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從心-人人心]人機交互/產品/建築/MDes混申小結

[慫-從心-人人心]人機交互/產品/建築/MDes混申小結

來自專欄 HCI沉思錄

「像很多標題黨文章一樣,這篇我看完感覺也沒啥乾貨。我覺得專欄里其他文章都比這個寫得好。」 ——葛肇奇


我是葛肇奇,在18fall的申請中混申了四個方向的設計類項目,取得了相對比較理想的結果,最後選擇了CMU MHCI項目。這篇小結從17fall申請的失利寫起,記錄了自己一年來的一些思考與行動。為了標題黨,我把文章內容拆分成了「慫」、「從心」、「人人心」三個部分。其實也是想借用把漢字逐步拆解的這個意象,來體現這一年中經歷了很多迷茫、困惑、掙扎和猶豫,並最終逐漸把自己剖析得更為清晰的過程。主要內容如下:

[慫]——全拒德後的跨專業申請

[從心]——「4/2/?/X」的設計類項目篩選

[人人心]——以human-centered展開申請材料

[附1] 嘔心瀝血1w字托福經驗帖+洒洒水啦5k字GRE經驗帖

[附2] 遊戲視角來看申請中的升級與打怪

[附3] 後申請時代的焦慮、佛系與玄學


個人背景

這裡儘可能客觀地列出所有優勢和硬傷:

專業:THU建築設計本科及城市設計碩士「4+2」連讀,GPA分別3.9和3.5;

TOEFL:29+29+27+28=113 (過程比較崩潰兩年考了8次,附經驗帖)

GRE:162+170+4.0 (附經驗帖)

實習:略硬傷,分別有一段北京和紐約建築事務所的實習,無交互/PM直接相關的經歷;

科研:設計背景完全無科研經歷、無相關文章;

項目:擦邊的有4年前自己瞎做的smart product,偏用研、一個近期做的App設計、研究生時調研類的畢設和廣義的UX勉強相關;

推薦信:分別是導師(建院前院長)、某建築事務所合伙人、之前在THU教建築現在在BC教MDes的美國教授,沒有直接和HCI/工設對口的強推;

技能:Adobe系列和三維建模軟體洒洒水;會一些建築內的「兒童版偽coding」;

獲獎:都是與HCI/工設/MDes無關的設計類獎項;另外有兩次國獎;

申請結果

人機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d] UW MHCID

[ad] GaTech MSHCI-ID track

[ad] CMU MHCI

[ad+9k] CMU METALS

[ad] UMich MS

[ad+包括TA的12k] IUB HCI+d

[rej] UW HCDE

工設/產品/整合設計 Industrial Design/Integrated Design

[ad] CMU MIIPS Advanced Study

[rej] MIT IDM

設計方法 Design Study(MDes)

[ad+5k+4kTA/RA] CMU MDes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rej] Harvard GSD MDes-Tech或Art忘了申的哪一個了

建築設計 Architecture

[ad+24k] Yale SoA MArch 2

[rej] Princeton SoA March 2


[慫]

[太艱難了...] 17年3月,拿到建築類項目申請的結果後,發了這麼一條朋友圈。

轉專業的動機可能需要從17fall的純建築類項目申請說起。

「不是已經有一個碩士學位了嗎?怎麼還想去讀一個建築碩士啊?」

T大建築有個「4+2」保研政策,就是讓保研的同學4年完成原本需要5年的本科學習,並2-3年讀完研究生。這個福利政策給了大家極大的時間自由度,其實選擇出國攻讀第二個建築研究生的學長學姐不在少數:有的為了從事更具體的學術研究,有的為了留美工作,多數取得了很好的發展。而對我自己,現在可以相對客觀地說,一部分原因是......慫。

「轉專業??我一直以為你特別愛建築啊?」

我一直對設計(或者更廣義的creativity+novelty)有著巨大的熱愛。本科期間,經常一邊做著設計一邊感慨「設計這件事真的太有趣了」;也有做設計連續通宵,一下子瘦得朋友差點認不出來的時候。讀書期間,建築行業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我的實習經歷也讓我感受到了建築教學訓練和執業建築師工作內容的差異。建築教育中以建築大師為目的的培養,讓學生對與未來工作中設計權重有了過高的期待,同時以周為學期的課程訓練也將實際相對漫長的項目周期進行了壓縮。隨著年級升高,我逐漸認識到自己更喜歡的是創造性思維的表達和實現,而建築師身份並不能很好地滿足這個目的。掙扎之中,兩個聲音頻繁地交替出現在腦中:

一個聲音告訴我:規避不完美和不滿意的方法是努力在行業內爬升到高點,最大程度地降低負面行業環境對個體的影響(比如大規模熬夜、非腦力勞動輸出、行業內耗、抄襲等等)。

另一個聲音告訴我:倒不如選擇另外一條職業道路,在一個新的行業里尋找自己的價值。

17年我聽從了第一個聲音。帶著「好學生思維」的慣性,以及從小到大保送/保研/降分錄取的這種福利帶給我的安穩感,我很希望這一次仍能夠得到認可從而獲得資源、規避問題。另一方面,我也實在捨不得在建築上積累的經驗、人脈和學業優勢,很害怕轉了專業一切清零,重新回到起跑線。其實自己早在四年前就花了一定時間了解用研為導向的交互領域,但是始終有種隔岸遙望的感覺——任你撩得再熱烈,我依然找不到現成的橋,也沒勇氣自己去造一艘船。

那時我也十分依賴成功模板。建院有一位R姓學長只申請了哈普耶並全部命中,而現在也成為了國內最頂尖的青年建築師之一;加時隔若干年有幸在同一個國際競賽獲獎,這種代入感更是為我增添了一些滿目的信息。就這樣,帶著很偏執的名校錄取動機,我也只申了哈普耶,開始瘋狂地攢建築作品集,堅信會「理所應當」地成功。在一片奶聲中,甚至定下了「至少1個AD1個OFFER」的目標(噗嗤)。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萬物復甦的三月,收穫了——

Harvard GSD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Yale SoA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Princeton SoA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啪嗒。涼涼。懵了。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每天看著群里的朋友討論的簽證和選課,消極把自己困在畢設+睡覺+陰陽師(嗯?)的循環里,幾乎不怎麼出宿舍門。不過也正是那一段時間,讓我獲得了「Nothing to lose」的狀態,可以沒有任何牽掛和顧慮地去思考自己。


[從心]

4,2,?

