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國剛:一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誠實的

厲國剛:一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誠實的

來自專欄 微觀大道

厲國剛:一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誠實的

我們經常被教導:做人要誠實。可是這卻是一個非常缺乏誠信的社會。在社會大環境下,許多人都誠實不起來。其實一個人不是長大了,才不誠實,而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如此了。

一出生的時候,應該都是誠實了。餓了會哭,不舒服會哭,見不到媽媽會哭。雖然還不會說話,但通過哭,將他的要求表達了出來,他還不會偽裝,顯然是誠實的。

(攝影:厲國剛)

不過,在上幼兒園之前的這段時期,有些人,就可能已經變得不誠實了。這主要跟家庭教育有關。

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與小孩溝通,不給他以尊重,不給他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或者小孩一旦提出自己的要求,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一通訓斥,小孩就沉默了,或者代之以各種謊言。在專制的父母面前,小孩沒有表達自由。沒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誠實是必然的。

有些孩子還能夠繼續保持誠實,是由於有通情達理的父母或長輩,他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各種要求和想法,有些要求的確是不合理的,但父母不會斷然呵斥,而是與他講道理,告訴他為什麼這樣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沒法予以滿足。雖然,小孩未必會懂那麼多,但在這樣的氛圍下,他不會壓抑自己,不需要通過不誠實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或達成各種目的。

(攝影:厲國剛)

到了幼兒園階段,一個人開始離開家庭空間,獨立面對老師和同學,他將會面臨更大的考驗。

有些幼兒園,看上去很正規,但管理制度很死板,各種規定比較多,導致幼兒園老師有很大的壓力,從而他們會變本加厲地在學生身上執行這些規定。在嚴厲的制度和紀律要求下,天性頑皮的孩童,會被要求做這個事或禁止做那個事,如果不按要求來,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各種恐嚇,如此一來,幼小的學生就會害怕,內心害怕,就會說謊。並且,有些老師甚至通過某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不誠實的行為。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老師拿了一些蘋果給大家挑,結果有同學挑了個小的,老師對此非常讚賞,事後給了大的蘋果予以獎勵。第二次,老師再拿水果給大家挑,結果大家都爭先恐後要選小的,期待得到老師的表揚,或者給個更大的水果。這件事,無形中引導了大家不誠實。你想吃大的水果,拿個大的,這是正常的人性,是誠實的表現,不應當予以批評。

當然,有些幼兒園是相對比較寬鬆的,能夠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去有意地磨滅孩子的天性,誠實的品性得以繼續保持。

(攝影:厲國剛)

不過,到了小學階段,還能繼續做個誠實的孩子就越來越難了。小學是正式的學校教育,正因為它是正式的,受到社會系統的影響就更大一些。如果整個社會沒有誠信、沒有說真話的氛圍,那麼一個小學生,也很難做到。相比之前,這時一個人會接觸到更多的謊言和空洞的說教。我總覺得,太多的說教是沒有意義的,身體力行才是最重要的。學生看你說一套,做一套,他是不會相信你的。與此同時,如果他很誠實,說真話,卻總是不被鼓勵,而是被批評或漠視,也是很難繼續堅持的。

久而久之,有些人選擇了沉默,而有些人則開始越來越不誠實,甚至成了沒有做人的原則,見風使舵,欺上瞞下的「滑頭」。

我們總是教導小孩:做人要誠實。可是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誠實,不說真話,這有可能嗎?

(厲國剛 博士、副教授,微觀大道公眾號原創出品144號)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微觀大道。更多精彩內容與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高情商人物(一)—紅樓夢之薛寶釵
譚晶宣布退出《歌手》,你怎麼看?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同桌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跟女生聊天時總是沒信心怎麼辦?

TAG:情感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