形成自己的方式,那麼孩子所接觸到的一切人和物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想讓孩子不抽煙,自己就不要抽,想讓孩子不搓麻將,自己就不要玩兒,其實這些道理古人早就說了,這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么!很多父母恰恰沒有做好這個榜樣,這可不是君子所為啊!但並不是說想讓孩子成為科學家,你自己就要變成科學家,這是條件所不允許的,而是說你最好能影響和引導孩子朝那個方向走。

您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讀書、熱愛學習的習慣嗎?那您就自己先養成這個習慣,每天回家孩子都能看到您在津津有味兒地讀書,並且飯桌變成了討論知識的平台,一家人其樂融融地探討著歷史、文化等有趣兒的知識,我相信不用您逼,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讀書的樂趣,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自覺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

不管您愛不愛看書,只要想讓孩子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就一定要以身示範,引導孩子,就像《大學》所說: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什麼意思呢?如果一國之君對臣民所下的命令和他自己的行為相反,人民是不會遵從的,教育孩子是不是一個道理呢?

相反,同樣是這個例子,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做法卻是:苦口婆心地勸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啊!不讀書將來沒出息、上不了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沒對象……(此處略去100字),然後孩子不聽話就去逼迫他讀書學習。

請問孩子剛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他們的心智剛剛打開,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各種觀才剛開始形成,他會知道父母所謂的上大學、找工作有多重要嗎?孩子沒有成年人那麼長遠的眼光,如此苦口婆心的勸導和逼迫,非但不會讓孩子愛上讀書,反而會讓他討厭讀書。其一父母所說的好處在孩子看來絲毫感受不到,他甚至可能會認為自己的父母在害他,因為別的孩子在快樂地自由自在地玩兒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卻在逼自己看書學習,去實現在他眼中狗屁不是,在父母眼中卻是爭分奪秒的事情;其二他會把父母的勸說和逼迫當成嘮叨,漸漸地把對父母的話的厭煩轉移到對讀書學習這件事本身上,一提起讀書學習,他就會想起自己被父母教育的痛苦和無奈,從此這個孩子再也不會愛上讀書學習了,所以,苦口婆心地勸說和逼迫看起來是在幫孩子,可實際上卻是好心辦了壞事。

跟孩子講那些成年人的大道理,他可能表面上能聽個大概,但深遠的意義他是不會明白的,因此很多父母給孩子講的那些道理,孩子其實根本沒聽進去,更不用說主動去做了,孩子反倒認為你很磨叨,恨不得趕緊脫離你的束縛,用勸說和逼迫的手段只能維持物理現狀,也許孩子坐在那裡假裝看書,而心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個世界去嘍!

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單純,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讓自己快樂的事兒。為什麼現在物質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教育條件也有很大改善,更好的書、優質的資源等等,這些以前沒有的條件現在都是實現了,而很多孩子卻不快樂呢?還不是因為上面所說的父母的勸說和逼迫所導致的么!而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那些父母所勸說和逼迫孩子去做的那些事情變成他們想做的,如何才能變成他們想做的?小品里的趙大叔已經用他高超的忽悠技巧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那就是引導范偉自己主動去找那個輪椅。也就是說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如果父母成天捧著一本書,讀的如痴如醉,孩子受這種耳濡目染的影響,他不想變成一個愛看書的人都難!

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手段並不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和被動的逼迫,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引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首先做出表率,讓孩子感受到樂趣,把他們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變成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看來,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父母」!不是拼父母能給孩子多少財富,而是拼父母能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搜索微信公眾號:湧現,或qq公眾號:書願,每天輕鬆漲點兒小姿勢!每天和我一起寫下自己的讀書所得,日積月累,量變產生質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


推薦閱讀:

對於職場中的「關係戶」你怎麼看待?
哪些行業、工作拼爹的現象比較少?
如何看待血色浪漫里奎勇和鍾躍民說的話:「爹什麼樣這孩子怎麼蹦蹬也逃不出這個圈子?」
拼爹時代父母對兒女鋪路會對兒女有什麼負面影響?
我國古代、近現代有哪些名人及事件與「拼爹」有關?

TAG:兒童教育 | 父母與孩子 | 拼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