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當我們談論東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一)

時評:當我們談論東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一)

這篇文章太過冗長,為了保護讀者的大拇指,將閱讀時間控制在合理範圍,本文將分部推出。

本部分約5800字,含音頻視頻,閱讀時間應在十五分鐘以上。

文中部分錯別字是有意為之,請按錯別字的讀音朗讀,感受東北語言魅力。


家在東北?

i.y.qq.com

序:

東三省這幾年的日子並不好過,東北人這幾年在外面的名聲也越來越糟。

今年元旦,有毛振華怒斥黑龍江亞布力管委會;

沒過幾天,松花江冰上遊樂場兩伙「社會人兒er」(請盡你所能的發出這個捲舌尾音,體會存正的東北口音)干仗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今年春節,「湯蘭蘭」案被個別媒體挖出來,攻擊五大連池市乃至整個東北的政法系統;

剛剛過去的五一,黑龍江遊客在廣西農村路邊偷香蕉被村民打罵,甚至還出現了東北人在海南偷路邊果菜被抓現行的視頻合集……

百度搜索「東北人」,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7,700,000個,同時下面還有一行小字:

「為您推薦: 中國素質最差的三個省 東北人為什麼怕河南人 為什麼哪都討厭東北人」

東北人到底怎麼了?

1,輕工業直播

對不少三十五歲以上的人來說,直播到底是個啥,也許說不太清楚,甚至如果去百度一下,看到的都是一大堆某某直播平台的廣告鏈接。

不用去百度了,我可以簡單的總結一下:

通過自己在手機或者電腦上下載安裝的直播軟體,利用手機攝像頭或者電腦攝像頭,把自己或者自己的所見所聞實時上傳到直播平台,供平台其他用戶觀看的互聯網使用行為,就叫直播。

簡單的說,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舉著個手機,然後對著手機或者話筒自言自語、唱歌跳舞乃至做出其他更誇張的行為,ta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在直播。

和直播共生的一種現象,叫短視頻。比如說,很多微信群里都會有人分享一些搞笑的、搞怪的、誇張獵奇的短視頻,這些短視頻也都是依託網路平台,由用戶自行錄製上傳,供其它用戶觀看的。

那麼,直播以及短視頻和東北人有什麼關係?

要知道,在各大直播平台、以及各大短視頻平台上,全部直播者(一般稱之為「主播」)和短視頻作者中,據我估計有超過三分之一是東北籍。

而在規模最大的直播和短視頻平台之一,「快手」上,曾經人氣最高的前十名主播中,有六名,是東北籍;視頻小段子里,東北人做主角的更稱得上佔據了半壁江山。

這些平台,可不僅僅對東北人開放,而是面向全國人民的。

就像曾經本山大叔連續多年霸佔春晚的黃金時間一樣,現在的東北人,佔領了各大直播和短視頻平台最顯眼的位置。

這事聽起來似乎還不錯?

東北人在這方面露臉不假,但很可惜,露的這個臉,並不能提升東北人形象,甚至可以說,東北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毀在了直播上。

因為,直播這個東西,沒什麼門檻,有個手機能上網,就能充分展示自己,表現欲得到了極大滿足。

而想做主播,甚至做大主播,最基礎的就是要在攝像頭前投入大量的時間,想盡辦法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

這樣,才可能有看客給自己打賞——就是觀眾在直播軟體內購買虛擬道具,送給主播,然後直播平台將相當於道具價值一半左右的錢打到主播的賬戶中。

這樣,主播直播有錢賺,平台從中抽成,觀眾付出金錢得到了快樂。

年齡較大的讀者可以理解為:天橋下,老張開闢了一塊場地,請來一位魔術師表演,魔術師表演一會之後,老張拿著個口袋在圍觀群眾中溜達一圈,願意給錢的直接把錢扔進去就行,回頭老張從口袋裡拿出來一半給魔術師。

主播就是魔術師,平台就是老張,觀眾就是圍觀群眾。

那麼,我們東北人到底在直播什麼呢?

