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登陸:歷史上最大的兩棲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歷史上最大的兩棲登陸戰

來自專欄 蟈學與鸛理

諾曼底登陸,是二戰盟軍在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代號"霸王行動"。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接近三百萬盟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當時,盟軍先後調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

到7月24日,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此,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二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德軍:大西洋壁壘、隆美爾蘆筍】

為抗擊盟軍在西線登陸,1942年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就是大西洋壁壘。直到1944年5月,該工程並未完成。

隆美爾就任B集團軍群司令後,要求前沿防禦推至海中,在深海布設水雷,在淺海設置障礙物,那些斜插入海的木樁被稱為"隆美爾蘆筍"。

德軍在海灘上布置鋸齒狀的混凝土角錐、坦克陷阱、大量地雷,在海灘制高點構築隱蔽火力點,海灘後的開闊地布設大量防機降的木樁。

【盟軍:人造海港、情報錯覺】

為在西線登陸,盟軍做了很多創新準備:經改裝的重裝甲包含"會游泳"的雙變速雪曼坦克,架橋坦克和鋪路坦克等。地雷清除坦克,又叫雪曼螃蟹,可以排雷卻傷不到坦克。

盟軍還建造了兩個人造的海港,以便給盟軍登陸部隊提供重要的軍事補給。另設置了海底補給管線,通過管線由英國供應燃料給登陸部隊。

為了給德軍造成盟軍將從加萊登陸的錯覺,盟軍每向諾曼底投擲一噸炸彈,就向加萊投擲兩噸炸彈;每向諾曼底派出一架偵察機,就向加萊派出兩架。在加萊正對的多佛爾地區,盟軍假意展開了軍營、倉庫、輸油管壓力站等戰前準備,並將巴頓將軍派到當地做指揮官。

盟軍統帥部用電台不斷地給加萊假設的地下組織發命令,以至德軍一直以為盟軍將從加萊登陸。

【盟軍:空軍先遣部隊】

1944年6月6日凌晨1時到3時,分乘925架飛機的13000名盟軍傘兵在德軍陣地後方空降,他們分屬兩個美國空降師和一個英國空降師,任務是阻止德軍向灘頭增援,以及搶佔要地,建立橋頭堡。

英國第1空降師最早投入戰鬥,他們被空投到登陸的左翼地區,並迅速奪取了佩加索斯橋附近的橋樑,以防止德軍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援。

由於地面情況複雜和敵軍炮火的攔截,美軍第82和 第101空降師的傘兵被迫散落在各處。盟軍傘兵們各自為戰,給德軍交通及部隊造成一片混亂,牽制了德軍的預備隊,使前來增援的德軍處於被動狀態。

【雙方:五處搶灘登陸】

當盟軍傘兵在敵後與德軍交火時,登陸大軍仍漂浮在英吉利海峽。由於天氣惡劣,德軍巡邏艇沒有出海,竟沒察覺一支最龐大的運輸艦隊正在駛來。

6月6日拂曉,2500架盟軍轟炸機開始轟炸德軍據守的80公里長的海灘。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盟軍在諾曼底海岸分為五處地點登陸。

由於風浪太大,最初的登陸行動很混亂。專為登陸行動製造的水陸兩棲坦克,很多入水後即遭滅頂之災。

1、猶他海灘登陸

在猶他海灘,因為德軍部署的兵力不多,所以盟軍部隊僅三小時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公路。當天中午,盟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

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2、血腥奧馬哈海灘

最不走運的是登陸奧馬哈海灘的盟軍。據事先情報稱,這裡的守軍為一個營,但美軍衝上灘頭才發現,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裝備精良的德國師!

美軍在這個灘頭上死傷慘重,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這裡又稱「血腥奧馬哈」。

美軍上校泰勒在這個灘頭上說:「這個灘頭上只有兩種人:已經死了的人和正等著死的人。還是跟著我闖出這個地獄吧!」《拯救大兵瑞恩》電影開始的戰爭場面就取自奧馬哈海灘。

3、登陸中心黃金海灘

黃金海灘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晚了一個小時。

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同時德軍重炮直接瞄準了海岸,因此使得想迅速搶灘的英軍一度陷入苦戰。

在入夜之前,有25,000名盟軍從黃金海灘登陸,迫使防守的德軍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400名官兵傷亡。

4、朱諾海灘

德軍的輕裝步兵部署在朱諾海灘沙丘後的村落中,這對必須穿越沙丘的盟軍是極大的威脅。盟軍登陸一開始極為慘烈,有三分之一的盟軍登陸艇慘遭德軍水雷和障礙物的摧毀。

加拿大攻擊部隊雖然輕易越過了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

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黃金海灘的英軍會師,這裡傷亡人數為1,200人。

5、寶劍海灘

寶劍海灘是五個搶灘地中,最東邊的一個海灘。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很快擊潰德軍輕裝步兵,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

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遭到德軍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傷亡人數630人。

【盟軍:向法國內陸推進】

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集群的5個裝甲師交給隆美爾。

面對嚴峻局勢,隆美爾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只是這支裝甲部隊從100、200公里外趕來,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德軍也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當盟軍登陸灘頭後,按預定計劃向法國內陸推進。美軍第7軍於6月25日黃昏沖入了瑟堡市區。7月1日最後據點的德軍也被迫投降。同時,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集團軍,於6月26日以4個師的兵力猛攻卡昂。但左右兩翼都受到德軍黨衛軍的堅決反擊,前進非常艱難,直到7月10日才佔領卡昂。

此後,盟軍到達岡城——考蒙——聖洛——萊索一線,形成正面寬150公里,縱深15—35公里的登陸場,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進攻的出發陣地,至此諾曼底登陸戰役結束。

【諾曼底登陸之後】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闢,意味著德國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它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

美國史學家薩姆爾·紐蘭德:「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巴黎陷落、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次戰鬥的意義能夠諾曼底登陸相媲美。」

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登陸後,說:「毫無疑問,諾曼底戰場是戰爭領域所曾出現過的最大屠宰場之一。那兒一帶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處塞滿了毀棄的武器裝備以及人和牲畜的屍體,甚至要通過這個地區也極為困難。我所見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夠加以描述。一口氣走上幾百碼,而腳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爛的屍體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二戰經典

weixin.qq.com/r/53VAWC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二戰中有哪幾場最慘烈的經典戰役?
體制僵化、政治腐敗只是表象,誰才是絆倒蘇聯的真兇?
挑起二戰的罪魁禍首是誰?
一段希特勒演講的爭議
每十秒內就有笑點:經典喜劇《你逃我也逃1942版》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