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節日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來自專欄 美食,孤獨與人
中國古代的節日大概分兩種,一種是指導農業生產的,又叫做節氣,比如春分,夏至。一種是與祭祀或者紀念有關的,比如春節,端午節。在魏以前,大多數節日都沒有固定的日期,比如《論語》里提到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上巳節,在魏以前就是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
我們現在過的節日大多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定下來的,懂點歷史的都知道,這時期民族大融合,各民族的風俗節日都融合了進來,同時各節日的日期也基本固定了,比如在道家思想指導下定下的三月三日上巳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還有在佛家裡的臘月八日臘八節。同時,在這時期,很多節日開始變得輕鬆化了,比如上巳在之前的習俗是到溪邊沐浴祈福,到了魏晉,開始——「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坐在小溪邊喝酒吟詩了。
到了唐宋以後,經濟文化繁榮,生活好了一點,中國人骨子裡愛吃的本性就完全暴露出來了,尤其擅長於把一切節日變成吃節。比如我們現在說的清明節其實是古代是三個節日,上巳、寒食、清明。宋朝以後,人們逐漸把三個節日一起過,到了清明,打扮一新,出門踏春,掃墓,完了就地野餐樂飲,化悲傷為歡樂。
重陽節亦是如此。《易經》認為九為陽數,九月九日,為陽氣最甚的時候。當然,關於重陽起源的說法有很多,大多都是登高避災,祭祀,求長壽之意。「便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就是一味逐寒祛風的中藥。到後來重陽這天不光要插茱萸,還要喝菊花酒。孟浩然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位一點沒有避禍之意,全然圖著朋友的雞黍、菊花酒,郊遊來了。
老北京還有一種「菊花鍋」,用菊花瓣兒灑火鍋里,另加刻意削薄的魚片、羊肉片、藕片等物,為的是遷就受不了大魚大肉的千金太太們。
當然,最重要的還當屬春節。關於春節由來的傳說有很多,不提了。春節可謂是所有節日的集大成者,從小年開始到元宵,都可稱為
過年,在這段時間裡,人們祭祀,團圓,登高,踏青,著新衣,打掃屋子,最重要的——年夜飯。
孫思邈認為正月時,吃五辛可以開五臟、去伏熱,其實早在漢魏南北朝時期,宮廷過年就吃五辛盤:蒜、大蒜、韭菜、芸薹、胡荽,看著就不太好吃。唐宋時期好一點,吃野豬肉,喝椒柏酒和屠蘇酒,取一個驅寒祛濕之意。從詩中來看,蘇軾一家很愛喝屠蘇酒,而且樂意最後喝。蘇轍:「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蘇軾:「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飲屠蘇酒的習俗是從年少者飲起,小兒在前,長者在後,「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但這個習俗在清朝以後,就不再那麼盛行了。
在四川這邊,年夜飯到底吃餃子還是湯圓分的不太清。我家是一起上。正餐吃餃子, 順帶著做一大桌佳肴,一家人圍著圓桌,一邊聊一邊吃,大人們喝酒聊天,吃得慢。小孩子們卻都是急性子,幾下吃完,點放爆竹去了。等到快到12點的時候大人們紛紛把小孩叫到身旁,一邊祝福一邊發壓歲錢。完了以後,每人端上一碗湯圓,算作是一年的最後一餐。吃湯圓的時間很精妙,都在12點前幾分鐘開始,吃到新年裡去,這是老一輩人的意思,象徵著年年都能有飯吃。
人們常說有「年味兒」,「年味兒」這詞很有意思,它可以指的是餃子,湯圓,屠蘇,五辛盤,或者清朝皇宮裡的燕窩魚翅,也可以指煙花爆竹的火藥味,春節聯歡晚會的相聲小品,雖然後者近幾年一直被詬病,不過—大過年的,圖個喜慶熱鬧—也不計較了。
節日這東西,起源大多嚴肅,古代神神鬼鬼很叵測,每逢佳節倍思親,親人不在身邊的,唯有借酒消愁,親人在身邊的,一起胡吃海喝一頓。過節嘛,是一切吃高熱量食物的借口。不過,連過節都不讓吃口好的,怎麼對抗無常世事呢?
推薦閱讀:
※眼前有5家新加坡螃蟹店,你選哪一家?
※韓國料理的魅力所在是?
※怎麼做一碗又香又滑的蒸蛋
※宜昌市的美食推薦?
※沒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