相比於申請相關的經驗教訓,全拒德之後學到更重要的一個詞是——鈍感。太多的「敏感」教育,讓自己在決策時會過於在意潛在的風險,去腦補失敗後的慘狀,然後去以降低風險為目標進行決策。 「鈍感」,是一種「明知前路艱險也不妨拼盡全力硬懟一把萬一失敗了再考慮後果」的思維。通過把關注點最大化地聚焦在「執行」的環節,弱化「後果」對「執行」本身的影響。毫無餘地地,選擇了gap year,並真正開始一切歸零地思考自己。

帶著這種思維,開始認真的思考跨專業申請的事情。轉不轉?轉啥?Follow your heart。

前一段有一篇推送有提到「不要標榜自己轉專業」,我比較同意。大多數的跨專業申請,更像是個取與舍的過程,是基於自己在現有專業內的興趣點尋找契合程度更大的交集的過程。這個交集可能是一種技術,一種思維,一個對象,一個領域,等等。

建築學實在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它注重培養學生在設計中實時整合各類考量因素的複雜信息處理能力,也可以理解為燒腦式表達。這種最大化包容全部信息的能力是建築系同學很優勢性的複雜思維,但是,其實同樣重要的是從一個複雜的體系中反向抽離的能力。有時候,會覺得建築專業就像是一個N面鏡包裹著的空間,每個人都會從其中一個鏡面看到自己,卻容易在鏡面的層層反射中難以捉摸整體。

從設計背景出發,我在選校上的考慮可以概括為是做了一道「4/2/?/X」的填空題。

[4] Design for ___ 強調對象,即設計圍繞著什麼群體展開;

[2] Design to___ 強調目的,即憧憬中設計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 Design ___?強調領域,即最終選擇跨專業申請的具體方向;

我在選擇混申的方向及項目時,十分堅定地認為三者之中「4」和「2」的優先順序遠大於「?」。申請結束後大概有20多位設計類背景的學弟學妹諮詢關於轉交互的事情,其中不乏對於行業了解遠比我深入、並且已經在積累實習經驗的;但是還有個別聲音是這樣:「學長好(其中還有個叫我學姐的…??),我是建築/規劃/景觀背景,想申交互,聽說工資高就業好……」

首先,關於就業容易的說辭其實並不準確,不翻牆獲得信息的渠道(如這裡)對於信息時效性很弱化。另外,對於跨專業申請的方向尚未定死的學弟學妹來說,認定HCI這個詞不撒手,是在沒有系統了解情況時就草率完成了「Design?」的填空題,然後相對被動地接受在HCI內究竟要「for誰」和「to啥」的填空題。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個別口口聲聲地說要轉HCI的學弟學妹還認為HCI=「Hi, Cool Interfaces」,而完全忽略了其中的更主導的用研成分。


把自己扔給辭彙表

在我自己對選擇混申的方向時,首先從建築這個大的鏡子入手,借用他人的方法,把建築剝離成相對二分的辭彙,思考自己的偏向性。

理性的—感性的

技術的—藝術的

物理的—精神的

當下的—永恆的

個體的—群體的

緩慢的—快速的

一次的—多次的

創造的—不變的

……

我發現很多對對立的辭彙並不會的得到非此即彼的選擇,有時是兼顧關係、有時是主從關係。這些都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成果。大致的思考如下:

理性的—感性的 (理性+感性,但是希望理性是創造感性的手段)

技術的—藝術的 (更希望是藝術性,技術手段的話也是表達美學價值)

物理的—精神的 (更偏重實體的負空間,即「場與氛圍」與人建立的聯繫)

當下的永恆的 (both,當下即永恆)

個體的—群體的 (認為設計的價值就在於服務於廣義的對象)

緩慢的—快速的 (快速,工作中用腦成分越多越好)

一次的—多次的 (?忘了)

創造的—不變的(design=novelty+creativity)

……

我發現,自己更喜歡用設計手段直接與使用者/體驗者建立聯繫,設計過程中的憧憬和愉悅感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用戶的反饋。同時,自己喜歡更為快節奏的設計,喜歡逐層打磨的過程,而對設計對象的具體形式上相對放鬆。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從混申項目選擇到申請材料的準備、甚至到錄取後選校等環節都覺得格外目的性格外清晰。由於所有的行動都是出於對自己最真實的理解,一方面沒有在根本沒有興趣的項目上額外花費精力,同時也沒有因為4個方向的混申而內耗。


Design+X,還是X+Design?