喊麥。喊麥到底是個啥我真的不想解釋,太噁心了。隨便找一首聽聽吧,後附「歌詞」。

十年戎馬心孤單?

i.y.qq.com

十年戎馬心孤單

專輯:Mc喊麥

歌手:MC藥材

十年戎馬心孤單

隱退江湖歸深山

如果有天你難堪

挂帥出征再揚帆

既然疆場你已輸

我還怎能繼續哭

召集三千勇者夫

血洗金鑾搗皇都

北斗七星八卦陣

忘卻紅塵愛或恨

愛或恨

被情困

只因心中太苦悶

風雲變幻天地搬

嗜血魔劍破天翻

名利與我有何干

我已退隱歸深山

一天兩套另類詞

不管對錯值不值

為了在我輝煌時

猶如駿馬在賓士

駿馬賓士多豪邁

另類吶喊多痛快

霸主君王這一代

巔峰另類從未敗

另類破腔踏五關

直抵巔峰凌雲山

麒麟咆哮猛虎歡

喊破三界的深淵

鳳凰展翅龍搖擺

巔峰另類盪大海

一生戎馬把命改

江湖一切我主宰

燕雀立下宏圖志

金戈鐵馬為優勢

神劍出籠射天日

麒麟搖擺鳳展翅

風展翅我龍搖尾

神雀烈煞斗厲鬼

仙人指路向西北

出征挂念家人美

久別戰場向仙問

愧疚四海違心悶

為就榮譽揮舞刀刃

如今名利不再問

滿城風雨半城沙

血色染紅水中花

這場廝殺要鎮壓

無悔征欲王者家

這是什麼狗屎玩意啊。

你說這是年輕人的勵志熱血?我絲毫不認同,這完全就是空虛且無意義的詞藻堆砌。

還有更多比這更噁心的喊麥「歌曲」——原諒我真的沒法直接用歌曲、歌詞來稱呼這些垃圾——充滿了對女性的歧視、對稱王稱霸毫無來由的妄想、對金錢和暴力赤裸裸的崇拜、對現實生活最消極最庸俗的解讀。

有興趣的可以去具體了解一下,喊麥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好在由於喊麥過於低俗,其典型代表Mc天佑已經被全網封殺,連帶著整個喊麥圈子都半死不活了。這種文化垃圾好像已經一隻腳邁進了垃圾堆,希望這玩意能徹底死透,真的。

我無意在這篇文章中詳細探討說唱和喊麥的關係,不想對音樂流派、歷史沿革之類的東西展開講,只想簡單說一下喊麥和數來寶的聯繫。

數來寶,是一種中國傳統曲藝。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最初是流落於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用竹板或系以銅鈴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為可以斷開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兩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換韻。最初藝人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後進入小型遊樂場所演出,說唱內容有所變化。部分藝人演唱中國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逐漸演變為快板書,與數來寶同時流行。

2014年11月11日,數來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喊麥,和數來寶的聯繫僅僅在於看似也是"四、三"七字句,或者其他形式的六字句或者八字九字句,僅僅在於每句唱詞的句式有細微的聯繫。

絕大多數的喊麥唱詞,換韻極其生硬,而且唱詞內容空洞無物,基本上都是為了湊字、堆詞而寫。

絕大多數的喊麥唱詞,並非即興編詞,更不會寫出太有意義的唱詞。

絕大多數的喊麥唱詞,都可以總結為做白日夢、吹牛逼、發牢騷,不信您可以隨便找幾首喊麥聽聽,看能不能划到這三類之一裡頭來。

並不是說,什麼歌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至少寫的、唱的這個東西不能總是逃不出白日夢吹牛逼發牢騷這個層面吧,說喊麥低俗,說錯了嗎?

這就是當前這個時代,東北人在直播方面為全國人民貢獻的「文化」產品,之一。

之二,就是短視頻。

我看過所謂的搞笑視頻,所謂的宣傳兄弟情誼的視頻短劇,所謂的校園短劇,所謂的社會人兒社會嗑兒,所謂的愛情宣言,最最火爆的,就是所謂的社會搖。

社會搖,就是一群瘦的像綠豆芽的小姑娘小伙兒er,姑娘們留著空氣劉海,畫著一字大平眉,塗著各種色號的口紅,穿著露腳脖子的褲子和一雙豆豆鞋,小伙們剪著鍋蓋頭,耳朵後面一定要剃的很薄,能看到頭皮那種,然後穿著修身韓版小T恤或者小西服,窄腿勒蛋露腳脖子褲,和一雙豆豆鞋,雙腳穩紮地面不動,胯骨帶動膝蓋以四八拍左右舞動,雙手抬高在頭部兩側同樣以四八拍做出可循環的揮舞動作,這樣的所謂「舞蹈」,就是社會搖。

成天給這些玩意下定義真他媽累。

可是累也沒辦法啊,這就是我們東北小姑娘小伙兒er的發明創造,而且還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是吧。照例隨便找一個視頻舉個例子。

小伊伊,澎湃社會搖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這玩意現在也被封殺了。

要說一個「舞蹈」,人畜無害還能活動一下胳膊腿兒,被封殺可能有點冤,但實際上這玩意也沒啥價值。

你要知道,這東西在網路上有多火。

有小伙兒er站成一排搖的,有小姑娘站成一排搖的,有小姑娘小伙兒er對著站成兩排對著搖的,有小姑娘小伙兒er穿插著搖的,有中學生穿著校服搖的,有小學生掛著鼻涕搖的,有推陳出新搞「功夫搖」的,有借著非常火爆的遊戲「絕地求生」中人物動作改編的「吃雞搖」的,還有什麼情侶搖兄弟搖酒瓶子搖狗尾巴花搖的……

萬物皆可搖。

搖個屁啊搖,就那小胳膊小腿還「社會」搖呢?覺得自己穿著打扮、舉手投足挺「社會」唄?都沒啤酒瓶子粗,不怕把自己搖折了?

