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現階段主流的女權運動必將失敗
在中國大陸,平權必定是現在和未來的一個重大議題,而女權運動作為其中一部分在近年來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和爭議。儘管平權是大勢所趨,但我認為現階段主流的女權運動是必將失敗的。因為該運動無論從目的,方式和路線上看都是錯誤的,這些錯誤正是其必然失敗的根本原因。如果沒有特別聲明,下文的女權運動都是指大陸現階段主流的女權運動,以女權之聲組織為標誌。
-----------分割線-------------
1,目的錯誤
女權主義者一向聲稱女權即平權。但事實證明,大陸現階段的女權運動的最終目的指向建設一個女權社會(和男權社會一樣),而他們所聲稱的平權只不過是爭取力量的手段罷了。(這一目的可以溯源自 [1])
首先最簡單的一點,如果是為了平權的話,就應該將女權運動改名為平權運動。一方面,無論怎麼解釋,女權和男權都是相對的,女權運動這樣的名稱是不妥當的;另一方面,任何運動都會有渾水摸魚的人,保留女權運動這一名稱為想要建設女權社會的人留下了機會,如果真是為了平權就應該杜絕這樣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現今大陸的女權主義者的所作所為確實表明他們爭取的不是平權,而是貨真價實的女權,具體體現在無條件支持女性,並刻意製造性別對立上。比如女權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女權之聲」,即使對於馬蓉、翟欣欣這類明顯行為錯誤的女性,也持支持態度;比如他們搞「佔領男廁所」運動,而不是「借用男廁所」運動,顯然只有當運動設計者想挑起性別對立時,才會用「佔領」這個詞。真正的平權應該是男女分工合作,地位平等的,不應當出現無條件偏袒某一方,或者挑起性別對立的狀況。
不管女權主義者們承不承認,大陸現階段主流的女權運動,事實上目的正在於女權而非平權。這一目的也許不是每一個支持者的目的,但卻整個群體無意識的目的,更何況其中有些人本身就志在女權而非平權。
2,方式錯誤
大陸現階段的女權運動實際上採用的方式是鬥爭,因此女權運動稱得上是激進的運動了。鬥爭不見得不可以,激進也不見得不合適,只是在今天的中國,採用鬥爭的策略是極不恰當的。(這一方式可以溯源自西方第二代女權主義中的激進女權主義 [2])
首先說明為什麼是鬥爭。一方面,女權主義者的普遍思維就是鬥爭的思維:如將「公眾號」改為「母眾號」的,如聲稱「漢族」一詞含有性別歧視的,如因上海的摩天大樓狀似**就將其視為男權的象徵的,如我的某個同學聲稱女生節是性別歧視僅僅因為沒有男生節(而婦女節她卻不管了)……這些思維無一不是上綱上線的,和文革時階級鬥爭的思維比較相似。另一方面,女權主義者採取的行為是鬥爭行為:以「佔領男廁所」為例,實際上女廁所的問題並不難解決,只需要女廁所多裝幾個坑或者男女廁都改為無性別廁所就可以了,對於這樣能解決的公共設施問題,通過社會倡議和向政府建議,往往就能爭取到一兩個試點的機會。但運動的設計者顯然是無視了這一方式,從一開始就要「佔領男廁所」。有些人聲稱是「行為藝術」,我不能接受,因為行為藝術不應當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在我看來,「佔領男廁所」這一運動和認為富人剝削了窮人就可以發起「搶劫富人」運動一樣,都是超出社會規範的。儘管因為社會制度的原因富人確實剝削了窮人,儘管「搶劫」時可以和富人商量「搶」個幾塊錢使運動看起來很溫和,但這都改變不了運動的鬥爭的本質和侵權的結果。
在現階段的中國搞社會運動,鬥爭這一方式是極不恰當的。鬥爭意味著要有靶子,因此性別對立、女權和威權的對立就這樣被製造出來,造成運動的阻力;鬥爭意味著無視社會規範,必然會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鬥爭推動社會走向割裂,這是政府絕不願看到的。因為鬥爭的破壞性和副作用,因此它應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採取的手段。在尚有其他方式的情況下搞鬥爭運動,我認為是居心叵測的。
在山威橫幅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鬥爭二字是如何主導事件發展的。一開始就是「小陽」等人上綱上線地解讀了橫幅的內容,接著他並不和寫橫幅的同學對話,而是直接把照片和觀點放上微博,以橫幅為主題微博為戰場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鬥爭。在鬥爭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爭奪定性性騷擾的話語權,還樹立相關班級女生、校方和政府等靶子,將本來一個可以協商解決的小事情變成一場雙方劍拔弩張的社會事件。(對該事件各方的報道,請看 [3, 4, 5])