設計類的交叉項目類型繁雜,computational design, design engineering, design &

management, human-centered desig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active

design, integrated design,entertainment design等等名詞爭相開放,眼花繚亂,紅的像火,粉的像霞。

幫助我在這長得能連成一段freestyle的眾多項目中進行進一步篩選的,並不是「設計+X」中具體的X是什麼,而是設計手段以何種身份介入到X,在哪一個階段與X發生聯繫

具體而言,比如如果X這一空填「技術」,那麼自己傾向地是以技術手段輔助設計的實現,還是設計手段讓技術更合理?設計是一個注重最終表達成果的目的,還是一個甚至消隱過程性中的手段?……很多學科交叉的項目其實能夠兼容設計與X之間的不同關係,但是依舊不可避免地有所側重。

比如,computational design一類項目側重以技術手段提升設計的實現與維度,而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則側重以設計思維讓技術更具有親人性。雖然二者乍一看講的都是設計結合計算機技術的事情,但是在手段/對象/結果上都有相對較大的差別。在某位本科人贏好友的帶領下,申請建築項目的同時申CMU MSCD似乎已經逐漸成了這兩年的一個常態化操作了。在自己申請時,我比較清楚地知道自己並不適合MSCD提倡的價值觀,而是選擇了另外4個CMU的項目進行申請。最後有幸命中全部這四個項目,而我很肯定如果選擇跟隨大流,等待我的應該會是一封拒信。另一個例子是,同樣名為MDes的兩個項目,CMU的側重交互/服務設計,GSD的側重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最後的一Offer一Rej的結果也比較客觀地反應了自己的動機與前者其實更具契合度。

對於自己,我對打算申請的項目給出的定義最終確定為:用[設計思維]讓用戶/體驗者在接觸[X]時得到愉悅/舒適等積極反饋或指導/便利等實際價值。基於此,我在篩查項目時的要求是:

-設計為發起手段,而不是呈現的結果;

-設計的受眾是廣義的群體,所以平台需要是虛擬的或者可批量的;

-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積極的反饋,而設計表達只應是過程性的;

最終選擇人機交互HCI、工設產品ID、設計方法MDes的三個大的混申方向上,都能很好地滿足上述要求;並且我關於那個[X]本身是什麼的填空題也相對放鬆。至於兩個建築類項目,更像是在信仰性申請一把,轉專業決心已定,也基本沒有打算去。


[人人心]

居然寫5000字了??碼不動了…

「用[設計思維]讓用戶/體驗者在接觸[X]時得到愉悅/舒適等積極反饋或指導/便利等實際價值。」這句話是上面提到的混申的出發點,也是我整個申請package展開的思路。

對象:人人=眾,廣義的群體

目的:心=以積極體驗反饋為目的

手段:X,相對放鬆

因為之前並沒有科研文章發表,也沒有直接的UX工作經驗,可以說真正為具體的HCI/ID/MDes的申請準備相對較晚。不過跨學科項目的一個好處是,對方除了看重申請人在領域本身的探索完成度外,「原背景+個人動機+初步行動」成的潛在契合度也是具有分量的因素。因此在作品集和文書上,我比較側重真實地呈現6年設計背景下,我為比建築學中更廣義的使用群體(人人)進行設計的願望,以及普適性的設計思維對於跨學科領域中對優化體驗的(心)價值。


作品集

因為申請的產品和MDES類項目多數是需要網站,而建築類項目是提供PDF,所以我的網站上的項目需要同時滿足不同的需求。相比於強調在HCI內的完成度,我的網站更側重展示跨領域的設計嘗試如何實現human-centered,並且每一個設計著重強調某幾方面的能力。具體選擇的7個項目分別是:

GooDo [individual]:最為完整的用研流程,app+產品,用戶群比較特殊;

HomEasy App [+Tang Kainxin, Chen Shiyun]:建築和交互間的過渡,比較典型的UX項目,到hifi;

Breath of Light [individual]:從人對光的感知切入,大量實驗模型和模擬;

Silo of Knowledge [individual]:偏重城市設計和功能策劃,從歷史角度思考設計如何激活記憶;

BIG-O [+Zhang Dapi]:對基礎設施的研究,跨學科,城市設計角度思考人與技術的關係;

Tectonic [+Zhang Dapi, Mayidong, Wang Xingni, Dai Rui, Zhu Yufeng]:強調設計+技術+實現三者之間如何協調,group work

畢設 [individual]:橋下空間考察及設計,偏重調研為導向的設計,偏重弱勢群體


文書

TIPS:

1.轉專業申請不要以完全批判原專業為出發點,而是要巧妙地把負面信息轉化為積極信息。在逛論壇時確實發現了有這種冒險套路為出發點的HCI申請PS。如果把握不好欲揚先抑的節奏,還是穩妥為好。如:

[X] 建築太累了節奏太慢了老子不玩兒了!哎交互不錯啊,就它了。

[V] 建築的訓練讓我發現了設計的包容性,並且在交互找到更感興趣的表達形式。

2. 符合美式的學術寫作的閱讀習慣,散文式的PS有風險。先不要糾結於具體某個用詞是否精確,最好在段間、段內邏輯明了的前提上進行具體的潤色;在寫作能力極強的前提下再嘗試文風創新的可能,否則容易翻車。比如下面幾個的翻車指數依次增加:

[SSR] 我,HCI,快錄取。(符合閱讀習慣的形式創新)

[SR] 您好,我願意為人際交互添磚加瓦。(符合閱讀習慣,語言較好)

[R] 搭假嚎!窩愛人雞腳護。屑屑搭假。(符合閱讀習慣,語言一般)

[N] 哦窩滴撈火雞,人雞腳護大大滴嚎。(不符合對方閱讀習慣)

寫完怎麼感覺N檔也還不錯…??

3.盡量使時間軸最大化提前。所有的evidence都要強調經歷相關性,不做無用的「我很棒棒」的羅列。如果想去應聘扮演小豬佩奇,即使你在青青草原上揍狼能力再一流也沒用。轉專業的PS比普通的PS要多一個轉折點,最可怕就是對方PS讀了三分之二仍然看不出描述的經歷和申請動機間的關聯性。包括我自己第一版的文書給一位有很多年學術寫作指導經驗的native speaker看時,收到了很多條「it』s bragging」/「not relevant」的批註。例子如下:

[X] 我呱呱墜地。我三好學生。我抽煙喝酒染髮但是好男孩。我想讀HCI。

閱讀反饋:看完覺得不懂為啥要轉,你還是做你的好男孩吧。

[V] 小時候某經歷讓我注重人的感受;建築學習形成了設計思維;某次調研讓我意識到世界真亂我需要更影響範圍更廣的設計手段實現理想;嘗試了一些ux方面的東西;現在想申HCI。(真·不是我的PS提綱…)

閱讀反饋:小時候就可以轉啊!讀完本科咋不快轉啊!快轉啊!來啊!


