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俄國大師學繪畫(二):卡爾.布留洛夫

向俄國大師學繪畫(二):卡爾.布留洛夫

來自專欄 向俄羅斯大師學繪畫

一、生平

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Карл.Павлович.Брюллов),俄羅斯沙俄時期著名油畫家、裝飾畫家,古典主義與印象主義代表。1799年12月23日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繪畫世家,其父巴維爾.伊萬諾維奇.布留羅(Павел.Иванович.Брюлло)為俄羅斯藝術研究院院士,木質裝飾紋飾雕刻家。布留洛夫自10歲(1809年)至23歲(1822年)就學於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是從俄羅斯著名畫家、時任皇家美院教授的安德烈.伊萬諾夫(著名畫家亞歷山大.伊萬諾夫的父親),從1822年至1834年間,前往義大利遊學、寫生,在此期間結識了熱愛藝術的沙俄女貴族尤利婭.薩莫伊洛娃(Юлия Самойлова Павловна),並以其為模特創作了其代表作《女騎士》(一說是以薩莫伊洛娃的養女阿瑪奇利亞為模特)、《龐貝末日》,在這一時期其比較著名的作品還有《義大利的正午》(據傳此畫與同時其作品《拔示巴》也是以薩莫伊洛娃為模特,因為面容頗像,且史載二人關係甚為親密,遠超普通朋友)、《拔示巴》。義大利的遊學經歷使得布留洛夫的藝術創作修為有了極大地提高,其廣泛汲取義大利古代大師的創作中的精華,並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布留洛夫身處於浪漫主義演進時期,其作品由早期表現生活中喜悅到後來注重表現複雜心理活動的轉變,很好的詮釋了這一藝術時期的繪畫特徵,作為俄國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繪畫的代表,其享譽俄國與歐洲,並對日後諸多俄國著名畫家影響深遠,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伊利亞.列賓。

1852年6月23日,布留洛夫逝世於義大利羅馬,享年52歲,葬於羅馬非天主教徒公墓。

《女騎士》,布面油畫,291.5X206 cm,1832年

《義大利的正午》,布面油畫,64X55 cm,1827年

《龐貝城的末日》,布面油畫,465.5X651 cm,1833年

《拔示巴》,布面油畫,173X125.5 cm,1832年

二、關於布留洛夫所使用的材料

布留洛夫的作品主要以亞麻布作為繪畫基底,至於其他木板、紙板、紙等材料極少使用(多為創作小稿)。對於畫布的紋理布留洛夫頗有講究,會根據畫作想要表現的效果選擇不同的粗細紋理,據統計其所使用的中粗級別的畫布通常為斜紋,而細紋的則為直紋,偶爾其還會使用粗紋畫布。

在底料選擇上布留洛夫幾乎是只用白色的成品油性底料,有時還會使用成品的漆布(即成卷的塗油底料的畫布)或是出售的成品框子,極少數情況下使用薄塗底子則是為了獲得某種特殊效果,比如為了是作品獲得整體統一的暖色調,而是用薄塗的土黃底子,亦或是為了模擬古代大師技法,而在薄塗的底子上作畫。

關於布留洛夫所使用的媒介劑,並沒有留下相關的文字記載,但是據當時繪畫習慣而言,在俄國應是以亞麻油為主,而在義大利則是核桃油,同時據研究表明他的顏料中使用樹脂的情況很少,僅在早晚期個別作品以及創作小稿中有所體現,亦有個別時候使用未稀釋或是以少量松節油稀釋的顏料作畫。關於作畫之時的顏色調和,布留洛夫不止一次對其學生說「顏料要肥一些」,而這個肥並非是指調色時加入更多的脂油(相對於加入揮發性油),而是說在調色板上要將顏料研磨至適合的稠度直接使用,布留洛夫喜歡準備充分、數量充足的「色膏」,因此在繪畫時從不吝惜顏料,而顏料的滯澀感則會令其不悅,無論這種感覺是來自顏料的質量還是數量。