我認為女權運動引起的爭議,一大部分來源於鬥爭二字。相較而言,在社會規範下,採用倡議對話的方式爭議就會小很多,效果也會好很多。
3,路線錯誤
在現階段的中國,想要為某一群體謀福利,除了引起政府重視,唯一可行的辦法是使該群體獲取足夠大的社會權力。女權運動的倡導者們自然是明白這一點的,但他們卻選擇了和政府對抗,轉而通過不斷迎合支持者來掌控輿論,從而謀求福利。這一路線是註定失敗的。
這些年女權主義者的關注點都在性騷擾之類的議題上,此類議題的好處在於能獲得天然的認同,產生輿論優勢,從而提升運動和倡導者的知名度,吸引力眾多支持者並逐步掌握輿論。這個切入點是很好的,值得肯定,說明倡導者們的思路非常清晰。但這遠遠不夠,輿論是不穩定的,要想獲得穩定的輿論優勢,就必須不斷獲得更多的支持者或者強化現有支持者的熱情。前者要求他們利用輿論優勢為更多人謀福利,後者要求他們不斷迎合支持者的需求走極端路線。很可惜,事實證明他們選擇了後者。這些年女權之聲等組織並沒有開拓新的議題,而是不斷在幾個議題上反覆討論並走向極端:從抵制性騷擾,到「我可以騷你不能擾」,再到上綱上線定義性騷擾;從女性不應當被視為生育機器,到女性相生就生想不生就不生,再到男性想生的話女性生了不用養;從女性不應當被視為家庭女僕,到女性可以不用做家務,再到「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等等。這些觀念有脈絡清晰的發展歷程,其發展動因正是這些女權運動倡導者迎合其支持者的心態。而一些富有潛力也能惠及更多人的議題卻受到冷落,比如關注底層女性的生活。我猜是因為現階段的女權主義者大都是小資階級,沒有動力去管底層女性;而倡導者們對於底層女性也不感冒,畢竟沒法收智商稅。
另一方面,在現階段的中國大陸,把政府塑造成威權的象徵是不明智的。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即使掌握了輿論也不堪一擊。我認為女權之聲這個組織這麼做是別有用心。
最重要的是,只談福利不談責任義務的運動是沒有前途的,因為真正的社會權力都建立在責任和義務上。當女性在公司、政府、軍隊等社會團體里能撐起半邊天,她們自然能使女性在整個社會中處於和男性對等的地位。而這一切的起點應當是爭取就業平等,且女性具有競爭意識和參與到各種職業中的熱情。
-----------分割線-------------
綜上所述,我認為大陸現階段主流的女權運動是註定失敗的,其原因在於運動本身的目的、方式和路線都犯了嚴重的錯誤。要問我對這樣的女權運動是什麼態度,我自然是反對且抵制的。但我對女權運動的轉型或者說重回正軌存有期待,我期待今後主流的女權主義者像 [6] 中描述的那樣,是為了平權,為了女性應得的權益而行動。因此我想提些建議給現階段的女權主義者們:
1、改「女權」為「女性權益」或「平權」,放棄不切實際的建設女權社會的幻想;
2、放棄鬥爭策略,放棄和男性、政府對立的立場,在社會規範下用倡議對話的方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放棄掌控輿論的路線,放棄極端的觀念,從爭取就業平等、參政議政開始獲取社會權力,進而踏踏實實地為女性謀取應得的權益;
4、抵制女權之聲,另行產生走進步路線的運動領袖。
-----------分割線-------------
這篇文章想必會引起一些爭論,這是正常的,歡迎通過寫評論、寫文章的方式來批評這篇文章,但拒絕人身攻擊。然而我個人並不想趟這攤渾水,因此這篇文章發表後我不會回復任何評論和質疑,想要我回復的請私信我。
參考文獻:
[1] Mary Wollstonecraft,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 , 1792
[2] Feminism - Wikipedia
[3] 因為反性騷擾,他成為了全校「公敵」,甚至被死亡威脅
[4] 如何看待 18 年女生節山大威海校區橫幅「你們的孩子可以有 26 或 27 個乾爹」被指性騷擾事件?
[5] 如何看待女權之聲的文章《因為反性騷擾,他成為了全校「公敵」,甚至被死亡威脅》?
[6] Emily Poverty:女權主義者到底在追求什麼?
推薦閱讀:
※一個要徹底幹掉所有男人的「女權主義者」
※關於「強勢」:什麼樣的女性算強勢?女性強勢了又怎麼樣?
※神秘巨星:不要因為我是女兒,就窒息我的未來
※女權主義者的錢真好賺
※警惕女權主義者把父親節變成批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