寫作上,相對比較穩妥的美式的學術寫作基本是以[ thesis+3subtheme+conclusion ]展開的,每段內再進行次一層級的[ sub+3evidence+conclusion ]展開,而evidence的描述又可以推廣出類似的指向性。總之最大的特點是觀點直觀出現在論據前、段間邏輯關係(如並列、遞進等)明確、論據直接服務於最近的論點。PS寫作過程中一直在和一位有很多年學術寫作指導經驗的美國人保持互動,從一開始抵觸八股文到最後適應,也經歷了很多輪的打磨。

我自己在準備文書時,最初打算以去年的建築文書為原型進行修改。原本的文書提到了很多建築申請中比較有分量的經歷,比如國際競賽獲獎,實際建成的構造作品,紐約建築事務所實習,和耶魯的聯合設計課程等等。上述的這些,在一輪輪的文書打磨中,忍痛割愛地逐一全部剔除。

逐漸感覺,把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遠比華麗的修飾更重要。最終的文書中,提到了4年前興趣所致為紅點獎做的一個智能水杯的設計。設計其實最終夭折在終審環節,作品遠不如紅點獲獎的工設背景同學的成熟,但是卻是我真正開始試探嘗試圍繞用戶進行設計優化的起點。沒有解釋自己建築設計獎項如何分數如何,而是提到了一個「設計感」最弱的項目——研究生畢設所做的北京市弱勢空間的調研。從畫圖都拿不穩筆的冬天到熱得崩潰的夏天,我在二環的立交橋下調研的時間學會了用最誠懇的姿態去了解被忽視的社會群體。

關注微觀就是美國高校想要的政治正確?心懷大局是不是對方才覺得有價值培養?一系列矛盾的聲音最開始也一直在我腦中打架,相信很多申請者也曾試圖尋找那個「正確」的答案。但是隨著一輪輪地打磨文書,一次次反思自己,發現這些聲音會慢慢變得無關緊要了。

只要執著於自己所真實所想,每一個個體的都是動人的。

申請像談戀愛,表白時相對於強調「我是個好人」,更重要地是表達「我們為什麼合適」。因此對項目的研究工作很必要,盲目地跟風選校和排名導向的選校是不太可取的;同時申請材料需要表達比較明確的申請動機和規劃,並闡釋其與項目資源的匹配度。

對了,我所有的文書都是從UW HCDE的那篇進行修改調整的。這篇文書前前後後改的版本40遍是肯定有的,尤其最後的一周內調了有10多版。HCDE是從申請最開始我最最執念的一個項目,然而戲劇性的一點是HCDE恰好是唯一被Rej的HCI項目。現在也逐漸明白申請是一個雙向的選擇,即使把自己的特點最大化地展示出來仍被Rej,可能只是說明與對方資源的匹配度不夠高,所以不必執念。


推薦信

如果沒有牛推的話,在選擇推薦人時比較重要的是對方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和對跨專業申請的態度。我聯繫的三位推薦人都認識我超過了4年,並且以設計課、競賽、實習、私下交往等不同途徑有過比較具體的交集;他們聽到我想要跨專業申請後,都表示了極大的支持和理解,雖然他們自身是一直浸泡在建築環境里的。其中那位美國推薦人給我的回復讓我很感動——「It』s my pleasure to write this letter. I know you will touch many lives in the future. I just wanted to help the people you will touch.」

在聯繫推薦人有一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項。首先,12月正是學校和公司都相對繁忙的階段,因此需要提前判斷是否有推薦人忙的顧不上提交推薦信的時間點;另外聖誕+新年對於美國推薦人來說算是一個失聯階段(尤其我的美國推薦人本身是需要主持儀式神父)。

推薦人並不會像我們一樣在有一個專註的申請季,所以快到ddl忘記提交也是時常發生。在催推薦人時需要採取比較友好的方式,如果生硬地詢問只會讓對方更不爽。所以,作為user-centered思維的一次應用,可以轉換態度,讓「給對方添加負擔」變為「我是希望為你減輕負擔」。比如第一次溝通提供選校list後,在後續的幾次催推薦信時分別又給對方提供了所有項目的截止時間的匯總表格、admissions office的地址以及項目的簡要介紹。相信只要態度誠懇,保持溝通,多數推薦人都不會食言的。

另外補充一點,在選擇「是否waive查看推薦人填寫內容的權利」的選項上,請務必選擇「I waive the right」!!第一年申請時我全部選擇了「not waive」(天真地以為是不是這樣顯得我對待申請很嚴肅?);後來才聽說所有的美國人都默認選擇「waive」,因為在邏輯上推薦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沒有顧慮地填寫更真實的表達對申請人的看法。雖然並不知道這個選項有沒有實際的影響,並且我的推薦人其實自己後來也把推薦信發給了我,出於保險的角度選擇waive還是更穩妥的。


[附1] 嘔心瀝血1w字托福經驗帖+洒洒水啦5k字GRE經驗帖

2017年G、T成績為152+166+3/29+27+24+29=109

2018年G、T成績為162+170+4/29+29+27+28=113

1w字嘔心瀝血托福備考經驗帖見:

怎麼才能托福快速達到 110+? - George Alpha的回答 -

怎麼才能托福快速達到 110+??

www.zhihu.com圖標

5k字不那麼嘔心瀝血GRE備考經驗帖見:

GRE 如何準備才能拿高分? - George Alpha的回答 -

GRE 如何準備才能拿高分??

