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要從孩子抓起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都市就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讀書能夠讓你在極端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科學與文化知識,擺脫愚昧和無知,你不再是一個空白的人,而是通過讀書賦予了自己豐富的知識色彩。
讀書能幫你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閱讀,你能夠與先賢們博古爍今,你能夠與文人騷客們煮酒論歌,你能夠從無數正反面的故事中吸取教訓,增長見識,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導向性的三觀。
1、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架
甭管房間多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架,如果條件具備,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房」。這是形式,也是方法。當孩子像擁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他會更容易和他的書建立親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隨時拿起書來閱讀。
孩子有了書架,要慢慢教會他自己整理書架,把書分門別類地排列好。別小看這項「小圖書館裡員」的工作,孩子在整理書的過程中,會從已經看過的書里發現新的興趣點,而且整理書架,也是在培養他分類、歸納、整理的能力。
2、紙質讀書
讓孩子讀紙質書,而不是各種介質的「聽書」、手機、pad、網上的讀物。真正的閱讀,是讀紙質書,真正的經典,也累積在浩如煙海的紙質書中。數字媒體的信息量雖然很大,但是沒有經過一個像紙書從寫作、修改到編輯成書那樣一個相對長的內容沉澱、篩選過程,品質總體上仍不如紙書。
孩子課上聽講不專心、做作業寫寫玩玩、坐不住、靜不下,歸根到底,是孩子缺乏專註力。開始培養孩子閱讀吧,等孩子發現閱讀的樂趣,學會半小時、一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沉浸在書中,他會變成一心一意地玩、一心一意地學、一心一意地讀書的、很有「靜氣」的娃。
3、把選擇書權教給孩子
大人要在一開始陪孩子買書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判斷,什麼樣的書夠好,什麼樣的書不夠好。
給孩子一些基本的選書原則,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挑選,你會發現,孩子很會選書,他選擇的,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閱讀的,而且品質都不差。
這有點像吃飯,如果在飯桌上不停告訴孩子這個好吃,你吃這個,那個沒營養,那個是垃圾食品,你不要吃。那麼很快你就會收穫一個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食慾不佳、身體瘦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自己決定吃多少,孩子會更愛吃飯、更健壯。讀書也一樣。
4、積极參与討論
不要主動找孩子討論書,但在孩子主動提起書中話題時,積極主動地、毫不勉強地參與討論。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否幼稚、是否偏頗,都不批評、不否定,只作為平等的討論參與者,貢獻自己的看法,就像和團隊成員一起開「頭腦風暴」式的小組討論會。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的爸爸媽媽們,在孩子一開始表現出和大人討論、分享的興趣時,就把自己也當成孩子,積極地投入孩子發起的討論吧。你會發現,孩子信手拈來的故事、情節、典故,東拉西扯的聯想,不著邊際的比較,比你所能講的,實在是豐富得太多太多。
5、不做計劃
千萬不要給孩子做個「閱讀計劃」,也不要裝模作業地「和孩子一起」做閱讀計劃,周的、月的、學期的、年度的,任何計劃都不要做。讓孩子隨意讀,讀到哪兒算哪,讀到什麼算什麼,接下去想讀什麼就讀什麼。
在閱讀在件事上,大人越放手越好。孩子會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建立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邏輯,只要大人不干涉,不去硬給孩子做計劃、硬給孩子推薦「好書」,孩子會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豐美的閱讀世界,大人所要做的,只是欣賞和「不限制買書預算」的支持。
6、不設目標
千萬不要給孩子設「閱讀目標」,也不要裝模做樣地「和孩子一起」做閱讀目標。不要求孩子一個月一年讀到多少本,不要求孩子做閱讀筆記,不要求孩子寫讀後感,不要求孩子摘抄「好詞好句」,不看孩子有沒有因為閱讀而寫出更漂亮的作文。什麼目標都不要設,只是讀。
一設目標,則閱讀又成任務,樂趣不說全無,也是大打折扣。甚至大人設定的目標會直接把孩子嚇到,讓孩子心生厭倦,覺得閱讀是可怕、可厭的事。
總之,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也能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一抹書卷文藝的氣息,讓你的氣質更加出眾。
推薦閱讀:
※現在看到這個的藝考生,是最幸運的...
※如何指出他人言論中的邏輯漏洞?
※互聯網已經老了,這個行業還是早上七八點的太陽
※一個個年輕的肉體從高樓飛下,你孩子的校園還安全嗎?
※內向的人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