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懶啊。」「真的嗎?」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懶啊。」「真的嗎?」

文:青蔥醬

前些日子朋友讓我幫忙勸勸一位共同好友,好讓他發奮努力,別整天摸魚。

「他什麼都懂,就是懶!」朋友恨鐵不成鋼道。

「沒錯,我就是懶,你們說的都對,道理我都懂,我也想改,但就是懶啊。」共同好友毫不避諱地承認了這點,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朋友拍案而起,「你懂個屁!以後遲早搬磚!」

這個對話真的讓人很無力,道理都明白,也知道懶是最大的問題,只要改了這點,一切都會變好,但是,就是懶啊!

道理都懂,難道連懶都改不了嗎?

王陽明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

知道了卻不去做,還是不知道。

不過這話只說對了一部分,還有另一種情況,叫做不需要

意思就是這個道理說得很對,照著做自己也相信可以達到理想效果,但是最後達到的目標並不能滿足他的真實需求

真實需求很多時候不是嘴上嚷嚷的那些需求。

就比如身邊總有人吵著要脫單,要認識更多異性,也知道怎麼去做,畢竟百度什麼都知道,只要不是很太專業太學術的東西都可以找到答案。但是這些人卻不去改變,原本怎麼宅著,現在還是這麼宅著,然後你幾個月後再看他們,他們很可能還是單著的。

這時候你再問他們怎麼還沒脫單,他們就說:

「哎呀,我丑/懶/宅啊!」

丑、懶、宅,這些都是借口,真實原因就是他們內心底還不想脫單,還沒有做好脫單的準備。他們身邊其他人可能都很焦慮,想脫單,這種充滿焦慮情緒的外界環境影響到他了,讓他覺得他自己也是想脫單的,但他其實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挺好的,他的生活中不需要再來一個人了。

正是因為不需要,所以道理再正確、再有用,也不會去做。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就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

因為太他媽苦了!

——電影《聞香識女人》

對啊,太苦了,我受不了!就算我知道我這麼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我就是做不到啊!太苦了!

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又能有幾個做得到,稍微刷一刷手機就悄咪咪到了十二點。

早起很痛苦,但是如果第二天早上有很重要的事情,還是可以按時起來的。

嘴上喊著痛苦,受不了,但真的做不到嗎?只是不想犧牲眼下的利益罷了。不想犧牲現在的安樂閑適來換未來的舒適享受。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很形象地描述了這種現象。

大致意思就是說,人們在決策的時候,更傾向於獲得眼前的利益,而非長遠利益。

假設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現在可以拿到一萬塊錢;另一個是現在拿不到錢,等一個月之後你再拿,就可以拿到一萬二,你會選哪個?

不少人會選前者,畢竟眼下的才是穩妥的,萬一這一個月內發生意外,拿不到錢怎麼辦?那豈不是虧了?

這類例子在現實世界中最為常見,就比如研究生的底薪明顯比本科生高,對應的,研究生開始工作的時間也比本科要遲一些。

考研苦不苦?可還是有不少人義無反顧,不敢偷懶。他們看到的,是考研成功後帶來的巨額利益。

看不到遠處的利益,自然對眼前的艱苦望而生畏。

「道理我都懂,我就是懶,我要是努力了,肯定能……」這種句式一出現,那就表示著「我現在這樣是因為我懶我沒努力」。

這種說辭相當於用「懶」給自己的失敗找了一個極為合理的理由。

當人們經歷失敗挫折時會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這時候一些人的心理保護機制被打開,為了減輕這些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自然就會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而「懶」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它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有,誰都沒辦法擺脫,而且看起來「因為懶,所以努力不夠,進而失敗」這個邏輯也沒問題。

但這種邏輯卻經不起推敲,明知道努力不夠會導致失敗,可還是犯懶,要麼是一開始就不想成功,要麼是認知不足不知道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成功。

把自己對失敗的恐懼全部推給懶惰,懶惰也很無辜啊!

懶只是個借口,不了解真實需求、看不到長遠利益、恐懼失敗挫折,最起碼這幾個道理還是不懂。

青蔥醬:

有感於單純的情感文章並不能完全幫大家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會不定期寫一些相關文章,以便更大程度地幫助大家。

辛苦大家看到這裡,有什麼想看的話題可以在後台直接留言,青蔥醬看到會回復大家的。

推薦閱讀:

[心理學]人類的控制力究竟有多強
心理誘因:心理學家教你如何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不開始治療
等不忙了肯定陪你、等到三歲就不餵了……「再等等」到底是在等什麼?
張兵:有一種拖延,不是不做事,而是去做另一件事

TAG:拖延現象 | | 懶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