www.zhihu.com圖標

17年的成績對於多數建築設計類的項目來說已經夠用了(普林耶魯不夠),但是對於HCI來說是一個相比比較危險的分數。申請過程中在論壇和申請群中遊盪而認識了很多小夥伴,對比大家的申請結果,我覺得說「申HCI要110+330才穩妥」並不是誇張。所以在時間配比合理的前提下,英語這部分能做到多好就刷到多高,不在硬指標上給自己留遺憾。另外需要注意信息的時效性,很多項目(如今年UW MHCID)都在頻繁地調整著對於語言考試的最低要求,所以一切信息以當年的官網信息為準。

我自己gap year玩的太爽其實9月才開始集中準備再刷語言考試,相對局促;尤其托福真的是刷到了17年能報的最後一場考試,壓著線寄送了成績。語言考試比較吃時間,對於多數人來說為了保持題感每天還是要花時間刷刷題;所以還是盡量把戰線壓縮,最大化地短期突擊應試。

當然如果本身英語基礎極好,完全可以省下繁瑣的複習時間投入到其他申請環節。比如今年HCI申請印象中有兩位托福120選手,還有若干115+。另外在此特別膜拜一下GRE339、雅思9的美麗直系神仙學姐!(學姐你要是看到的話請微信給我打紅包)

另外,對於托福報名免費寄送的細節可以提些經驗:在註冊考試時可以選擇是否免費寄送4個項目。托福考試常規的寄送方式是「考試—ETS判分—分數給考試中心—出分—付費選擇寄送對象—ETS進行電子/紙質寄送—對方收到寄送—小米在網申上進行匹配和更新」。免費寄送是指在ETS判分結束後可以更快地給4個項目提供成績,甚至可以在出分後1天就看到寄送到達的更新,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拖進度。

免費寄送的好處是:快,適合壓項目ddl考試的最後幾場;壞處是:本次考試無法進行複議,已經寄出的成績無法hold,對方一定會收到。所以建議時間充裕時不要選擇免費寄送,壓線卡時間最後一搏的話可以免費。用一個心碎的故事來講講自己的教訓:

倒數第二次的考試中,我口語答了一半task覺得估計沒法26+就棄考了;報的是因病棄考但是後來才知道監考人沒給我點選取消report score(因為口語環節沒法打斷),最終到手一個78分托福。並且因為填寫了免費寄送,所以這次成績被遞送給了耶魯、普林、哈佛、卡梅的豪華組合。也因此,我專門對於多次托福寄送的拼分情況進行了詢問。恰好這4個項目分別代表了4種情況:

耶魯:接受拼分,只取各項最高和總分最高分;

普林:會關注各項最高,但是仍會看到各次完整成績(這就完蛋了);

哈佛:網申可以錄入多次成績;如果自己不主動upload托福成績的話,對方會從庫里幫你錄入各次寄送的成績(完蛋了);但我後來重新開了一個賬號,乖乖第一時間只upload了最高的一次,然後最終對方也只verify了這次成績;

卡梅:網申只錄入一次成績,對方應該也只verify這一次;

所以我有幸考了一次29+30+19+0=78 的成績,應該是同時打破了單次考試中兩個section最大分差的記錄(30分)以及兩周內進步最快記錄(35分)……現在可以比較調侃地描述這件事,但是那一周確實整個人都崩潰了,十分焦慮。總之語言考試很重要語言考試很重要語言考試很重要,儘早準備不要拖延儘早準備不要拖延儘早準備不要拖延。

[附2] 遊戲視角來看申請中的升級與打怪

感覺沒人會讀到這裡?是不是可以隨便插圖了??那就...陰陽師賬號炫耀圖來一張?

進入正題:

第一年申請建築項目失利後,我在反思過程中收穫最大的是學會了區分申請人視角和招生人視角。我逐漸明白了申請package中可量化部分(GRE、TOEFL、GPA)和其他部分(PS、作品集、推薦信、簡歷)在申請過程中需要差異性對待。因而兩類申請材料的直觀性不同,所以很容易沉迷於其中一類里而讓時間配比失衡。

比如去年申請時,我GRE用的是3年前的半裸考成績,總分其實還不足320;但是最後的幾個月時間我仍然選擇用來打磨作品集而放棄了二刷的機會,並不明智。對於交互/建築等有作品集的申請,究竟如何分配精力給打磨作品集、準備硬性材料等,需要有自己的判斷。用比較遊戲化的方式來解釋可能會比較清楚:

[玩家]=Applicant

[遊戲後台]=Admission Committee

[打死怪/被打死]=AD/REJ

想像自己手頭有100exp的加點值(用於申請的精力)可以分配給[作品集]、 [托福]兩個能力,究竟應該加給誰呢?答案是根據各個能力已有的等級來分配。總結幾個結論:


TIPS1: 過程/結果——學會區分玩家的視角和遊戲後台的視角。

情景: 作品集Lv9,托福Lv7,手頭100exp經驗。

遊戲:100exp加給作品集的話,對於玩家本身來說會直觀地看到經驗槽上漲了一部分,但是對於後台來說你仍是一個Lv9+L7的技能組合,去打BOSS的結果沒有改變;如果100exp分配給Lv7的技能,可能會升級到Lv8,從而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結論:玩家關注過程,後台只看結果。不要花大量的時間在低回報的細節打磨上,尤其是在做作品集時。視覺化的打磨相對於文書(缺少參照)和托福(回報滯後)東西更容易帶來沉迷其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很多時候,花了大量精力對作品集某一個細節的打磨其實完全沒有對申請材料的審閱產生任何影響。


TIPS2: 存活/輸出——不要期待用長項完全彌補短板的操作。

情景:作品集Lv10,托福Lv1,走皮皮蝦我們去打怪!

