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論調」背後是「性惡說」

「熊孩子論調」背後是「性惡說」

假定小孩的」不端「行為是天然人性不受約束使然,那麼對於他的」不端「所施加的」懲罰「乃至」矯正「便是合理的了,甚至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認為小孩子的行為背後有著更深的可以發掘的原因,比如他們一開始的侵略性、尋釁性舉動背後有其早先遭受的對待上的原因。那麼就要必須要去理解探究了。

「性惡說」這種廉價便捷的解釋很能夠滿足一些對於人性不願做深究的惰性。事實上這是一種很多不人性、不人道的社會文化乃至制度得以維持的倫理基石!因為人性是惡的,那麼給予其施加以必要的「懲罰、鉗制」就在正常不過了。他們認為「這是秩序所要求的!」,但是他們不知道這種態度正是強權得以滋生的緣故,那樣倨傲盲目的態度與做法催生了人性的惡。

但是如果認為人性原本「無辜」(innocent,還不是「性善」!),罪惡是後天環境與經歷影響下的產物,那麼這個時候去探究人性的諸多複雜背後的原因所要求的耐心與勇氣便要更多了。需要耐心去不予頑固審判,需要勇氣去直面成見/蒙昧/麻木與非議。但是這兩者都是悲憫得以產生的必要條件。很多人是沒有這份耐心與勇氣的,而這種努力也許要比去構建繁雜殘酷的機制還要艱難,因為後者不過是無意識心理慣性的產物。

反思、認清與消解一種心理慣性,當然要比下意識地延續它更加費力一些。

社會上依舊流行的觀點還有,小孩子「變壞是被嬌慣、寵溺出來的」,他們認為「管教」才是小孩子變得馴服溫順的原因。這其實也同樣是內嵌著「性惡論」的內核,這種方式的說法更難反駁,因而也極有市場。因為它符合多數父母有限的狹隘經驗當中的直觀判斷。小孩子被嚴厲懲罰之後確實是會更加敬畏父母了,更加地馴服溫順一些了!

這種短期內的順手安心,他們的意志令行禁止的慣行良好體驗/受敬畏的享受感覺,足以使得他們對這種說法奉為佳皋!!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指出,父母關於孩子的很多做法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是傷害、虐待。因為太多這些做法都傷害了孩子的感受與自尊。由於父母濫用權威的做法,使得孩子在生命之初便被迫地與強權開始打交道了。而這個過程就是他變得情感麻木,對於他人、關係產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的開始!

這種與殘酷的早早接觸、適應,都是遺留潛在影響的。而在傳統育兒觀念下,父母很多剝奪、傷害的做法都被包庇掩蓋的情況下、忽略了生命最初一些年的情感體驗上的事實,那麼後來他產生的諸多問題與反常便都難以獲得理解了!

心理學上也早有研究指出,遭受過懲罰的小孩,在短期內表現馴服之外,要麼會產生畏縮、膽怯,壓抑缺乏活力的心理問題,要麼變得更具侵略性、攻擊性。而那個傳統說法當中的寵溺會把小孩慣壞的說法,我個人覺得是很存疑的。被真正地尊重、給予情感回應地寵出來的小孩可能會「任性」、不聽話、個性、淘氣、以及懂於表達自身需求,但是這實在是說不上是壞。

這些任性的小孩反而不會有著長期壓抑著的憤怒仇恨所滋生的破壞性衝動。而部分所謂「被寵出來的」小孩的乖戾、尋釁,其實很有可能處在一種截然分裂矛盾的處境之中形成。比如他原本的正常感受與自尊被打擊訓斥了之後,又對其表現出的「不端」過於縱容包庇。我個人就經歷過寧願自己的孩子具有侵略性的父母,因為他們感覺這會有利於他們在人際相處中獲得優勢與主導,美其名曰、培養「狼性」!

邪惡當然是存在的,確實有著一些人會在傷害他人感受與尊嚴的過程當中感到滿足,並樂於此。但是那從來不是天生的,從來都是糟糕經歷與社會環境催生的產物。比如很多人強調的弱肉強食、社會食物鏈!

沒有人生來是邪惡的。每個人來帶這個世間最大的情感渴求便是得到關愛與理解。人所展現的」惡與狠「是他的遭受留下的影響。初中一個經常拿我施加攻擊性的同學,說過,他爸怎樣無情地打他。另一個喜歡拿人開刷的同學則曾袒露過他父親很喜歡在眾人面前羞辱他。而我自己在遭受過欺凌不公且又直接無力抗爭那些遭受的時候也升起過我自己也害怕的具有毀滅性的報復衝動與「邪惡」念頭。

但是我同時也知道那是錯的。

在我的感受與尊嚴遭受嚴重摧殘的時候,所產生的具有破壞性衝動的「反社會傾向」其實也不過是一種正常反應,因為當你所感受到的規則都是站到你對立面的時候,對於規則觀感是疏離的,你會感覺它才是虛偽的,才是惡的代表。事實上在糟糕的射虎環境當中,那些所謂規則、強勢話語所代表著的,絕非真正的正義,通常都是另一種司空見慣的「強權」。而遭受過不公對待的人對此感受到憤恨又是在正常不過了。

但是如果你曾經真實地經歷過與殘酷所不同的更加溫情地呵護與對待,對他人的痛苦有過真實的同情與憐憫;也曾記得自己是如此地渴望的是被愛,卻因挫敗才產生的憤恨。是那麼情緒激烈,但卻不過因為遭受誤解與委屈的緣故。是那麼怨氣衝天但卻又格外容易心軟。當你能夠看到並感嘆自己身上所有的「狠」都是因為曾經的殘酷、不公遭受。理解到哪怕罪犯原來曾經也是個不被理解可憐人,那麼「性惡說」的假設就無法在心底真正地說服你!

-------

我知道我自己的經驗無法代表所有人,所以也請大家盡量留言。是否曾經你心底發狠、有作惡衝動的時候,最一開始是在他人關於你的殘酷對待當中習得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假裝同性戀向父母出櫃」的實驗?
如何評價《驢得水》里周鐵男這一形象?
有哪些在關鍵時刻服軟的故事?
人可以冷漠到什麼程度?

TAG:孩子 | 教育方式 | 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