穿著校服還在那搖上了,作業寫完了是吧?真以為會個社會搖就不用學習啦?搖來搖去能當網紅賺錢?

最逗的是還有家長讓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拍社會搖……

社會搖招人厭惡的原因在於,和喊麥類似:

都是在審美水平上極其低下、在藝術價值上完全沒有、在價值取向上極其負面、在社會影響上極其惡劣,

偏偏還不自知,總有那麼一夥子人為這些玩意辯護,我就喜歡聽喜歡看,我拍這玩意能賺錢,你有我有錢么你在那瞎嗶嗶,窮逼閉嘴滾犢子。

丑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

因為畢竟,垃圾就是垃圾,為垃圾辯護,甚至喜歡垃圾、製造垃圾,那隻能說明,你就是垃圾。

而這些「文化」垃圾的主角多數是東北人,就怪不得全國人民共同鄙視了。

然而除了喊麥、社會搖,我們東北人還貢獻了更多系列題材短視頻或者直播內容。

譬如說,社會嗑系列:

一般是鍋蓋頭A在撞球廳玩,鍋蓋頭B過來挑釁,說幾句社會嗑,然後鍋蓋頭A用幾句社會嗑懟回去,瀟洒離去,留下一個慢動作的側影。現摘錄社會嗑金句若干: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tm是誰

路還長,別太狂,人生指不定誰輝煌

你若折我姐妹翅膀,我定廢你整個天堂

你幫我我幫你,你不幫我我還幫你,我幫你你還毀我,那我就干你

社會道路都在走,做人做事別做狗,扎槍搞把關公戰,倆橫一豎就是干,小子社會磕三個字,你可能不理解,但今天我就告訴你原創二字咋寫

譬如,兄弟情系列:

一般是精神小伙兒erA領著個空氣劉海平眉紅嘴存子小妹兒逛大該,迎面來了個精神小伙兒erB和B的幾個小哥們,B看見A和小妹兒在一塊就過去對小妹兒說blablabla然後A對B說blablabla,然後B撂下幾句社會嗑走了,小哥們也跟著走了,結果A把人家綠了還沒完,回頭又挑釁說點啥,然後小哥們就不樂意嘍,嗷的上去給A一頓電炮飛腳,最後對著躺地上的A再撩幾句社會嗑,大意基本上就是「我看不得我兄弟哭」這種。視頻不找了,有種肥肉吃多了的噁心。

譬如,校園女魔頭系列:

依然是空氣劉海平眉紅嘴存子小妹兒,三三兩兩在校園角落裡叼著小煙裝頹廢,或者俾睨天下那種眼神,要麼去懟一懟女生,要麼去撩一撩男生,總之除了視頻背景看著像校園,其他任何事都跟校園沒啥關係,反倒是夾雜著塑料姐妹花、社會嗑、狗血戀愛等橋段。

總之,在被譽為東北輕工業新希望的直播這方面,我們東北人展現給全國觀眾的多數都是上文所述的這些東西。

也許年齡稍大一點的讀者對喊麥、社會搖感覺很陌生,但我相信每個人的微信里都有那麼幾個同學群、親戚群,群里傳播的那些所謂的搞笑視頻、視頻小段子,同樣都是我們東北「文化輸出」的一部分。

而當我們討論文化輸出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認真分析一下了。

誠然,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是藝術。

一般來說,我們把逗人笑的藝術形式稱為喜劇。

而按照正統的觀點,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笑片,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從而引起人們對丑的、滑稽的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也就是說,想要拍一個段子逗人笑,吸引人來看,首先得是一個稱得上「劇」的東西。無論採用什麼手法,設計什麼結構,如果是「劇」,就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投入。

所以,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形容現在的一些小品、搞笑綜藝節目是「撓痒痒肉」來逗你笑呢,原因就在於這些「文化產品」缺乏智力投入,硬生生的強制觀眾去對丑的、滑稽的人事物進行嘲笑。

比如,對路人進行惡作劇,讓人出糗;

