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三大原則,助你搭建具有邏輯性的表達結構

金字塔的三大原則,助你搭建具有邏輯性的表達結構

來自專欄 思維導圖

這篇文章,我們先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金字塔的三大原則,再結合前兩天我在兩篇文章里提到的兩個案例,來進行如何構建邏輯性表達的解讀,以便能夠讓大家更好地運用到我們的表達中,達到更好的傳遞信息的效果。

金字塔三大原則:

1、 縱向:結構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2、 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

3、 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邏輯順序組織。

我們先說第一大原則:結構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第一個案例——「採購」案例解讀:

(圖一)

(圖二)

在採購這個案例中,圖一中的「蛋奶食品」、「水果」、「蔬菜」,這三個同一層次上的思想,都做到了對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但是圖二中的「液態食品」、「固態食品」、「果蔬」、「蛋類食品」,這四個同一層次上的思想當中,有一個不能做到對下一層次思想進行概括,就是「固態食品」,因為像「果蔬」、「蛋類食品」里的東西,也都是屬於固態的,但是並沒有被歸類到「固態食品」這個思想下面。

第二個案例——「禮儀」案例解讀:

(圖三)

經過圖右調整後的禮儀課程大綱,由原來的八篇變為了四篇。

而這四篇中的第二篇「職場禮儀」,第三篇「社交禮儀」,都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而不是像原來的大綱一樣,下一層次的思想分散在不同的篇章里。

我們再看第二大原則: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

第一個案例——「採購」案例解讀:

圖一中「蛋奶食品」、「水果」、「蔬菜」這組思想,是屬於同一邏輯範疇的,因為都是從事物的「屬性」角度來進行劃分。

但是圖二中的「液態食品」、「固態食品」、「果蔬」、「蛋類食品」這組思想,就不屬於同一邏輯範疇,因為「液態食品」和「固態食品」是按照事物的「形態」來進行劃分,而「果蔬」、「蛋類食品」則是按照事物的「屬性」來進行劃分,劃分的邏輯依據是不一致的。

第二個案例——「禮儀」案例解讀:

圖三左側的原大綱,很難找出八個篇章這麼安排的邏輯依據,但是轉換後的圖片右側,邏輯依據源於在我們向別人介紹一樣東西時,先從介紹認識開始,然後分「職場禮儀」和「社交禮儀」展開介紹,每類禮儀介紹里,再進行內容的細分,最後基於「溝通禮儀」的特殊性,再單獨拿出開進行介紹。

當然,如果要區分「職場溝通禮儀」和「社交溝通禮儀」,是可以把「溝通禮儀」分別放置在「職場禮儀」篇章和「社交禮儀」篇章裡面的。

我們最後看第三大原則: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邏輯順序組織。

第一個案例——「採購」案例解讀:

在「採購」主題下面的第二級和第三級內容,都是按照「空間順序」的邏輯進行組織的。

第二個案例——「禮儀」案例解讀:

在圖三左側的原「禮儀」大綱中,我們可以看到八篇內容的排序,基本找不到順序安排的邏輯性。

經過轉換後的四篇內容,第一篇首先從認識某個事物開始,然後第二和第三篇分別闡述不同場合中禮儀的使用,最後第四篇單獨把「溝通禮儀」拿出來闡述。基本上這一層級是按照先時間後空間的順序來進行安排。

而這一層級下面的內容,第二篇下面的層級是按照空間順序來組織內容,第三篇下面的層級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進行組織。

因此,金字塔三大原則的使用,能夠讓我們更好地進行表述內容的邏輯組織,讓別人更好地接收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


推薦閱讀:

我們對古埃及金字塔的認識里是否有人為捏造的成分?為什麼?
獅身人面像的鼻子是怎麼沒有的呢?
金字塔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別說石頭大不好運又沒縫那些的~?
為什麼金字塔叫「金」字塔,而不是「全」「人」「八」「入」字塔?
為什麼蝸牛能爬上金字塔?

TAG:邏輯 | 金字塔 | 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