遊戲:不死就怪了。很多打怪升級的遊戲都是以「生存能力+輸出能力(>or<)BOSS」的模式為判定的。

結論:引申到申請環節,其實「生存+輸出」的綜合能力也是學校綜合判定一個申請人是否合格的考量因素。比如,一個中文環境下學術能力優秀的人托福只有60分,對方有理由懷疑TA的存活能力;而一個托福接近滿分而GPA尷尬文書膚淺的人,雖然能適應語言環境但是究竟能為學校帶來多大的產出也是令人不敢放心。

「他GPA才70,結果錄了blablabla」——所以這個項目跟本不看GPA;

「有個學渣完全沒科研和實習經驗,錄的還居然挺好(我中槍了??)」——所以申這個方向不看科研;

「今天X校學生作品集都很一般啊」——X校is losing its reputation

……

各大論壇和中介都喜歡以「低硬體+好錄取」的套路包裝一部分「逆襲生」作為噱頭。申請人在沉迷於僥倖心理和代入感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信息是碎片化的、誘導性的。下次再看到「Lv1玩家在XX代練機構成功幹掉BOSS!」的推送,可以先想一想這個逆襲案例更有可能是[Lv10+lv1]、[Lv5+Lv1]、[Lv1+Lv1]的哪個組合,以及在大量Lv6+Lv6的申請人中分別的存活可能。客觀想一想,至少我自己仍然認為所謂的逆襲需要做到:

1. 長板優秀得動人(比如Lv10+X)

2. 短板沒有殘到不能忍(比如X+Lv3以上)

3. 沒有直接壓制型選手(比如Lv10+Lv7)

4. 在等級交叉的申請人中仍選擇你(比如你Lv10+Lv3,對方L9+Lv4)

5. 申請池裡真的招不夠人了

6. 運氣真的好

6條因素里不可控的佔了4條,所以不確定性真的很大。與其寄託希望在AD鈣奶,不如早做準備補短板。


TIPS3:正確地把定性技能進行量化

情景:如果一個遊戲把經驗值槽的顯示取消了,慌不慌?

遊戲吸引人之處除了在於趣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對現實規則進行簡化和定量的映射。如果申請的過程真的變成GRE、托福以及經過百分制打分的PS、作品集、推薦信進行一個特定權重的加權平均的話,那真的就簡單得和遊戲沒什麼區別了。而實際的申請過程中,不確定性更大,規則更難琢磨把握。對於作品集、PS這些,你並不會具體地告知現在處於Lv幾的等級,所以對於「改到什麼程度算好」、「同樣100exp加給托福還是作品集收益高」,都是不可見的。所以,這時就需要最大可能地汲取資源、獲得信息,並根據信息的來源(項目官方>中立平台>誘導平台)和實效性,以獲得更全局的認識。

[附3] 後申請時代的焦慮、佛系與玄學

後申請時代並不輕鬆,尤其在第一個AD/REJ到來前。焦慮、迷茫與玄學成為後成為了主旋律。我自己也用實際行動開展了「後申請時代人機交互討論社區大型迷信開光系列」的卧佛寺與雍和宮分部的活動。燒個香順便爬爬山也不錯,喝AD鈣奶就算沒用也能補補鈣;但是千萬不要因為焦慮而陷入病態的恐慌。以下是針對網站來訪、面試、錄取消息、Refer的一些看法。


「為啥我的網站有一家炸雞店的來訪?」

因為個人網站可以查看訪問記錄,所以申請後大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焦慮。首先,各個項目對個人網站的看重程度不同,有的項目明確說明了並不保證會查看網站,有的則強調會認真查看設計作品的邏輯甚至文字。但是很難說網站來訪=錄取可能增多,比如CMU的4個項目一共來訪20多次並都錄取了;其中METALS項目網申時我並沒有填optional website link,也沒有影響最終結果;而UW MHCID很多人有多次來訪而我只有一次,反而也錄取了。

等待來訪的日子裡,可以說每天都在進行著以下的哲學思辨:

我沒有被來訪,是因為太厲害了直接錄了還是太差了直接拒了?

我只有主頁有來訪,是小米在確認鏈接有效還是教授覺得我太差了就關了?

我全部項目都被看了一遍,是我太酷了還是教授實在找不到能看得下去的東西?

我只有幾分鐘的來訪,是教授被折服了還是圖太丑了他一下子就關了?

我有一小時的來訪,是教授沉浸我的設計世界還是他老人家忘了關瀏覽器了?

我有個炸雞店的來訪,是教授吃炸雞都忍不住瞅我的網站還是我跟人家撞域名了?

這種焦慮可以理解,因為在提交完申請後獲得任何消息前的這段時間,網站來訪是唯一依賴的信息源。但是更好的方法是把注意力適當轉移,比如加個申請群玩你畫我猜、找個實習彌補fresh grad的尷尬、互相交流一下作品集、出去旅遊、紋個小豬佩奇,等等。


「我還沒沒面試,涼了。」

居然寫了10000字了?真·五一勞動節…

申請的所有項目中只面試了IUB HCId和CMU MHCI;另外MIT IDM錄取的、以及UW MHCID waive托福的同學也分別有面試。總體來說經歷的兩個面試相對比較輕鬆,語言能力+HCI相關的基礎問題都有問到。時間點上,IUB和MHCI都是分批的,所以不要慌張;必要性上,IUB至少往年是有沒面試就錄取的,而MHCI的面試今年是第一次,並且全部錄取人幾乎都被面試過。

面試前一個比較有效的準備工作是,假裝面對面試官,對著自己的簡歷十分詳細地講述可能被問到的相關經歷——詳細得讓人崩潰。設計初衷、團隊選擇、找贊助、吵架、崩潰時刻、設計的實現、缺憾和不足、後期實現、未來期待、學會了什麼……只要你願意,細節是可以無限擴充的。很多時候面試問到的問題只是項目的一個側面,而並非簡歷上的那幾行項目介紹的內容。另外,遇到一些帶著負面性導向的面試問題時,需要保持清醒合理地把負面的提問轉化成[不裝逼的]正面回答。比如:

你作品集里最不喜歡的項目是哪個?