三、布留洛夫技法詳解

1、技法概況

布留洛夫所使用的技法總體上可以說是學院派古典主義與自我的表現的結合,在古典技法的大框架下融入了具有自身獨特性的表現手法。義大利之行使其技法中融入了古代大師的元素,尤其是魯本斯與凡代克,故而在其作畫之時,常有模擬魯本斯或是凡代克風格之情況出現。

這種技法脫胎於傳統的學院派技法,但是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在古典油畫三階法(底色素描、死灰底覆蓋層塑造、透明色罩染)的框架下,以自由度極高的直接畫法(a la prima)進行塑造,在需要的地方塗之以合適的透明色,為了獲得細微的色彩變化,其會反覆於透明的、半覆蓋的、覆蓋的塑造色層上(也就是所謂的底色層,三階法的第二階段)罩染,使釉質的純凈透明色層與極具立體感的覆蓋色層結合起來。直接畫法不僅可以縮短作畫的時間,還可以使畫作獲得更好的保存;據同時代畫家記載,布留洛夫作畫速度很快,畫幅比較大的作品通常僅需三周,而小幅的作品僅需一兩天,最快的比如其十分出名的自畫像,僅需要兩個小時(這幅作品據研究,使用了含有樹脂成分的顏料,故而在薄塗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極快的乾燥速度),而畫作的保存狀況就目前來看,雖然不少作品因為使用了劣等的調和油,畫面出現脫油、滲油甚至畫作背面被油滲透的情況,但是總體上繪畫層並沒有出現十分嚴重的開裂剝落等問題,畫家用自己嫻熟的技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材料的不足。

當然,直接畫法也並非沒有缺點,在三階法的框架下,直接畫法會造成局部色彩難以統一的窘境,對此布留洛夫會在需要更好表現明暗或是創造某種整體效果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容許這種「瑕疵」的出現。儘管是以直接畫法為主要塑造手段,但是其並不放棄那些擁有複雜且光學效果的細節處理方式。

底層素描:布留洛夫對於底層素描的刻畫介於概略與精細之間,即以棕紅色稀薄的顏料勾勒出準確的輪廓,並處理出最基本的明暗關係(即 只標出最暗部),大多數畫作使用白色底子,不預塗某種色調。

這幅未完成的小稿為我們提供了參考

覆蓋塑造層:這一層布留洛夫主要使用灰色-白色或是棕灰色-白色作為覆蓋色調(面部及膚色部分和一些物體之上),也會使用所描繪對象的固有色(通常為服飾)。在對人物或是其他對象的表現方面,布留洛夫常常採用細膩過渡與厚塗筆觸相對的形式,比如對人物的處理,面部或是裸露的肢體部分,使用比較「肥」的顏料輕輕掃過,而服飾則使用稠而覆蓋的顏料堆疊塑造出形體。筆觸的塗布會沿著所描繪事物的輪廓進行,清晰且準確,以此來強調對象的體積感和真實性,但是通常處理的較為概略,不會過分糾結細節。

關於所描繪對象的暗部,布留洛夫即會依三階法之慣例使用透明色塗布刻畫,也會為了凸顯厚重感而使用深色的覆蓋色塗布。對象的亮部常常會在最後一層塑造上使用自由輕快的覆蓋筆觸以拍打的方式塗布,以使畫面充滿活力。

面部塑造:

衣飾塑造:

暗部:

薄塗罩染色層:主要塗於亮部、暗部陰影亦或是部分對象的表面紋飾塑造。布留洛夫並非僅使用透明色進行罩染,還會在某些地方使用半透明色層,且常常是透明罩染之後再次覆蓋色或是半覆蓋色塑造,而後於其上再次罩染。罩染或是大面積塗布亦或是局部處理,就如同直接畫法那樣,只不過是使用透明色,至於每個透明色層的邊沿過渡,可以使用軟的圓頭羊毛或是松鼠毛畫筆亦或是扇形筆輕輕掃平。

布留洛夫的畫風時而嚴謹、時而輕快自由,這主要取決於作品未來的所屬,通常為朋友所繪之肖像極大地表現了作者的繪畫風格,而對於達官顯貴的訂單,則處理的十分認真嚴謹,不似對待朋友那般輕鬆。

