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間換錢,會是你人生最大的錯誤
好久沒寫文章了,最近對人生又有了新的思考。
不知道你懷疑過自己的人生嗎?
你努力賺錢之後,可曾懷疑過自己努力的價值何在?為何生活仍是如此忙碌?
你學了那麼多本事,可曾想過它真的幫你實現夢想了嗎?
以前有人告訴我們,這輩子一定要學好一門混飯吃的本事,這樣才能過好這一輩子,而且越老越吃香。或者是一定要找個國企、公務員之類的鐵飯碗,一輩子不大富大貴,但也不會愁吃喝。要麼就是趁年輕,多累點多干點,多攢點錢。
現在我覺得這些話都說錯了,想要財務自由,掌控資源才是最重要的事。年輕人最該做的事是積累屬於自己的資源,而不是簡單的積累經驗或積累錢。
仔細觀察社會上過的好的那些人,會發現他們靠的都是資源變現,雖然勞動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家的勞動和單純用勞動變現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實不管是公司也好,個人也好,很多業務的開展,都是依靠老闆某些獨特的資源。可能一家小公司所有的業務,都是靠老闆在業內的幾個人脈支撐的。這些人脈決定了他可以當老闆坐收漁翁之利,而其他人只能打打雜。
本事想要變成錢,必須通過持續不斷的勞動,這是一個沒法停止的過程,需要一直忙碌下去。能力越高,往往也就越忙。前半生用青春換本事,後半生用本事換錢,忙碌一生。
資源其實某種意義上等同於錢,在沒有貨幣的年代,你的房子,你的人脈,你的權力都等同於錢。而且資源是可以積累的,你擁有1棟房子和你擁有10棟房子,不會對你收房租有什麼影響。以前看TED的時候,有一節課曾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上有一張圖,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老鼠因為沒法通過文字與語言交流,因為無法有效傳遞自己經驗給下一代,所以老鼠總體的經驗積累一直無法提高。而人類則因為語言的關係,隨著時間的積累,一代又一代人積累了無數的知識,使得人類佔據了生物鏈的頂端。
這節課讓我很直觀的明白了積累的意義。
靠勞動換取收入,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幹不動的,甚至還沒到那一天,我們就被迫下崗了,因為你的工作並不是「你的」資源,歸根結底,那是屬於公司的資源。
拿時間換錢也好,拿時間換本事也罷,對普通人來說,都不是最佳的方式,都沒法從本質上使你富有起來,你永遠會在不斷的工作中忙碌下去。你最應該做的,其實是將時間轉化為屬於你的資源,將其沉澱下來,只有資源才能替代勞動產生收入,才能實現滾雪球式的積累,越老活得越輕鬆。
你可以去搜搜《管道的故事》,如果我們把裡面的主人公變成4個,故事會變成這樣。
A:對掙錢沒啥熱情,年輕時挑了幾年的水,後來干不動了,回老家做些別的小工作,每小時掙20元。
B:壓力所迫,憑著命的工作,也不管什麼行業積累,哪行賺錢干哪行,什麼都干,挑過幾年水,後來發現干別的更輕鬆更掙錢,又跑去干別的了,年過40,發現自己一無所長,挑水依然每小時100元。
C:比較有事業心,懂得行業積累,年輕時靠著一腔熱血,苦學挑水本領,來回一趟能挑10桶水,一直在這一行奮鬥,隨著歲月的增進,同樣一個小時,別人只能掙100元,他能掙2000元。
D:白天挑水,晚上加班鋪設自來水管道,3年後建成,再也不用挑水,每天坐享收入,平時的工作變成了維護管道,開拓客戶。當然,就算哪天不想工作了,收入依然還是有的。
顯而易見,C和D做的都比較好,但C積累的本事並不能讓他閑下來,而D積累的資源(管道)卻可以。
當然,我並不是否認年輕人不應該學本事,學本事是有用的,但前提是你學來的本事不是用來變現的,而是用來轉化資源的,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會造成結果上很大的不同,比如上面舉例的C,當他學有所成之後,他一身的功夫,他在業內的名氣,他在客戶那裡的口碑都可以成為他的資源,開班收徒也好,寫書賣書也好,甚至可以利用接觸客戶的機會,發現新的需求,通過別的行業變現,都是很好的方法。
其實如果不是生在權貴之家,大多數普通人都需要學本事,沒本事根本連混都混不下去,畢竟積累資源這件事本身也是需要本事的,沒本事的人其實什麼都積累不了,但我們前進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初衷與目標,迷失在只為賺錢而工作的道路上。
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落筆偷閑
往期文章:
《用小學生增長率就能預測未來10年的房價》
《低調是一種病》
《如何解決人生迷茫的問題》
《槓桿你的人生》
推薦閱讀:
※寄語加加·人生要目標明確
※所有最後的迫不得已,都是因為最初的一系列慵懶
※為什麼需要人生規劃
※又是一年寒冬時
※職業規劃--選行業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