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父母在等孩子道謝,孩子卻在等他們道歉

【教育】父母在等孩子道謝,孩子卻在等他們道歉

本來今天想分享輕鬆快樂的主題,但看到Nancy這篇文章的一段話,

「父母從小就打擊我,長大後,我的性格變得十分內向,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朋友圈很小,對外人溝通總是討好狀態,事情做的不好,直接會讓自己內疚很久,哪怕是他人的過錯」。

內心深處某個地方突然被喚醒了。若干年的我,就是這樣啊。座位永遠在後排,集體拍照永遠站在最邊角,輕易不說「No」、擔心別人不高興......

我也知道,問題的根源來自Nancy所說的父母的「打擊式教育」。但一直以來,我不太去討論「原生家庭的問題」。因為其一,我知道我的父母愛我,也許方式不完美;其二,我相信自己的復原力,現在我已經越來越好。

只是,當自己為人父母后,不願意孩子重蹈「受傷-復原」的路徑。所以,分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於批判原生家庭,而是要鼓勵自己從父母身上取長補短,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

01

昨天,我給我爸電話。

挺久沒通話了,我還沒開口,我爸說:「你還知道打電話呢?是不是問我還活著嗎?」一句話噎得我半死,下一句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我爸在電話那頭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幾乎全是指責。握著手機,望著窗外晃眼的陽光,我突然想到了我放棄考研,決定工作的那一年。

也是一個烈日當頭的午後,我正火急火燎趕往下個面試公司,沒吃飯,沒喝水,嗓子快冒火時,收到了我爸的簡訊,只有兩行字:不是非要你考研,我想讓你活得有點尊嚴,像個人!

這一夏天,面試官的輕蔑、奇葩的公司、腳後跟被高跟鞋磨破地走了2公里等等這些事,我都覺得能扛不算事,可收到這條簡訊後,我坐在滾燙的馬路牙子上哭得像條狗。

這麼多年來,每次我跟我爸聊天,總能感受到他對我淡淡的失望,就像一個透明塑料袋,從頭頂罩下來,無論怎麼用力都掙脫不出去,只覺得一次比一次無力。

等我當媽後,我開始嘗試去理解為人父母的不容易,換個更明朗的角度去看我和父母。於是,有些傷痛,我選擇埋在記憶的深處,不再去提。

但不提不代表不記得,不提不代表沒有傷害。

就像若干年的這個午後,不過陽光刺眼一點,那條簡訊就這麼清晰地出現在了眼前,沒有一點失焦。

02

在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有些父母喜歡用語言傷害孩子?

2277條回答。

有人說:因為父母對出人頭地有著過高期待,無論我怎樣努力,失敗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有人說:因為父母奉行恐懼讓人成長,可是我長大後,成了連自己都怨恨的人。

有人說:因為父母表面上說成績不好無所謂,只要努力就好。可我一旦沒考好,父母卻一直唉聲嘆氣,以至於我愧疚到無法入眠。

.......

每一條,都狠狠地戳中我,在這些傷害里,父母們都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外衣——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是你的父母,能害你嗎?!」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為什麼就不知道感恩呢?」

「你這個樣子,我真的非常失望。」

「都是因為你,我才變成這樣的。」

.......

跟我的父母一樣,太多的父母總是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我們達不到、不情願達到的要求時,總是站在「為你好」的道德高地,讓我們無力反抗。

當我們做不到的時候,只能將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很長時間都背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稱之為「高壓型控制」,是情感暴力的一種。

03

無獨有偶,在知乎上,另一個熱門話題也是說得同一件事:如何面對父母的打壓式教育?

