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35歲現象,油膩大叔的逆襲歸來

去他的35歲現象,油膩大叔的逆襲歸來

來自專欄 佟雷看自由職業

朋友在上個月面試了8家公司,全部折戟,其實他投出了幾十份簡歷,除了這8家公司安排了面試,其他的都杳無音訊。

36歲的人找工作,就這麼不受待見嗎?

是的,職場上有一種現象:35歲現象,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招聘時,有潛在的規則:年齡要在35歲以下。

為什麼35+的職場人在職場中有如此尷尬的處境?

首先是體力。

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大多已經在職場上侵淫了多年,身體已經沒年輕人那麼耐操了,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就在心裡告訴自己要注意保養了,而那些愣頭青能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還樂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

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已經有了家庭,這就意味著多了很多牽絆,你下班就想著準點回家給孩子做飯,輔導功課,照顧老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還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他們可以生活里全是工作,為了夢想,精力充沛,全力以赴,無所羈絆。

再者是潛力。

很多公司寧願給新人漲 1000,也不給老員工漲 500,因為年輕人可挖的潛力大,性價比高,而中年人身上的潛在價值已然不大,更多地是在靠經驗工作。在如此快速變化的時代,經驗或許沒有之前那麼值錢,可靠了。

企業的金字塔架構,決定了職場的遊戲規則,有點像年會時常出現的搶椅子遊戲。椅子越來越少,搶椅子越來越難,搶不到的人只能出局。職場亦如此,越往上越難,越往上人越少,有些時候出局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可能僅僅是運氣不好。

在過往,職場人並不擔心,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外企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不少行業已經失去繼續做大的機會——沒有做大的市場蛋糕,也就不可能有更多好的高管崗位——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未來的每一年都可能是最艱難的一年;而成本控制變得尤為重要,衍生出來的問題那就是:高管我養得起嗎?

中年職場人最大的優勢:經驗、人脈、資源。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會想在40歲之前實現財富自由,試著換個方向追求人生的意義,或許更能保障下半生沒有後顧之憂。

1

改變觀念、善用資源

認識的一個朋友是從事口腔行業的,他說,自己所在口腔診所的老總,最近大半年多都在選址考察,打算開新診室。不過,開一家口腔門診並不容易,除了場地租 賃外,放射、輻射、環評(污水處理)、人員資質、 設備配置等等,衛生局會有好多要求。單從設備上看,一台顯微鏡18萬左右,CT機30萬左右,這還只是口腔診療兩台設備的費用。「所以不要老抱怨看牙貴,有成本在。並且開口腔門診,不是單純有錢的問題,還要有強大的醫療保障,口腔醫院專家。」

不過,朋友也說,有穩定病源的話,口腔診所回本也是很快的。「此前我們領導比較保守,今年要改變觀念,做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推廣方式。目前,已經招攬來了在國際大型諮詢公司的人才來幫忙調整經營思路,以及有國家大型項目經驗的人才來主導研發軟體。」

所以,你要找到工作與資源間的鏈接,去更細分的領域中尋找新的成長空間,職場人也是如此,尋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就是機會所在。

2

身份自由,化身斜杠青年

有了時間,我們可以思考未來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在職場上的角色,不應該只是某500強公司市場經理Amy、某互聯網巨頭財務經理Billy,更關鍵的是沒有了公司的光環,我們還有什麼身份?

如果這類身份越多,我們越不用擔心職場危機和失業。

不一定每個角色都可以讓你變現,然而你喜歡的每個角色,都延展了你生命的寬度。

西諺有云:Time you enjoy wasting was not wasted (要是享受浪費時間的話,那時間就不是浪費了)。

如今的社會十分功利,經常強調「有效社交」。我們往往以為有效的社交是找能夠幫助自己的人。不幸的是,你無法提供對等的價值,別人為什麼要幫你?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幫助你能幫助的人,未來說不定他們也能幫你一把。更重要的是,幫助別人,不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形式嗎?

不要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接觸新鮮事物,做一個斜杠中青年,既可賺錢,又可摸索新出路。今天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深意。

3

思想自由,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自由其實是最難的。

有人曾問強生電商業務的副總裁郭女士,說你們設計了這麼多內容放在互聯網上,你有時間審核嗎?

她回答道:「我不審核。我只需要讓團隊知道不能觸碰的紅線在哪裡。紅線以外的部分,我給團隊最大的自由。最懂互聯網的是90後啊,他們應該對內容的轉化率負責,而不是對我負責。對我負責,他們最終能摸清楚我喜歡什麼內容,這沒用!他們應該了解摸索的是消費者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就拿90後來說,相比35+的我們,如今的年輕人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當年的我們混個學生會社團幹部,就以為走上人生巔峰了;而如今的年輕一代,出國留學、虛擬聯合國、JA、運營社交媒體平台、海報畫得跟大片似的,PPT做得猶如動畫一般,視頻拍得像明星MV產品設計;實習過的地方,或是知名外企,或是互聯網巨頭,或是新銳獨角獸,無論是視野,還是行動力都遠勝過當年的我們。

大部分被淘汰的職場人,都有這毛病,無法用發展的眼光看事物,被束縛在自己的刻板印象中還洋洋自得,這對於35+的職場人來說,最為可怕,也最為常見——他們太習慣於根據過往經驗和定式思維,給別人貼標籤

在互聯網經濟浪潮撲面而來的今天,很多市場規則都被互聯網打破,不向生於互聯網長於互聯網的新生代學習,我們極有可能就會被他們拍在沙灘上。如果不學習,即使在沙灘上也想不明白自己怎麼來的。

35歲,不是人生的起點,更不是終點,雖然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我希望在當下還是要多做一些準備,別到時候手忙腳亂,措手無策。

努力終有意義,人到中年,我們還可掌握著自己的人生,固若磐石。


推薦閱讀:

寫給35歲的自己,也許對你也有用

TAG:職場 | 35歲 | 斜杠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