比如,將流傳了很久很爛俗的笑話講出來、演出來;

比如,故意表現出對什麼事物特別誇張的反應,大吼大叫裝瘋賣傻。

當前東北人產出的大部分「文化產品」,都離不開滑稽的扮相,誇張的動作,以及沒有思想的語言。

無論喊麥,還是社會搖,還是搞笑小段子,我們在看這些東西的時候,絕大多數時候不是在審美,而是在審丑,在獵奇,在笑「哈哈看這傻逼」。

這就是一種低級趣味。

而這種東西,看的越多,只能越煩。因為千篇一律,沒有什麼新意。最典型的就是社會搖,只需要看幾個視頻下來就會覺得這幫人怎麼長得都一個樣,動作也都八九不離十,好像一群複製粘貼的機器人在重複那麼幾個固定動作。

而喊麥、搞笑小段子又何嘗不是呢。

所有這些的東西的「創作者」都沒有創造力,這些東西的產生過程缺少智力投入,基本就是跟風拍個差不多的,傳到平台上供其他人「欣賞」。

這些東西的作者多數是東北人,這些東西的觀眾和擁躉,又何嘗不是以東北人居多呢?

反過來說,之所以這些東西能流行,流行到成為東北民間文化輸出的主力,就是因為觀眾在推波助瀾。

這就是最可怕的問題:

審美的倒退。

以前總有人批判趙本山,說趙氏喜劇多以嘲笑農村人、殘疾人、南方人取樂。沒錯,確實有這些問題。

但趙本山之所以能將本山傳媒做到今天這個規模,他可絕不是僅僅靠嘲笑農村人殘疾人南方人做到的。

比如說《紅高粱模特隊》,算是比較主旋律的一部作品,但歌頌主旋律是正確的,歌頌主旋律也不一定會影響作品的藝術性。

《紅高粱模特隊》從各個方面來分析,都可以稱之為東北喜劇的典範。誇張而不醜陋,幽默而不低俗,結構緊湊,主旨積極。這是一部經得起反覆觀看而不膩煩,反覆咀嚼仍有新意的作品。

趙氏喜劇中,這樣的作品並不少見。

摘錄一段《紅高粱模特隊》中那首歌的歌詞吧,看看是不是充滿了俏皮和進取,還有勞動者的豪邁和對家鄉深切的熱愛:

大棉襖 二棉褲

裡頭是羊皮外頭裹著布

哪怕是零下四五十度

天它咋冷咱也不打凍

開山劈嶺伐大樹

這就是我說的勞動保護

西瓜就是甜

黃瓜也是香

收穫的季節都挎著柳條筐

五穀豐登

山河壯麗

旱澇保收咱的黑土地

土地是媽 勞動是爹

只要撒種 啥就往出接

火辣辣的心

火辣辣的情

火辣辣的小辣椒它透著心裡紅

火辣辣的眼睛會說話

火辣辣的小樣招人疼

火辣辣的表演全都是勞動

火辣辣的范老師請你多批評

下一個組合有火辣辣的我

失陪了范老師 我得去造型

走啊走啊 換啊換啊

不管是鄉村都市

還是那少女壯男

你穿的是地 你披的是天

走的是陽關道 奔的是日子甜

千百年創業艱辛

換來這春滿家園

跟今天這些搞笑小段子相比,真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今天的東北文化輸出,輸出的大多是低級趣味,形成了像癌症細胞一樣無限繁殖分裂的低俗「作品」。想來也正常,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東北經濟日漸凋敝、人口縮減的今天,我們能指望東北文化逆勢強襲,輸出什麼高雅藝術嗎?顯然不可能。在全國人民大踏步提高審美水平的時候,我們東北人卻在拖全國人民的後腿。

東北並不缺少有水平、有價值的藝術作品,也不乏有才華、有思想的人才,但數量和影響力跟喊麥社會搖搞笑小段子相比,差的太遠太遠。我們總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可現在這鍋里,屎比湯多。

2018年上半年,我們東北的文化輸出,基本就是這個樣子。

文化方面的問題,只是東北的一個表象。

稍微深層次一點的問題,在於東北的經濟。下一部分,我們將探討東北經濟。


明明可以開直播扮丑搞怪求打賞,為什麼偏要碼字呢?

因為我想讓東北的文化輸出更有價值一點。

wechat掃描二維碼,讚賞作者。


推薦閱讀:

秋分不生田——這是咱東北的秋分節氣習俗
東北人有什麼特點?
東北太需要一個英雄了
親眼所見的東北經濟困局:大姐們已經不買貂了
《超級演說家》當中哪個演講家最有東北特色?

TAG:東北人 | 東北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