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徒有一副虛偽的皮囊

後來的我們,徒有一副虛偽的皮囊

來自專欄 E職一課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因為這句宣傳語,沒有猶豫,在電影上映的第一時間衝進電影院,只為看看當年的那首後來究竟是怎樣的後來。

可能因為沒有過撕心裂肺的感情,電影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催淚,甚至沒能讓我有太多情緒想要宣洩。比起電影本身,電影上映之後,影評顯得更有趣一些:

「後來的我們,懂了愛也懂了選擇。」

「後來的我們,只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後來的我們,並沒有在一起。」

「後來的我們,一別兩歡,各生喜歡。」

說遍了情感,看透了愛情,我很好奇,為什麼沒有人感慨後來的我們真的很虛偽。

01

比起主角們熱戀時的甜蜜,男主角走出失戀飛黃騰達的經歷更讓我印象深刻。

不是因為這段經歷足夠勵志,而是因為男主角改變的初衷和時機都是那麼的巧合。

因為自甘墮落,荒度時光,甜蜜的情侶間隙越來越大。女主角只能黯然離去,男主角這時才恍然大悟:生活是需要物質保障的,女朋友離開自己是因為生活真的太艱辛。

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在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只是成功後的男主接受採訪,依舊一副深愛女主的姿態,冷靜的向全世界傾訴著自己的相思。看著那個西裝革履的他,我的腦海中卻只有一個詞:虛偽!

明明是自己的不上進和懶惰,消磨了對方的感情和希望。回過頭卻淡定的用一副受害者的模樣,祈求對方回頭。不光是電影,每個人的日常都在這樣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

我們總是用所有的光鮮亮麗去掩飾自己犯錯的本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成功,可以抹去過去所有的錯誤和不負責任。

這個世界看得到你的努力,卻刻意迴避你成功的誘因。結果和過程,大家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那部分。

02

其實虛偽的不僅是男主成功後的說辭,還有再次相遇時彼此有意的偽裝。

不約而同的假裝釋懷,不假思索的故作鎮定。這樣的場景好熟悉。

我做銷售時見到最多的就是:為了業績,業務員們各自為營,明爭暗奪。月底核算績效獎金時,帶著官方的假笑相互恭喜。私下裡彼此不知抱怨過多少次、謾罵過多少次。職場再次相遇,依舊寒暄,依舊商業互捧。後來的我們,最擅長、最喜歡的就是偽裝。

有人說這些都是成長必須學會的技能,但說到底不過是掩飾自己真實慾望的手段罷了。

電影中的主角可以打著生活所迫的名號,為了幸福向現實妥協,選擇安穩度日卻又放任自己對前任念念不忘。在別人的故事裡,這是痴情;在生活里,這是渣。

假裝、掩飾是虛偽最常見的樣子,偏偏又是大家覺得最安全的處世之道。

03

除了愛情,電影里的親情可能才是讓大家感動落淚的亮點。

除了男主父親的樸實,更令人沉思的是:我們都曾不自覺的自以為是,尤其是對待親人。都曾用物質包裹自己的靈魂,用金錢代替親情。

小時候盼望著離開家,覺得爸媽的管教都是因為自己不被喜歡。長大了知道父母辛勞,覺得最好的愛就是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只是所謂的更好,大多都是我們以為的更好。

男主在大街上歇斯底里的怒吼:「我給我爸買房子想讓他住的更好有錯嗎!」他覺得父親太固執,卻不肯承認自己選的禮物並不是老人家喜歡的。

後來的我們買得起禮物,卻總是買不對禮物。後來的我們更愛父母,卻變的更加不懂他們。虛偽有時候就是對朋友肆無忌憚吹噓的孝心。

04

朋友圈看到一條動態:「你們都在追憶前任,為什麼只有我在那場同學會中看到了自己?」

虛榮、膨脹、自卑、面子,這些詞一不小心成為了成長的標籤。大家都變得不敢說真話,不想講真心。

想戀愛怕受傷、想創業怕失敗、想變美怕吃苦、想樂於助人怕吃虧。為了安慰自己,我們編造了無數條借口告訴別人,不是不情願,實在是條件不允許。其實,不過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大概每個人都有打腫臉充胖子的經歷,即便事後大多會後悔,但時光倒流依舊不會改變選擇。這就是真實的我們:借口就是事實,而事實並不重要。即便別人的表演漏洞百出,我們依舊選擇裝傻。

其實,你情我願的事往往才是風險最高的。

男生說,我不會向男主一般窩囊;女生說,我不要成為女主那樣的傻子。可後來的我們,卻都徒有一副虛偽的皮囊。

《後來的我們》

哪個鏡頭讓你思緒萬千甚至落淚

評論區留言

今天我們都是影評人

想了解更多的職業攻略,請關注E職一課

帶你遊戲化養職業

贏在規劃,獲得開掛的人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三體》?
鮮肉出身的彭于晏靠什麼拿下一堆專業證書?
如何評價電影失戀33天?
吳宇森電影中為什麼老有白鴿?
怎麼評價《老炮兒》里各位的演技?

TAG:善良 | 後來的我們電影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