2、名作解析

女騎士 (Всадница)

布面油畫,291X206 cm,1832年,現藏於俄羅斯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這幅大型人像作品是布留洛夫應好友伯爵夫人尤利婭.薩莫伊洛娃請求所繪,畫中騎馬的年輕女子為薩莫伊洛娃,旁邊露台上的小女孩為其養女阿瑪奇利亞。這幅畫的人物塑造一如布留洛夫在這一期的作品,面部以先以透明的棕紅色輪廓並標出明暗,而後以一到兩個色階薄的覆蓋色對面部進行塑造,薄塗、輕掃使過渡柔和,而高光部分保留了布留洛夫的一貫特色,即以輕拍畫筆的方式做出肌理。在塑造的同時還需以透明色加深暗部,最後以近乎直接畫法的方式完成塑造。在眼睛的塑造上,不透明的高光與透明的瞳孔相結合。

在服飾上的塑造上,畫家使用顯而易見的筆觸堆疊出服飾的紋理,而塑造色層使用服飾固有色加白的覆蓋色,比如旁邊女孩的粉紅裙子,使用兩個色階的粉色進行塑造,第一層是暖粉色,第二層是近乎白色的冷粉色,最後是使用透明的茜紅罩染其上。

主體人物的藍色上衣同樣是兩個厚薄、亮度不同的色階進行塑造,高光處通過顏色的厚塗做出肌理以表現服飾的質感,在最後階段使用透明色處理整個色調,暗部使用半透明或是覆蓋色薄塗,某些地方使用橘粉色薄塗於其上以表現出綢子的質感。白色裙子使用白色進行塑造,但是在中間色調通過薄塗灰色來弱化對比,以此來獲得衣裙的蓬鬆感。蕾絲裝飾也是使用厚薄兩種顏料塑造,薄色處理出大效果,厚塗色點出蕾絲立體感和之感。總體上說這一時代所謂的罩染其實應該是薄塗,透明色、半透明色、覆蓋色輕快地塗在畫面上,適當的表現光學灰色效果,並藉助底層肌理增加立體感。

自畫像(Автопортрет)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收藏

俄羅斯博物館收藏

硬質紙板油畫,64X54 cm,1848年,共有兩幅,一幅藏於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一幅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這幅自畫像是布留洛夫晚年作品,對古代大師魯本斯與凡代克有致敬之意,故而在技法上與魯本斯類似。畫作使用硬質紙板作為基底,雖非木板,但是效果相同,其上薄塗土黃色底子。畫面整體呈現暖色調,暗部以透明的棕色薄塗,亮部使用冷暖兩個色階的灰色覆蓋色薄塗塑造,由於顏料中加入了樹脂,因此顯得較為通透,面部手部半暗面使用冷灰色(灰藍色與灰紫色)塑造,以表現作者舊病纏身面容憔悴,額頭以純白點出肌理,最後面部適當以暖調透明色如同直接畫法一般在局部染出膚色和紅潤處。頭髮、鬍鬚使用淺灰色適當薄塗提亮,最後整體以透明色罩染並加深暗部。


歡迎加微信詳細討論:

u.wechat.com/IBa7RMhkC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公眾號為作者原創平台,所有文章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其與平台為授權轉載,歡迎關注本公眾號,第一時間了解俄羅斯油畫技法與坦培拉繪畫技法

weixin.qq.com/r/Mjuagn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歐洲著名古代坦培拉與濕壁畫繪畫手稿《琴尼尼藝術之書》(Libra dellArte Cenino Cenini)國內首個中譯版已有本人翻譯註釋並出版,感興趣的歡迎加微信購買,也可直接淘寶購買


推薦閱讀:

Turner | 影響印象派的男人,終於隨泰特不列顛英國風景畫大展來了!
畫誰像誰的平面設計師!你可以嗎?
我的2018年繪畫作品5——山坡上的一棵孤獨的樹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嗎?90%的人不知道的畫作細節

TAG:繪畫 | 藝術 | 油畫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