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無
來自專欄 南山空同註解版道德經
本義: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通述:
天道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生長收藏,生生不息,它彷彿只是順應了自然,而無任何作為,然而,順應自然,才是最大的作為。侯王如果能順應自然之道來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興起。
當你看到萬物因順應了規律而興起,就會產生偏私妄念,想要有一番更大的作為,這時候,能懾得住他的,只有民眾那顆無知欲,不受名教所蠱惑,追求本真生活,不被貪慾所迷的心。在這樣的民眾面前,他也將難以產生貪慾之心。這時,天下自然將回到清靜無為的狀態中,天下便自然而然的將會實現安寧穩定。
釋義: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4、欲:指貪慾,知欲
圖引:
作者先是講自然之道的運行,總結和強調按規律辦事,萬事萬物將自化。再次強調如果王候能夠按照自然規律和人性規律來治國為政,必定興旺。
隨之,作者提出了新的問題,當興旺之時,這個人因為自身取得的成就,而產生私妄之心,有可能從英雄一夜之間化身成為獨裁者,然後,老子說,我有一個辦法可以鎮懾住這樣的人,讓他不敢產生偏私貪妄之心。這個辦法即,無名之朴。這個辦法,作者在《道德經》的前言中便已寫到,第二章中「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作者在第十九章中,也提到「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等到整個《道》部分最後一章,作者亮出了最有力的觀點,即解決問題的本身,在於民眾自己,只要民眾有獨立思想,崇尚自然和人性規律,不受名分和教化的影響,追求本真的生活,就算有「智者」,也不敢胡作非為,到時,天下皆無為,則無不治
註:本文轉自 nanshankongtong 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這些考試技巧你用過了嗎?
※第三章:社會道德
※中醫藥象之(十一)部位象(上)
※《那片星空那片海2》收官 誠意滿滿弘揚傳統文化?
※【重磅】愛易貨攜手 「書法家楊存斌」 邀您書寫豪邁瀟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