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應用的場景
來自專欄 言語有意
好久沒寫稿件啦,今天想跟大家說一說會議口譯應用的場景。
這個話題我一直想寫的,比較功利一點的原因是,希望,哪怕有一些可能,之前用過、正在用、未來還要用同傳的客戶爸爸們,可以看到;希望很多對翻譯「心嚮往之」的夥伴們,能增加一層對這個職業的一些真實的了解。
比較個人一點的原因是,漸漸同傳做的比較少了,很懷念過去幾年不停的奔波在各類會場的日子。
能夠單純地去做一件技術型、可以沉醉其中、並獲得認可的工作,是非常滿足的一件事。心中還是比較珍惜老時光和老本領——無心倚老賣老,畢竟資歷有限,行業中做了10年、技藝精湛、謙遜做事的前輩比比皆是;只是藉此可以回顧、總結一下那幾百場會議,是當下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既然翻譯本身是溝通的一部分,很多應用場景都是會議,那我們就從會議類型開始說吧。
- 平台型:年會、峰會、論壇
這是最符合大家對同聲傳譯服務的一種應用場景。不論什麼行業,都會定期舉辦峰會、論壇,圍繞某個具體的議題進行信息分享和交流。主辦方致辭、祝賀,行業內關鍵利益相關方圍繞一個共同的議題,從自己的角度(一般會有監管方、資本方、技術創新方、專業服務方等)給出一些分享,有主旨演講、問答、專家小組發言等環節,穿插有一些分論壇、衛星會、頒獎表彰。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有很多這樣的會議在北上廣召開,醫學、金融、旅遊、教育等等,隨便搜一搜有很多這樣的會議信息。比如教育行業的國際教育品牌創新峰會(信息來源:https://www.huodongjia.com/event-601444455.html)。客戶很大可能是專業的會議舉辦方、行業協會等平台型機構。同傳的形式也很清楚,小黑屋加同傳接受耳機。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這兩年在這類會議上,出現了「機器翻譯」的影子。主辦方出於各種原因,選擇將發言人的發言通過「翻譯機」投射在兩邊的屏幕上。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精確度欠缺,有些大意都能傳達。如果觀眾總體雙語能力不錯,這麼做倒似乎也無傷大雅——畢竟求仁得仁,新科技值得擁抱。
2. 形式型:政治性會議、董事會、代表大會
這裡說的形式型其實並無貶義。謂之形式,是因為很多決策和考慮基本上是在日常工作中完成的,召開會議是法律要求、禮儀所需——但這並不意味著翻譯不重要,相反,因為涉及合規、禮儀規範,反而對語言質量的要求會更高。
董事會會有很嚴格的流程和措辭,無論是語言還是舉止,都比較正式。需要秘書處宣讀會議流程、各委員會提交決議、表決、通過、發布。不確定性比較少,譯員一般都會被提前告知重大決策的內容和背景,然後配合使用正規語言「宣讀」即可。
而「政治性會議」很多是「外事會晤」:雙方合作,需要領導人出面聲明友好意向和資源支持,翻譯的時候需要用精準、地道、流暢、正式的語言,傳達「決策者」的聲音,尤其是拿捏背後的語氣、態度,甚至表情,都會有很微妙的效果。狀態好的時候,雙方非常友好,作為譯員感悟到詞語背後的「Power Status」,也能dance through it all, 體會到行雲流水,酣暢淋漓的愉悅。
3. 內容型:培訓會、商務談判、專業學術會議、座談會
所謂內容型的意思是,專家、代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實質性的意義,不可含糊。當然不也不代表上面說的兩種會議譯員就可以「信口開河」,只是言語有不同的功能,第三類會議中,語言的「描述性作用」,要超過前兩種「社交感」和「儀式感」。
3.1 培訓
既然是一堂培訓,那麼老師在台上所傳授的知識,必須得到精準有效的傳達。管理學、領導力等課程,往往互動眾多,譯員必須能夠明確傳達老師的指令——接下來給大家xx時間、討論xx問題、產出是xx,聽眾們依靠譯員,聽取問題和作業,再進行討論、反饋給老師。這時候的譯員,其實本身也是一個培訓師,必須對關鍵的概念有準確的了解,才能「娓娓道來」、「清楚講解」,否則很容易造成「誤解」——自己做譯員的時候,也曾「小心翼翼」地看過很多培訓問卷,不乏聽眾會比較誠懇地說,因為語言障礙和翻譯的原因,他們不太理解一些概念和方法,這時候我總會感到有些遺憾的。
(悄悄話:之前曾經在一篇稿件中寫道,起初這樣的「投訴」發生時,會非常非常自責,一整天都很低落,其實認識的很多同行都是這樣的,大家都有一份想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心。然而溝通是雙向,講師和翻譯是傳達方,聽眾和客戶是接收方,還有一個介質,即課程內容本身。溝通效果的達成,彷彿跳舞一樣,兩位舞者和音樂必須同步一致;效果的缺憾,同樣也不僅僅是一方的責任。這個道理明白了之後,會釋懷很多,但也因此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自己的三分之一做好,如此才可問心無愧。)
