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陳詞濫調,理性分析孝的利弊 |《孝經》天子章第二

拋開陳詞濫調,理性分析孝的利弊 |《孝經》天子章第二

來自專欄 從國學經典中發現幸福生活之路

一、《孝經》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②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③,刑於四海④,蓋天子之孝也⑤。《甫刑》雲⑥:『一人有慶,兆民賴之。⑦』」

【譯文】

孔子說:「如果是一個懂得熱愛自己父母的人,就絲毫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如果是一個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絲毫不敢怠慢別人的父母。竭盡愛敬侍奉父母,施展教化於萬民百姓之中,因此他在普天之下就成為四海效法的榜樣,這就是天子應盡的孝道。《尚書·甫刑》上說:『如果天子熱愛親人,孝敬親人,能夠施行德政,那麼天下的億萬百姓就都仰賴他。』」

二、淺要解讀

從個人理解來看,這段話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地位越高,德行的要求更嚴。

這個道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但為什麼是這樣呢?沒有德行依靠技巧攀上高位難道不是常有的事情嗎?

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把國家看成一個機器,某個職位是其中一個部件。如果某個人在這個職位上德不配位,即他給其他人帶來的是負面的影響或者正面的影響不夠,那麼就相當於這個部件不能正常運轉,導致其他部件、零件的磨損。如果國家機器有人監管檢查,那好辦,把這個不合格的零件換掉即可,如果沒有,那麼也很簡單,國家機器會不斷磨損直到崩潰的那一天,這就是王朝的更迭。

地位越高,部件越重要,會損壞的零部件也就越多。

所以說,要想國運強盛,天子得作為天下人的榜樣才行。

第二層,防微杜漸。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你對親人都沒有愛敬之心,對其他任何人難免就會有厭惡、貢高我慢的心態。更何談去做到愛自己,以及有能力愛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去愛,你未來的家庭生活又如何可能和諧?貢高我慢又怎麼可能開創得了大事業?家庭不和諧,事業不順,子女又如何可能過得幸福?子女不幸,那就沒有什麼更不幸的了,因為這種不幸會一直傳遞下去,就像家族的詛咒。

話雖然說得有些絕對,但整個邏輯卻的確是如此。簡而言之,從理性的角度來講,孝與否很大程度影響著你個人未來生活的幸福指數。

有些人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做得都沒什麼錯,但偏偏就過得很悲慘,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明白防微杜漸,什麼叫做一步錯步步錯?最重要的那個錯就認識上的錯,一旦認識錯了,後面的錯就完全沒法看出來。若非有高人幫忙點破,而且自己聽得進去,不知不覺一輩子就這樣錯過去了。這是極其可怕的。

為什麼孔子強調孝順,就是因為這個孝就是那關鍵的一步啊。

第三層,孝是平和喜樂的基礎。

還是同一句,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厭惡、怠慢都是很不好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會隨著孝的缺失而湧現出來。

為什麼說厭惡、怠慢等是不好的呢?

因為它們會讓你看不清現實。看不清現實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平和喜樂又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

某個人對你幹了壞事,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他這樣做的原因,你也知道該如何避免自己遭受打的損失,可你並不厭惡他,因為儘管你不同意他的做法但你理解他。即使他品行很糟糕,但在你眼裡,他只是很可憐,你憐憫於他的無知和無法受到良好的引導。如果你無法開導他,那就避而遠之。但整個過程中,心中不存在任何厭惡。

簡單來說,你可以看清楚整個事情的全貌,覺得很自然很可以理解。心自然就是平和喜樂的。

三、孝的利和弊

好的,回到標題。孝的利弊又有哪些?

利在上文已經說明了,這些好處在邏輯上都是可理解可證明的。剩下的問題就在於,孝的弊端是什麼?

在於做不到。

筆者之所以寫下這些,就是因為做不到。

為什麼做不到?因為不懂,沒人教。

不懂就得學啊。

孝這個東西,可能是基礎中的基礎。

這個基礎是什麼含義呢?就是,如果基礎好,那麼這帶來的收益,那是一年比一年高的,比滾雪球還滾雪球。如果基礎不好,那麼,本應該很簡單就能得到的東西,可能卻耗費了你大量的心血和時間,甚至有些重要東西,你就算拼盡全力也得不到,如果你懷疑,不妨看看最近火爆的偷電車賊「竊·格瓦拉」,還有之前的「大力哥」,對於我們而言,朝九晚五正常生活工作娛樂很簡單,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何嘗又不是「竊·格瓦拉」呢?

PS:

廣告時間啦~

理工狗不想被人文素養拖後腿?不妨關注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碼關注~


推薦閱讀:

讀經與精緻的利己者
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大學》求義:第一章 《大學》之大
魯班尺
【嚴重提醒】謹防國學傳銷

TAG:禮記·孝經書籍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