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焦慮是種病,得治

焦慮是種病,得治

焦慮好像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每天在微博、公眾號、朋友圈看著各種製造焦慮的文章,動不動就冒出一篇「95後年入千萬」、「00後出任CEO」的文章讓我們為自己的一事無成而焦慮,日常「相親」、「剩女」等話題也讓我們為自己的單身而焦慮。「沒錢」、「沒房」、「沒另一半」就是我們的日常焦慮源泉無疑了,為了緩解焦慮,每天上網劉侃大量的勵志文章,告訴自己「不要急,麵包總會有的」,然而,朋友圈一個未曾聯繫過的初高中同學新房照片一曬,一邊放大各種觀察的同時,一邊內心一陣慌張。

我,就是日常焦慮中的職場小白一枚。

王小波說:「一切痛苦的本質都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瞧,這句話又成功地讓我感到焦慮。自從前幾天因為大張偉的一條熱搜知道原來真的有焦慮症這種病後,內心就更加惶恐了,本著「珍惜生命,遠離焦慮」原則,投入了瑜伽這項運動,讓自己通過練瑜伽更好的感受當下,緩解焦慮。但專註力卻又很差,思緒總是飄到每天的工作中。

最近的焦慮感大部分都來源於目前的工作,自從今年一月底離職,換城市換行業換工作性質,從原先的銷售工作轉型為策劃工作,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受到很多打擊,心態快崩之前匆匆簽了一個不到三十人的小公司。從原先近萬人的企業換到一個小公司,心裡落差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薪資也縮水了一半,不過工作比之前清閑了很多,每天的工作量少的可憐,於是焦慮感就由此爆發了。

我不止一次的安慰自己:今年是沉澱自己的一年,學習積累才是今年的主旋律,我一定要好好提升自己,肯定會遇到更好的機會的。但是每每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同學都有很大的改變,內心還是十分慌張,並且羞於告訴別人我目前所在的公司以及自己的薪資。我覺得自己又一次把自己困在錯誤的選擇中,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才能打破現狀。

「放棄現在的工作重新找一份?」我不止一次這樣想,可是放棄了接下來的會更好么?我還是這樣一個在這種類型的工作中沒有經驗的我。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先從改變自己真正開始做起呢?

首先從一些生活小習慣開始培養,從每天早上的早餐開始,以前因為賴床經常沒有時間做早餐,當我開始早起做早餐的時候發現比晚起更有精神,然後每天學習英語,練瑜伽,泡腳,睡前閱讀,當這些事情慢慢都是做起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心反而靜下來了。有時候發現自己不能堅持的時候,我就下載了一個APP,幫助自己堅持,慢慢的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越來越好,焦慮感自然而然也就淡了。

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無非是自己的修為不夠,與其焦慮,不如沉下心來提升自己。有的人會覺得「我年齡太大了學什麼都晚了」,其實只要想學任何時候都為時不晚。

現在的我,有靈感時寫寫文,沒有的時候研究研究各種辦公軟體。有時候結果固然重要,但享受過程更重要。願每位焦慮的人兒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享受當下。


推薦閱讀:

焦慮症心理分析:對未知感到焦慮
焦慮症心理分析:對刺激過於敏感
「佛系」這些應用幫你告別焦慮
如何從科研產生的焦慮抑鬱情緒中自我修復 (親身體驗篇一)
焦慮症心理分析:擔心抑鬱症複發

TAG:緩解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