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樹斌案:正義一直在路上,從未到來

聶樹斌案:正義一直在路上,從未到來

來自專欄 海說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姦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被執行死刑21年後,聶樹斌終於獲得遲到的清白。聶樹斌的家人也開始了追責的過程。聶樹斌的母親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國家賠償申請書,總計申請合計1391萬元的國家賠償。

這個消息傳出,社會各界一片歡呼,許多人都在宣傳「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終究會到來」。更有人稱其為中國司法界的標誌性案件,也有人說聶樹斌案件揭開了中國司法界改革的序幕。確實,這個遲到了21年的真相的到來讓人振奮,讓人看到了中國司法改革的希望之所在。但是,當大家都覺得正義到來之時,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正義真的到來了嗎?

首先是聶樹斌案的冤情得到揭露的原因讓我們心痛。回顧聶樹斌案整個的審理過程,我們會發現聶樹斌案件轉機的出現並不是因為案件本身得到了法院的重新審理,而是因為真正的兇手浮出了水面並且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在2005年,犯罪嫌疑人王書金供述其曾經多次強姦、殺人,其中一起是1994年8月,在其打工的石家莊市液壓件廠旁邊的一塊玉米地里,姦殺了一個30多歲的婦女。這樣,聶樹斌案變成了「一案兩凶」,才讓整個案件出現了轉機,再加上南方周末報的一直跟進報道,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最終才引起了最高法的關注並且得到了最終的審理。21年後,聶樹斌被宣判無罪,然而這正義終究是來的太遲了。在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一句:如果沒有真兇王書金的主動承認,如果沒有為聶樹斌案奔波的河北廣平的刑偵副局長的堅持,如果沒有社會輿論的持續關注和壓力,如果沒有聶樹斌家人幾十年的申訴,那這個所謂的正義還會到來嗎?我看不會,這其中缺一個環節都不會。我們期待的正義,是來自司法的公正,而不是一系列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正義」。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在這個社會,還有許許多多的「聶樹斌」,只不過他們的家人或是經歷了太多的絕望,默認了這個不公的事實;或是他們沒有那麼幸運遇上一個鍥而不捨警察一直為他們追查冤案;或是他們沒有得到社會輿論的關注,所以他們沒有重見光明的機會。他們一直被埋沒,直到永遠的被世人淡忘。他們經歷的痛苦和絕望,他們對這個社會不公的吶喊,有誰能聽到能知道?說一句「遲來的正義」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這句話我看到的只是冰冷的同情。你之所以會說「最終的正義到來了,也算是對聶樹斌和他的家人有了一個交代」,那是因為你不是當事人而已。

其次,經辦聶樹斌案的主要官員仍在逍遙法外。我們一直在苦苦追求的正義和法治,如果和維護社會穩定發生了衝突。那我想問一句,這時候我們的法律是維護穩定重要呢,還是追求絕對的正義重要呢?在聶樹斌案發生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正是我國法制尚不健全的時期,行政粗暴干預司法的事情屢屢發生,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錯案。當年經辦「聶樹斌」案件的河北省公安和法院等領導,如今十幾年過去早已經成為了河北省的政法系統或司法系統的主要領導,再加上關係網錯綜複雜,翻案本身就面臨重重阻力,是要面對和整個河北的司法系統作對的局面,從廣平縣公安局刑偵副局長的遭遇我們就可以窺得一斑。如果再強行追責,恐怕會造成河北省的政壇地震,由此可能引發的政治經濟動蕩,由誰來負責?這個時候,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重要,還是追求絕對的正義重要呢?再對比一下同樣引起全國巨大關注的內蒙古呼格案,去年2月份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追責結果公布,公檢法系統共有27人被追責。除了時任公安分局副局長的馮某某因觸犯職務犯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以外,其餘26人均是黨內處分或行政記過處分。甚至沒有人因此錯案而被降級、撤職或開除,追究刑事責任更遙不可及。對於這樣的處理結果,難免有高舉輕放之嫌,不僅呼格案的家人感到處理不公,民眾和輿論對追責的力度也有意見。由此可見,真正到了追責的程度,其結果並不如人們預期的理想。對於聶樹斌案,恐怕也會出現這種結果。所以正義,真的到來了嗎?

在最後,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歷史上的案件。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個著名的案子,山西一珠寶商,全家被人謀殺。一僕人被官府屈打成招,隨即問斬。後來案情出現轉機,真實兇手為一個流竄盜賊。明朝刑部特意督辦此案,真兇被凌遲。製造冤案者,包括縣令在內6人被斬首,4人被判處絞刑,7人被流放。我無意將這個案件與聶樹斌案件相比較,因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的案件,但是這兩個案件又都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一起冤案,都有人被屈打成招造成冤殺,而最終都得到平反,而得到平反的原因,竟然也都是真正的兇手被抓到了。在時隔幾百年後,如此相似的悲劇竟然再次上演,不得不令人感慨唏噓。如果說在明朝的時候,人們就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那這幾百年的時間不知道有多少次正義缺席的時候了。

在聶樹斌案被平反之後,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段回答「法制在我國終究不過是維持統治的工具,一旦兩者衝突,法制就是被犧牲的對象。這也是聶樹斌們的悲劇的根源。二十年前因此蒙冤的聶樹斌,二十年後依然無法擺脫它的陰影。」今天我們依舊行走在法制的路上,我們不奢求絕對的正義,我們只能期盼司法制度改革的日益完善,只能盼望世間少一些聶樹邊案。

推薦閱讀:

正義慢慢成了一種虛擬
正義
人人頭上有月牙兒
俠義精神,是拿來給小人物們洗腦的
遲來的正義非正義

TAG:聶樹斌案 | 正義 | 冤假錯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