最高票的回答是:不存在打壓式教育,打壓就是打壓。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對子女。從小到大,我們經歷最多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否定了。

是的,從小到大,就是這種否定,讓我無所適從,讓我內心惶恐不安。可是,我卻並不孤單,很多人的經歷跟我一樣。

看這個女孩。

大學考上了全國排名前三的學府;畢業後進了全球500強的名企,解決了北京戶口;去年在房價瘋長的那一年,買了一套小戶型,拿到鑰匙的那一刻,她跟她爸一起推開房門。

他爸說:「哎,有個窩就行唄。以前我還盼著你能出人頭地,現在我也想開了。」

這個女孩從腳底感到無力,自己比同齡人已經努力太多了,父親才給予她一種我降低要求了你該好好感恩的姿態。

這個女孩說,我爸媽都是三線城市的普通工薪階層,他們覺得我應該成為誰?比爾蓋茨嗎??

從這一刻起,她知道:「無論我怎麼努力,我爸都無法滿意。」

還有,這個男孩。

從他出生起,他的父母就為他制定了詳盡的計劃,目標就是考進清華北大,以後成為科學家。

男孩很努力,但運氣不好。高考時,差2分和北大失之交臂。

他說,他的父母從來不罵他,只會反覆和他講道理,直到他認同為止。沒考進北大,他很難過,更讓他崩潰的是,整個暑假父母幾乎都沒有搭理他,也不怎麼跟他說話。這個男孩,覺得自己犯下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雖然父母說過考不好沒關係,努力就好,但只要那次沒考好,父母就會臉色沉沉、有氣無力,甚至不和他說一句話!為了讓父母開心,他只好加倍努力,負責他都看不到自己生存的價值,「感覺自己被拋進了一個漩渦,逃都逃不掉!」

04

說出自己的故事和他們的故事,我並不是要否認或詆毀父母對子女的愛,只是我難過,有的父母可能一輩子都不能明白他們的打擊,給我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他們這種從自我出發的教育方式和表達愛的方式讓我們負重前行,並在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無法解脫,深受其苦。

在網上,之前有一段話點贊無數:父母從小就打擊我,長大後,我的性格變得十分內向,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朋友圈很小,對外人溝通總是討好狀態,事情做的不好,直接會讓自己內疚很久,哪怕是他人的過錯。

是呀,我們的父母未必不是盡職盡責的父母,未必不愛他們的孩子,不期待他更好、更健康、更快樂,卻在無形之中給子女的心靈施加了最為殘忍的戕害,反過來還要求對方報恩。

可憐又可恨的父母一直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卻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

05

為人父母后,我終於明白了來自父母的擔心、期待有多強烈,也正因為明白了這些情感和責任,更一直在告誡自己:孩子,不是父母失敗人生的後悔葯!

哪怕我多希望孩子能學會彈剛琴,圓一圓我童年的夢想,他卻堅決不去;哪怕我為了輔導他的功課,只能自己加班到凌晨3點,他拿回來的成績單只有60分;哪怕我花了一整年的獎金,給他報的夏令營,他卻每天嚷嚷著要回來;哪怕........

我能做的,只是:你不學鋼琴,那就學個其他的樂器,將來你會有更高階的快樂;得了60分,是粗心了嗎?還是沒學懂?還是題目太難全班最高也就70分?我再陪你學學吧;夏令營為什麼要回來?是發生了什麼?還是有什麼問題?.......

這一刻,我跟我的父母是一樣,知道孩子的前程耽擱不起,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

然而,我跟我的父母不同的是,我尊重我的孩子,肯定他的努力,願意安靜地聽他說出想法。

我也願意在擁擠的電梯中,大聲地回答孩子:「媽媽,你愛我嗎?」 「我非常愛你!」不管旁人的目光,給他一個溫柔而堅定的眼神和答案。

因為,這是我小時候,比起成為鋼琴家,更讓我期待的夢想。

好吧,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尊重和愛,是不會變的。

我的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人父母,請多指教。這個世界很大,很美好,我不需要你謝謝我,我需要你愛我!

推薦閱讀:

父愛,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先學自愛,再學善良
孩子總吃手?可能是因為這個…
孩子願望得不到滿足,就發泄情緒,甚至動手打人
寶寶說話晚?可能是爸媽在拖後腿!

TAG:家庭教育 | 育兒經驗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