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之後成「網紅」,這個故事居然真實發生過!

犯罪之後成「網紅」,這個故事居然真實發生過!

來自專欄 小波說電影

電影事業在不斷發展的時候,也在延伸著人們對於電影剖析的人性深度和廣度的認知。

人們在電影中品砸著過往的故事,以及對於當下的感染力。

比如曾經掀起熱潮的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在日本被重新翻拍推出的這部電影《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

對於日本人來說,深刻的題材,細膩的人性分析,以及殘酷的反轉真相是主打這類電影必備的口味之一。

小清新和重口味在這個國度,矛盾地同時存在,同時優秀。

與原版的韓國細密到無縫銜接的邏輯鏈相比,日版的故事走的是日本電影一貫的風格。

認真,沉默中挖掘人內心深處的維度。

這部移植在日本本土的故事起點是1995年。

那個時候,日本本地發生了連續殺人案。

兇手是男性,手法狠厲,能用繩子活生生地勒死受害人。

但是他卻「百密一疏」,將目擊一切的受害人家屬放走。

兇案的連續發生,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這場惡性案件卻依舊找不到兇手。

在2010年4月27日,日本當局修改了法律,即從4月28日開始,死刑罪行取消訴訟時效。

然而,不幸的是,這件案子最後一個受害人死去的時間就是4月27日。

也就是說只要過了4月27日,兇手將大搖大擺,正大光明地逍遙法外。

果然,兇手出現了。

一個男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就是當年那場悚然事件的主導者,那個兇手——會根崎雅人。

他絲毫不畏懼社會的輿論和鏡頭,他也不為自己當年所做下的滔天惡行而懺悔,面對一眾記者,他近乎自豪地說出自己當年的所謂「作品」。

他諷刺警察的無能,將自己的殺人步驟毫無遺漏地寫進了書里。

每個受害人的死去過程被堂而皇之地展現在世人的眼裡。

特別是最後一個受害者,那個曾經是主要負責對會根崎雅人所犯下的案件追蹤的警察。

他的大膽妄為很快就引起了社會關注。

他開始成為一個焦點,參加訪談,出自己寫的書,活得就像是一個真正的明星。

甚至於,他還特意跑去一個家屬工作的地方,下跪致歉。

他的所有舉動都為了博取大眾的眼球,他也確實做到了。

大眾開始為他的故事買單。

這種可怕的現象,讓當年那幾樁慘案的關注者們無所適從。

主持人仙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決定邀請會根崎雅人來進行訪談直播。

在節目當中,他質疑會根崎雅人到底是不是當年那幾場可怕事故的製造者。

為此,他甚至公布了一卷錄像帶。

在錄像帶中,記錄著一個女人——牧村裡香的死去。

那是那個殺人犯的一貫手法,用繩子勒住對方的脖子,然後殺了她。

只是這一切被拍攝了下來。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兇手不僅僅是會根崎雅人而已。

隨著新的受害人的產生,6起惡性案件的幕後嫌疑人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要麼會根崎雅人是作秀的騙子,不顧一切地冒充兇手。

要麼就是在這6場案件里,兇手不僅僅是他一個,還有一個藏匿在鏡頭以外的兇手,靜靜等著自己利用法律,脫罪的那一天。

真兇到底是哪個?

複雜糾纏在一起的事件,陳舊老去的案件,以及沒有識辨是非能力的大眾,讓這個故事開始變得格外苦澀。

「會根崎雅人」毫無顧忌地嘲弄著公正法律的合理性,也嘲弄著追捧他,關注他甚至超過了案件本身的大眾們。

「烏合之眾」,可以說是最好的概括了。

對於大眾而言,新奇的事物遠要比事物本身的錯對要來得有趣。

所以他們追捧,他們追逐,他們給予熱度和利益。

但是那不是對的。

日本拍這部電影時間往前推移不久,一位日本男子親手殺了原本約定過來幫他補習的外籍女老師,只因欲對其實施不軌遭到抵抗。

他把女孩的頭藏在了花盆裡,把女孩分屍。

讓一個父親飄洋渡海,在巨大的倉皇和痛苦中,來到日本為自己慘死的女兒尋求公道。

他當然不會好,日光下的老鼠一樣藏匿在流浪漢中,吃垃圾里翻找出來的食物,找整容醫院改變自己的容貌。

當他被找到的時候,他承認自己過得並不好,甚至很悲慘。

他出了書,把所得的錢捐給了慈善事業。

人們紛紛替受害人家屬表示該原諒了。

可是,那位老父親掛著巨大的紙板,在東京街頭行走。

那上面寫著「不原諒」。

這部電影里,不原諒的是受害人家屬。

「他殺了我爸爸兩次,一次是22年前,一次是現在。」

不原諒的是22年來一直為尋求正義奔走,在4月27號最後的倒數秒鐘里全體哽咽的警察們。

最後,這部電影等來了結局。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原諒的人還在繼續等著那個故事的真正結局。

旁觀的人永遠沒有資格代替飽受痛苦的人說一句原諒。

-END-

本文由「小波說電影」整理撰寫!轉載請獲授權!

推薦閱讀:

日本電影專業--專門學校介紹
《橫道世之介》:住在心裡的那個人
日本電影旬報2017年度本土十佳、外國電影十佳與紀錄片十佳(存檔)
老師!我16歲,可以喜歡你么?
這部電影簡直得污得驚天動地鬼哭狼嚎

TAG:電影 | 電影鑒賞 | 日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