我都喜歡。——0分,迴避負面提問

最不喜歡的是A,因為我做的太出色讓其他組被比下去了,這樣不好。——0分,正面但裝逼

一個比較有效的操作是先對負面的辭彙進行解釋、柔化、降級,比如上來就說「我不喜歡的是A;但是不喜歡並不是因為我討厭它,而是因為裡面有太多缺乏經驗造成的遺憾引。」,然後可以相對中立情緒地展開描述。

類似的問題還有「你最討厭我們項目/公司的地方是什麼?」,這時回答「最討厭的就是你們太優秀了讓其他學校完全被比下去了所以我申請競爭壓力特別大」基本不會有什麼加分。再比如問到「你不擅長的事是什麼?」時,一個自認為還湊合的回答是:

-我挺愁在一堆人面前公開演講的(不迴避不裝逼誠懇第一)

-其實我在小組討論和其他的交流方式上很在行(先提供正面信息)

-但是一到公共演講就有點緊張,好像是因為我看到人們交頭接耳我怕是我的觀點有問題、看人們默不作聲我又怕自己講的無聊(試圖找點共情,畢竟多數人對於公共演講都有點怵)

-自己還是訓練的比較少,之後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多多練習應該會好很多啦(表明這個不擅長是可解決的,而且對方也不會期待學生時期就有那麼出色的控場能力)

總之,回答問題時誠懇第一別裝逼,充分熟悉自己的經歷、動機,優勢點要強化更大的潛能、劣勢點往可解決性的方向推,基本就沒啥大問題。

另外,分享一個準備面試時憋出來「Any questions for me?」環節的提問。向面試官提的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並不是真的為了期待解答一個具體的疑惑,更多的是表示對項目的理解和興趣,並且給對方一個開心地額外誇讚自己項目的機會。有些過於具體的問題容易引起尷尬局面,比如:

那麼UCRE的課程主要做什麼題目? ——抱歉不是我教,你幹嘛不去官網查;

能不能告訴我我有沒有機會去CMU? ——你要是有機會來旅遊就有機會啊

我面試的時候哪裡表現的不好?——emmm現在表現的不好

上面的問題最大的特點是對方能夠提供的信息反饋十分有限,原本有機會再拉進一把兩人的距離,但是反而變成了比較尷尬的冷場。我自己感覺這類問題的原則就是要讓對方有的說、同時不觸及過於私人的信息。我最後選擇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

XXX作為一個很鼓勵跨學科背景合作的項目,很值得尊敬(贊對方項目)。但是我有個疑慮: XXX項目是如何保證每個人根據自己背景特點最高效地汲取資源、而不是做重複性的工作呢(表示我真的很想來這個項目所以才會在意)

如果對方希望繼續補充,接著:比如作為有著6年相對系統的設計學訓練的人(面試結束前再點一下自己背景優勢),我比較擔心我會和非設計背景的人一起進行相對基礎的設計訓練,而讓我沒有更多的時間放在我喜歡的某某方向上。

簡單預判一下,不管對方是校友、教授、小米,都可以從自己的角色上找到一些回復點。比如校友會從自己的學生經歷出發,教授可能會談到教學體系和自己的課程,小米會聊聊自己理解的項目的價值觀。這種問題能比較舒服地讓對方把身份從嚴肅的面試官抽離成一個相對真實的個體,而不會覺得被冒犯。

別把面試官當成系統——他們可能手裡拿著面試prompt,但仍然是帶著情感的人。比如其中一場面試,面到一半小哥直接表示其實我手頭有幾個問題,但我不太想照著這個問。另一場面試,我說我家狗叫Alpha,對方下一個問題居然是「你對Alpha Go對Tech領域的意義怎麼看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而且在還剩5分鐘時,對方一句「Can we see your dog?」之後,面試就變成了我抱出臨時關在衛生間一臉懵逼的Alpha到攝像頭前,在一片「Ahhh so cute」中討論了品種、毛色、飲食等等耗完剩餘的時間。面試真的很有趣,enjoy!


「怎麼已經有報ad的了但我還沒出結果?涼了。」

申請的項目里放AD/WL/REJ的節奏主要分為這幾種:

AD/WL/REJ一起發放,比如CMU MHCI

AD先發,REJ在隨後的1-2天內發放,比如CMU MDES

AD先發,REJ和WL在很長的時間後才發放,比如GaTech

還有個特例,就是先發一批英語不夠線的REJ,之後再集中發第二波AD/REJ。去年的UW HCDE是這樣,不過今年也改成了集中發放;各個項目的AD/REJ發放時間可以從Gradcafe上查到,其中最早的AD是METALS,2-22就發放了;最晚的是UMich(因為是rolling)和MIT IDM(網申結束時間晚),直到4月中才收到結果。


「同學你長得真好看。那你能不能refer我一下。」

Refer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位錄取某項目的同學A如果不打算去,可以寫一封「推薦信」表達希望對方給waiting list的同學B轉正機會。這個操作似乎是挺中國特色的,畢竟國外申請人無法形成如此龐大的申請池和關係網。各種途徑的信息(包括來自某項目參與招生的老學長)匯總在一起,大致結論如下:

-對於非導師制的研究生項目,waiting list多數是排序的,因為招生組不會再額外花精力聚在一起對wl的同學進行額外的一輪評判篩選;

-refer的意義不是那麼大——即使被refer了後成功轉正,很大可能是你本身在wl名單中排的靠前而已;

-跨學科項目的waiting list可能會存在按專業背景候補的情況;即你能否轉正可能取決於相似背景的錄取者是否轉正;

-存在waiting list幾乎全部轉正、或者完全無轉正的情況——今年都發生了;理論上項目錄取人數會稍微多於最理想的enroll number,不過仍是一個項目資源可以覆蓋的範圍;這樣,如果decline的人特別多,那麼wl里轉正的人也隨之而多;但是對於1st tier項目,如果除去decline的人數後,接受offer的人數仍大於enroll number,那麼項目自然就不必再額外轉正了。

上面的結論不一定適用於全部項目,各個招生組的策略也有所不同;那麼,對於這類非導師制的項目來說,如果被waiting list了,可以做些什麼呢?

