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聊天,是你在試圖聽懂我

最舒服的聊天,是你在試圖聽懂我

來自專欄 精讀

最舒服的聊天,不是談判,不是說教。而是你在試圖聽懂我說的話,我在試圖理解你。

01

學會傾聽別人,比急著講述自己來得更真誠

前段時間,有一部聽障主題公益短片——《側耳傾聽》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線。

短片時間只有20分鐘,卻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感動和溫暖。

這部短片通過一位小女孩的視角讓我們看到聽障者的世界,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擁抱自身的不完美,打破心理隔閡與外界交流溝通。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

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些人的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質量。

為什麼聽障者與非聽障者群體之間會產生很大的隔閡與偏見?

私以為,這是因為傾聽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旦喪失這一能力,溝通無法順利進行,社交也受到影響。

別人不願意和你溝通,隔閡也就隨之產生了。

有一個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在他們的溝通時間中,平均有11%的時間是花在書寫上,16%的時間花在說話上,17%的時間花在閱讀上,而有大部分——多達55%——的時間,是花在傾聽上。

傾聽確實是人們最常用的溝通形式,不僅如此,在與人建立關係上,傾聽甚至比「說」有著更高的地位。

作家林宛央曾經講述過一件自己好心辦的壞事,還因此差點丟了朋友:

大學時,她的一個舍友失戀了,來找她聊天,說失戀了很難過。

那時候,她和自己現在的丈夫恰好也處於分手期。

於是和舍友說:「別難過,誰沒失過戀呢,我最近……。」

不等她說完,舍友就懟了回去:「打住!林宛央,我不是來和你比慘的。真是聊不下去。」

友誼小船說翻就翻。

後來,舍友把她的失戀講給了另一個舍友聽。

那個舍友安安靜靜地聽她講完了經過,給了她一個擁抱,後來她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會傾聽別人,比急著講述自己來得更真誠。

好的、有效的對話是由說話與傾聽兩個部分組成的,而對話的質量往往取決於傾聽的態度。

最舒服的聊天大概就是,我在說,而你,也在試圖聽懂我。

02

少一點批判,多一點認同,是傾聽的基礎

《圖解傾聽力》一書中提到,真正的傾聽是由下面幾個意圖為基礎:

理解他人、欣賞他人、學習知識、給予幫助和安慰。

之所以理解他人排在了第一位,因為說話的人也有希望被理解、被欣賞、被安慰的意圖。

所以,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先表示理解再展開對話,會讓聊天的氣氛更緩和,溝通更順暢。

不知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尷尬:

你向上級彙報工作時說:「我訂單上遇到了點麻煩。」

原本你只是想尋求幫助,跟上司溝通一下解決方案,但上司卻脫口而出:「啊,賬款回收沒關係吧?」

你還有繼續溝通下去的慾望嗎?

或許是以往訂單延誤造成損失的經歷,使上司對這樣的彙報格外敏感,但正是這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讓你感到無比挫敗。

接下來的對話不是陷入尷尬,就是引發爭論。

就好像小時候你遇到一道難解的數學題,向父母尋求幫助,結果父母一上來就指責你不懂自己思考,什麼都做不好,你還能跟他們好好溝通嗎?

如果上司能夠換位思考,聽完你的彙報後回答說:「訂單是很麻煩,你遇到什麼問題了?

你就能夠坦率說出難處,共同商議解決方案。

出於不同的原因,人們在開始傾聽時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這樣的做法是阻止雙方有效溝通的一大障礙。

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18:傾聽》中也說:傾聽最困難的是,做到不帶偏見、不帶判斷地專註於聽對方表述

要克服這一困難,傾聽時的情緒和思想就應該緊隨對方的思路,無論是熱烈積極的心情,還是悲傷焦急的情緒,都先予以贊同、表示理解,溝通才能順利進行。

少一點批判,多一點認同,是傾聽的基礎。

03

80:20是最佳的聽說比例

雖說傾聽的時候不應該打斷對方,也不能有太多主觀的意見,但並不代表傾聽就是一聲不吭。

在不斷提高傾聽力的過程中,把握好聽與說的比例也十分重要。

對於一個好的傾聽者來說,80:20是最佳的聽說比例

曾經在某個論壇上看到一個段子,某人把即時聊天工具的自動回復設置為「然後呢?」,他的一個朋友就這樣跟他設置的自動回復聊了一個下午。

這就說明,回應是傾聽極為重要的部分。

只要一些簡單的小辭彙,就能讓說者有繼續訴說的慾望,讓聊天順利地進行。

如果覺得難以回答說者的問題,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回應句式來保證對話的進行,比如:

「我也有同感。」

「原來是這樣啊!」

「那確實。」

不過,當別人在向你傾訴生氣、憤怒、悲傷等情緒時,試著進入對方的情境,感知對方的情緒,才能更加理解對方,拉近兩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比如,同事拿著本季度的財務賬目給你看時說:「客戶看到這個會很高興!」

如果你只是平淡地回一句:「是呢。」同事就會覺得灰心和無趣。

一般情況下,對方願意和你分享感情濃烈的事情,無論是開心還是難過的事,都表示對方對你的信任。

平淡的回應會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漠不關心,也會漸漸失去與你分享的慾望。

如果在同事向你報告喜訊時,你能一臉自信地附和他說:「這是必須的!

對方就會因為受到鼓舞而繼續津津有味地告訴你更多細節。

除了用情感感染說話者,通過假設的方式進行提問,也能使傾聽變得更有意義

比如,有朋友向你傾訴自己的遭遇:「這次的數據搞錯了,我太對不起上司對我的信任了。」

你最好說「也許你可以用更加努力的工作來彌補呢?」之類的積極假設。

如果你說:「我懂你的感受,這次數據失誤是挺糟糕的。」恐怕會讓對方心情更差。

面對朋友的抱怨不知說什麼好時,應該試著跳出他營造的困難圈

用類似「嗯……如果情況發生變化了呢?」這樣的假設句式,既肯定了對方所說的窘境,表明你認真理解了他的狀態,又跳脫出這種負面消極的氛圍,用積極的假設來激勵對方。

也許對方的自信和幹勁就被你喚醒了。

一個好的傾聽者往往是一個成功的心靈疏導者。

在面對對方不同的問題和消極情緒時,好的傾聽回應會像涓涓細流一般滋潤對方的心,讓他的情緒得到宣洩,使聊天變得有意義。

作家畢淑敏說,人活在世上,說和聽是兩件要務

說,主要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識,每一個說話的人都希望別人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聽,就是接收他人描述內心想法,以達到溝通和交流的目的。聽和說像是鯤鵬的兩隻翅膀,必須協調展開,才能直上九萬里。

最舒服的聊天,不是談判,不是說教。

而是你在試圖聽懂我說的話,我在試圖理解你。

參考書籍:速溶綜合研究所 《圖解傾聽力》

作者:飛小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本文原創首發於精讀微信公眾號(ID:jingdu999)。更多書單、導讀、微課,更多終身學習者,更快成長,請關注精讀公號。

推薦閱讀:

情商如何定義?青少年如何培養情商?
問對方對某人的評價時,對方回答不好評價是啥意思?
遇到愛佔便宜的舍友怎麼辦?
情商低的女性有哪些表現?
情商高的人,一般都有這3種特質

TAG:人際交往 | 溝通技巧 | 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