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批鬥布列松
來自專欄 魔幻現實歷史學
首先給大家看幾張照片,大家覺得有什麼「問題」沒有?
就……很普通的紀實照片是吧?
這些照片的拍攝者很著名很著名,他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這組照片拍攝時間是1958年,是他在中國政府的邀請之下,全部行程由中方安排並專人全程陪同,拍攝的。他在華期間,中國攝影界還搞過座談,發表過文章,盛讚他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布列松臨走時,還給中國攝影學會題詞留念,賓主雙方都很親切。
回國之後,布列松懷著對中國的深厚感情,把他拍攝的照片發表在《生活》、《皇后》雜誌上。
沒想到,中國國內回應他的,是一場對這個「反華分子」的大批判。
對布列松的批判主要有以下觀點:
「當布列松以他在我國拍攝的照片,對我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作了可鄙的歪曲之後,他的面貌就明擺在大家面前。」
「他的所謂『口味』就是他的立場、觀點和目的。他的作品為美國反動雜誌所歡迎,正是因為他的作品適合資產階級的口味,而資產階級報刊為他大肆宣揚也並不是偶然。」
「(他的照片)實際上是否定了我國1958年『大躍進』的成績,在客觀上為美帝國主義的反華宣傳服務。」
「對我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作了可鄙的歪曲,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偽裝公正、客觀和真實,實際上他們的資產階級立場和觀點十分鮮明……他們的鏡頭對準進步的社會生活和勞動人民,像熟練的偵探一樣,快速抓取那些表面的、個別的、偶然的東西,來代替生活中的主要、本質的和有普遍意義的典型現象,極盡歪曲誹謗之能事。因此,它是現代資產階級流派中最能迷惑人,也是最反動、最危險的一派。」
「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歪曲和惡毒的宣傳。」
……
既然布列松這麼可恨,他為什麼會被邀請來華拍照呢?
其實,在他1958年來華之前,我們是拿他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看待的。
1948年12月初,布列松作為《生活》雜誌特派攝影記者飛抵北平,在國民黨潰敗前記錄了中國社會的景象,他拍攝的很多照片,反映了中國這個大變革前夜的真實的社會狀況,其中有很多人民在變局中忍受苦難的場景,也有「仁慈和平和」(布列松語)的狀態。回國後,他出版了一本畫冊,叫做《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這本書的序言由中國人民的另一個老朋友,讓·保羅薩特撰寫。
他1958年來華前,國內對於他的這本畫冊評價很高,認為是「以中國的新舊對比,揭露了國民黨的黑暗,並客觀報道了中國的新生。」
他這套攝影集中出現的照片是這樣的(部分摘選):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照片,其實也就是真實記錄了社會現實而已,與1958年的那些片子並沒有什麼不同。它「揭露了國民黨的黑暗」,那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那個樣子,1958年的照片,也是因為當時就是那個樣子。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了,「客觀報道」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的需求了。
布列松本人並不知道中國國內對他的這些批判,此後,他也沒機會來中國了。2003年,中國攝影家李振盛訪問法國,見到了布列松,把自己珍藏了40年的「批判布列松」材料給了布列松本人看,沉浸在「老朋友」心情中的布列松大吃一驚:
「我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啊,難道中國不知道我是共產主義者嗎?我真的是共產黨員啊!自己人怎麼批判自己人呢?」
再附上幾張布列松1958年拍的照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