學術會議和技術討論與此類似,雙方都是專家,摳細節、摳術語,很嚴謹,是萬萬「糊弄」不過的,有一次在工程現場翻譯,對方工程師偷偷遞上來一個小紙條,告訴我technical review, inspection, check之間的差別。譯員本身的實力是基礎,但是儘可能多的與行業人士交流,哪怕只是午餐時候一個小問題,後面說不定也用得上。
3.2 座談會
座談會是Market Research進行定性調研的一種形式,與此相對應的還有深訪。比如雅詩蘭黛要推出新的產品線,品牌想要了解在中國消費者的心目中,對護膚品的要求是什麼、用什麼概念跟他們溝通最有效果,和其他競品相比,大家更喜歡雅詩蘭黛的什麼特點。於是品牌方會和廣告公司、市場調研公司等專業服務方組織座談會。和培訓相比,它的特點是,語言破碎、速度快,非常「接地氣」,客戶對譯員的要求是——不求語法句法完整,求辭彙精準——消費者想聽到「水潤「、「滋潤」還是」水嫩「,翻譯要能夠敏捷、準確地翻譯出來。
最大的成就感是,手拿著話筒翻譯,客戶在邊上噼里啪啦記錄了好幾頁——是中國消費者的聲音呢;還有兩個小時的座談會中,大家的思維轉換和語速都特別快,可以在其中遊刃有餘地搭起溝通的橋樑,做到高度互動、無縫對接,這恐怕是」大會「時無法有的體會和開心吧!
再」高端「一點的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其實也是這樣的,客戶這邊是投資方和諮詢公司,受訪者換成擬上市公司/潛在被收購方/投資標的企業的管理層,從管理、戰略聊到銷售、營銷、HR、財務和競爭對手。
3.3 商業談判
我自己做商業談判不是非常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水平還不夠、商業素養缺乏鍛煉,另一方面,猜測是大宗交易都是在」具有雙語能力「的管理層和對手方之間直接完成的。日常的對接、交互之餘,在雙方正式面談需要closing the deal之際,找一個」第三方「翻譯來當作自己的喉舌,確實有些風險——談判是一種藝術,藝術需要努力,也需要靈感:它沒有標準答案和操作流程,無形式可循,只能心懷謙卑;每次去談判現場,多少會有些忐忑。
譯員從心理上要能承受得住高壓:會議桌上坐在決策者身邊,全場屏聲聽你翻譯,也還包括客戶方雙語水平極佳的同事——能否回歸本質,專註自己的工作,完成這件「你和兩種語言之間的小事」?
然而僅有語言也不夠,在智力上也要能判斷得出說話者「背後的意圖」,這句話說出去,真正需要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如何通過起承轉合,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選什麼詞、用什麼句法,放置在什麼語域?你不是決策者,不可肆意發揮——畢竟你自己的解讀和講者之間還隔了兩個大腦,你們的背景、立場和利益相關皆不同;但又不可照本宣科——無數跨文化交際的誤解和錯位,無不是因為按字面拋出一句話,中方和外方沒有經驗,按照各自的思維習慣去解讀,結果大相徑庭,分而遠之。
中方裹在層層迷霧之後,有一個小小的核,但還沒剝完之時,外方就已經開始句句正中紅心。譯員在其中做什麼?一面層層撥雲見日,另一面hold住顆顆真心,去拿捏一個恰當的時機,才好促成好的交易,皆大歡喜。
真是驚險但有趣哇。私言,不如下次自己嘗試去做一個談判方,如此更得其中好滋味。
基本上就是這麼多啦。
作為一個口譯員,在拿到會議議程的那一刻,是激動和壓力並存的。看到非常「高端、知名」的演講嘉賓,也會星星眼的想要去「長見識」;看到一些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技術和術語,也會抓耳撓腮地開始查資料和惡補;更不要說現場會出現的口音、沒有參考資料、觀眾刁難、身體欠佳等等突髮狀況。
梳理之餘,還是希望給看文章的你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和很多事物一樣,會議口譯效果的好壞,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全是口譯員本身的因素;但是口譯員應該對自己有「自己的要求」,做到能力範圍內的「最好、最專業」,問心無愧——如此做好點滴,慢慢樹立起作為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專業服務方)應有的專業素質和形象,相信也能得到其他合作方應有的「溝通」、「尊重」和「配合」,形成良性循環。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服裝品牌營銷策劃?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商戰分析
※實體店品牌營銷策劃範本
※在麥當勞改名金拱門的背後有怎樣的營銷戰略眼光?
※發動你的銷售敢死隊---大幅提高轉化率的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