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招股書中的7個業務關鍵數據

小米招股書中的7個業務關鍵數據

來自專欄 虎嗅網

萬眾矚目的小米上市,終於在今天選擇落地。

作為一家在短短8年間憑藉智能手機浪潮、發展成為中國智能手機領域中堅勢力的科技公司,此前其實並沒有非常詳細地展示過自己的實際業務成績,憑藉今天小米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契機,虎嗅也為你整理了小米7個關鍵性的業務發展數據,讓你可以在第一時間重新「認識」小米。

1、小米去年「賠」了挺多

小米在過去的三年中,營收不斷上漲,但凈利潤方面波動很大。2015年小虧76億,2016年賺4.9億,2017年虧438億,其中2017年凈利潤和營收的比例為-40%。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專業人士向虎嗅表示,這個巨虧是由「發優先股」造成,與小米實際業務的關係並不大。

2、手機是小米收入的「頂樑柱」

從各業務板塊營收的數額看,智能手機是「頂樑柱」,但在2016年曾遭遇了下滑,2017年再次大幅增長。IoT、互聯網業務增長相對穩定,且速度不慢。

3、互聯網是主要利潤來源

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小米都是一家「硬體公司」,但小米的硬體的確不怎麼掙錢。相反,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毛利潤要高得多。

4、廣告幫了小米的大忙?

作為主要利潤來源的互聯網業務中,來自廣告的營收佔了絕大多數,增值服務收入曾在2016年遭遇了下滑,它的波動與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發展相關聯。

5、小米智能手機絕對是「平價路線」

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在3年間僅上漲了10%,大約僅為蘋果的六分之一(蘋果最新一季度手機平均售價約為750美元)。所以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整體表現主要與銷售量相關聯。

6、小米國際化趨勢迅猛

從營收的地理分布來看,小米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增長速度更快,大概率是因為印度市場所取得的成績。

7、小米的主要開支也在快速增長

與營收對比,小米在各項開支上的增長同樣「迅猛」,其中「銷售及推廣開支」佔大頭,「研發成本」也在逐年增加,2017年已經較2015年翻番。

小米複雜的財務現狀仍待挖掘

很明顯,小米整體業務發展勢頭不錯,但大多數人留下印象的很可能還是2017年438億元的巨額虧損。

對此,小米官方數分鐘表示:「我們不能只從字面上去理解,我們要看到「負債」「虧損」產生的原因。互聯網公司通常會有多輪融資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國際會計準則下,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於公司賬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並未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這筆所謂的「負債」數字在上市那一刻就會消失。這種虧損的數字越大,其實越說明這家公司被大家認可的價值高。」

小米的財務情況是否真的像官方說得「一下子就會消失」那樣輕鬆呢?由於財務數據的複雜,我們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給出判斷,敬請期待我們進一步的挖掘和分析。


推薦閱讀:

互聯網公司一季度財報盤點:賺錢二八效應明顯
致大公司工作3年以上的人,恭喜你成為廢人!
你願意看BAT打架還是希望他們合作?
測試科技公司起名

TAG:小米手機 | 互聯網公司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