自己這邊可以寫love letter給admission director和小米,表達對項目的持續興趣,並詢問是否接受補充材料(如近期的實習、科研等等)、是否可以參加open house(CMU MHCI就很好,對wl同學待遇和錄取的一樣);

如果是是refer別人,可以在decline offer的同時,給對方學校發一份感謝錄取+refer別人的郵件,因為只有你騰出了錄取的空位refer letter才有意義。我寫的refer郵件格式大概如下(避免雷同就沒放英文版了):

1. 我是A項目的申請人

2. 收到錄取很榮幸,但是仔細思考後決定去另一個項目

3. 我決定儘早做決定,是因為知道還有很多優秀的waitlisted同學在等待轉正機會。其中小B是我的同學,我們一起做過很多項目,比如作品集里的項目C;我很欣賞他的D能力

4. 他對A項目很有興趣,並且表示如果轉正一定會來的 *

5. 如果可能的話,希望你們考慮下小B;同時,我完全尊重招生組的最終決定

* 第4條需要與wl的同學確認,TA是否真的對這個項目無比熱愛並100%會去。

另外如果wl的同學是這幾種情況,請別做好人,認真地考慮拒絕refer

-早就決定去更好的項目了,找人refer只是讓自己的錄取榜更好看點朋友圈多幾個贊。這種人是在佔用真正等待空位的同學的機會,請勿refer;

-信誓旦旦跟不同人表示項目A/B/C如果refer轉正了我都一定去,做假承諾自己打自己臉。萬一refer真的有用,因為那句「轉正一定來」是出現在你的refer letter里的,最後會弄的自己很噁心。今年遇到了一位,果斷拒絕了;

-上來就噴A項目怎麼怎麼不好,你別來A快去B儘早騰出空位,然後讓你幫TA refer A項目。選校需要時間,首先需要對自己負責,然後再考慮幫助別人;如果自己還在糾結選校的話,這種綁架式的要求請不要答應。

除了上述情況外,不管自己信不信refer的作用,能幫別人一下就幫一下,哪怕只是圖個讓對方心安。今年大概寫了有10篇refer letter,雖然知道並不是我的作用,但聽到大部分人的轉正消息還是很開心。


[Ending]

「HCI申請的渣男?」——選校的掙扎

最後一步就是選校的掙扎了。因為我最後一周掙扎在三個項目中幾乎一天一變主意,明明前一天跟A說好了see you in Seattle第二天又see you in Pittsburgh了,所以被戲稱為申請屆渣男…不過今年還有一位學姐在UW和CMU中一直掙扎到了現在還遲遲沒決定,所以我並不是最拖延的——但是誰讓人家學姐美麗呢?(學姐看到這裡請微信紅包謝謝)

***

update:真的收到學姐的紅包了。學姐現在更美了。

***

選校過程中,可以把考量的信息分成項目的和自身的,分別對待。如果完全沉浸在比較就業率、排名、科研水平等等,容易陷入到一種「我來幫美國HCI/ID項目排排名」的第三人稱視角。而實際上選校是一個十分主觀性的過程,尤其對於HCI/ID這類跨學科項目來說,學校有能力開設便說明資源足夠豐富,不存在差項目。

在選校最初,其實花費了不少精力穿梭在info session、官網、LinkedIn、quora等等平台把糾結的項目都過了一遍;但最後幫助我確定選校的核心因素其實都是很主觀的思考——相比於項目就業如何、有沒有實習、會議論文多少來說,我更在意的是我能以何種效率從項目中獲得我需要的資源。

掙扎選校的過程中,我逐漸理解跨學科的項目並不是這樣的一個模具:把不同背景的人抓到一起,教一套模板化的用研方法,讓所有人畢業都去做同一個風格的app界面。跨學科項目的美麗就是在於它的包容性,能讓每個人帶著自己的信念與動機找到一個新的平台,成為一個「更自己的自己」。

究竟做的一個決定會不會後悔,我覺得一部分原因取決於考量因素究竟是外界的還是內在的。比如某個項目的排名、教學體系、就業狀況都是在實時波動的外界因素,而興趣、動機、目的這些東西是相對穩定的內在因素。做決定時過於依賴前者會讓看似有理有據的決定在一次波峰波谷的顛簸中就被擊碎。

從選校的決定到跨專業申請的決定本身,都需要多聽聽自己的聲音;轉專業不是投機取巧、留在原專業也不是保守怯懦。任何經過謹慎思考的去與留,不分早晚、不論激進與保守,都值得尊重。

[慫]、[從心]、[人人心],現在能調侃地記錄下來申請的點點滴滴,但只有自己知道過程真的太不容易。真的很感謝陰差陽錯的第二年申請給了我一次重新看待我自己的機會;也有幸認識了不同背景、相似追求的優秀小夥伴,意識到跳出預定軌跡的道路挑戰與陪伴並存,但絕對不會孤獨。感謝提供給我幫助的小夥伴。

MHCI 「D-List」小夥伴們,匹村8月見。

-鳴謝五一勞動節假期讓喘口氣

-項目圖來自個人網站

-封面圖來源 hcil.kaist.ac.kr/


推薦閱讀:

【中天智領資訊】人臉識別真的萬無一失嗎?
智能人機交互 - 埃森哲2017關鍵技術趨勢
HCDE 大概是你們最大的心結
【中天智領案例】量子工程
【中天智領資訊】人機交互系統在車展上大放異彩!

TAG:交互設計 | 人機交互 | 用戶體驗設計師UXdesig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