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
來自專欄 心理諮詢
上周推送了一個小短片,是關於社交恐懼症,短片當中的女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縮影。
或許你會感同身受,但是你選擇埋藏痛苦繼續現在的生活;
或許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對方;
或許你覺得自己有一點這樣的傾向,但是不知道該去如何預防它的發展。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它和社交有關,在社交過程中伴隨著恐懼的情緒體驗。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
你有沒有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情況下,感覺到明顯而持久的恐懼感,全身都不舒服;
你是不是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引起羞辱或難堪;
害怕參加聚會、害怕受人注視.......
社交恐懼症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的一個過程,當你害怕被人注視的時候,你就會選擇性的避免會被人注視的場合,越是逃避越是害怕,如此循環下去,如果不尋求合理的解決辦法,狀況會越來越糟糕。社交恐懼症的分類有很多,有對視線感到害怕的,有對特定場合感到害怕的,有對異性感到害怕的,有對特定人群感到害怕的等,有感興趣的朋友之後可以自己找些資料去了解一下。這裡我就不一一敘說了。
最近中午下班我都去我媽媽家坐一會,我媽媽最近很愛看非誠勿擾,我也跟著看,還蠻有意思的。有一期的男嘉賓,就是對異性有恐懼症,他和主持人說話,和除過異性的人說話都很正常,就是不敢和女生說話,尤其是不敢和女生視線對視。他這就是屬於異性恐懼症了。這位男嘉賓倒也坦誠,把黃菡老師問的一些問題都會如實的回答出來。大致可以推測是,這位男嘉賓在青春期的時候,和同學們去看電影,同學們都說是好東西,一定要看,但是大家看了之後嘻嘻哈哈的也就過去了,在他這一塊他就過不去了。首先他覺得好奇,在加上這種體驗讓他印象特別深刻,他腦子裡總是會不時的想到一些畫面,至此之後呢,他就慢慢的不敢看異性的眼睛,不敢和異性對視。其實就是害怕對方會看出他的小心思,害怕對方知道他在想一些不該想的事情。其實這也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性的教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
每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氣質都不一樣,成長環境也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這就導致了每一個恐懼症都有它不同的成因,都是結合自身的一個性格特性、成長環境和所遭遇的事件的影響。一般社交恐懼症發於青春期或成年早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對自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評價,性格也比較敏感,能夠認識到自己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之下,能夠意識到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內心所期望的形象是否一致。所以,遭遇挫折和打擊、遭遇不公的待遇、家庭環境的影響等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焦慮反應。
社交恐懼症並不害怕,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走出來,這種力量會去帶領你尋求幫助,只要你真正想要改變,就沒有改變不了的事情。
推薦閱讀:
※朱建軍:投射和移情到底什麼關係
※社交恐懼,不想出門,害怕跟人交往,自閉,面對異性緊張,不知所措,無法跟異性正常交往,怎麼辦?
※你不能守住界限,別人就是會欺負你。|叢非從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克服焦慮?
※大咖公開課 | 聽王浩威講你不知道的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