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流量太貴,而是你沒有佔領顧客的「想像力」和「注意力」
來自專欄 商業資訊理論互聯網大佬們就是喜歡語出驚人——馬雲才說完「電商已死」,李彥宏就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結束」的言論把一票創業者都打入了冷宮。與這些驚人言論相伴的,是創業者感到流量越來越貴的現實。難道互聯網的創新創業就到此為止了?
當然不是,傳統的導流方式越來越貴,所以為新的營銷方式孕育了機會。小米高層把「新渠道」列為未來三大機會之一,資深投資人稱「未來自媒體業將誕生百億市值公司」,他們都看到了營銷領域的新動向。
我們認為,這種新動向主要有兩個方面:
1、營銷渠道從中心化、正規化,轉向分散化、隨機化;
2、營銷目標從爭奪消費者的「購買力」,轉向爭奪「注意力」,甚至「想像力」。
這些新動向恰恰是《商業進化論(二)》中所描繪的信息經濟的重要部分。一個完整商業模式都包括兩個環節——生產和銷售(或說供給和需求)。供給環節涉及到如何組織各種資源要素,從無到有的完成產品(見《共享經濟的本質,O2O與SaaS的未來》),而需求環節則涉及如何讓消費者與產品對接。我們相信,供給模式、需求模式的創新,將會成就一代新的商業巨頭。
一、傳統營銷方式以門店為中心,宣傳和交易環節分割,因此轉化率低,最終導致「流量太貴」
傳統營銷方式是圍繞著「門店」展開的——生產者首先要建立一家「門店」,而後將門店的信息廣而告之,等待消費者來到門店完成交易。所以傳統方式有兩個特點:以門店為中心,宣傳和交易環節分割。
起初,宣傳的主要方式是面對大眾做廣告,這種方式非常盲目,生產者不知道哪些人收到了信息,也不知道這些人有沒有需求。為此,廠商開始在廣告渠道上下功夫,通過比如機場廣告、樓宇廣告、時尚雜誌廣告等專門渠道,來影響一類特殊的人群。
然而,通過以上方式,宣傳的效率雖然得以提高,但消費者來店交易仍然要付出較高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等。所以,電子商務出現了,線下店被轉移到了網上,交易成本大幅降低(這裡說的「交易成本」不是商品的價格,而是進店消費的便利程度),因此一時間大量網店借勢成長起來。
不過,大量網店(包括網站、APP)出現後,各自為了爭奪消費者,不得不更加頻繁、更加強烈的刺激消費者的感官。這導致消費者不斷被各種信息刷新認知,沒等消費,就已忘記。所以廣告轉化率極低,這也就帶來了當下互聯網創業所謂的「流量太貴」的問題。
二、新營銷方式利用分散化的渠道和信息,創造場景與情感,引導顧客消費行為
如果我們反思這一問題的原因,我們就會發現,當下的營銷活動中,承擔宣傳作用的「營」,和承擔交易作用的「銷」,二者是分開的。宣傳的部分由廣告、市場推廣活動等實現,交易的功能由」門店「實現(無論線下店、線上網店)。宣傳的最終目的還是實現交易,但是由於二者是分開的,從」營「到」銷「就存在轉化的過程,大量顧客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丟失的。因此,營銷的升級就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如何更準確的宣傳,做好「營」;二是更及時的交易,做好「銷」。
1、如何更準確的宣傳
如何實現更準確的宣傳呢?核心是要利用更加完整、更加豐富的信息。目前來看,出現了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通過大數據對消費者進行畫像,然後精準推薦。這種模式需要將大量數據彙集到一個中心化的平台,按人重新匹配。最終也許為10000個人畫像,其中只有10個人是某類產品的潛在顧客。因此這種方式不適合單一產品廠商使用,太不經濟,而主要是經營多種商品的經銷商使用(電商平台也就是經銷商)。
第二種模式是通過口碑傳播、熟人推薦的方式。這是一種非中心化的模式,廠商雖然不掌握消費者的信息,但是通過建立一套傳播過程的激勵機制,讓業務員(或其他消費者)利用他們個人掌握的信息,實現更準確的傳播。目前出現的社群營銷、口碑營銷、網紅營銷等新型傳播方式,都是在利用分散化的渠道和信息。
2、如何更及時的交易
以上過程完成了宣傳,但如果不及時進行交易的話,消費者腦海中的印象很容易淡忘,宣傳的效果也就付諸東流。那麼如何及時進行交易呢?目前來看也有兩種思路。
第一種是銷售渠道進一步下沉。毛主席把黨支部建在連里,而我們要把銷售人員建在顧客身邊,具體而言就是讓我們的宣傳渠道都具備交易能力。通過為宣傳人員提供信息系統支持,讓顧客在哪裡看到產品的信息,就可以在哪裡下單購買。這也就讓分散化的宣傳人員都成為我們的銷售員,銷售不僅可以在「店」里完成,沒有「店」也能實現銷售。
第二種就是對消費者的影響時機進一步上移。消費者在決定購買某件產品之前,都會經歷一個需求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誰能夠在消費者需求模糊的時候就進對其行影響,誰就最有可能掌握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就要求廠商抓住甚至創造消費者產生某種需求的場景。比如舉辦線下體驗活動場景,或者通過影視作品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讓消費者在場景中發現對某類商品的需求。
傳統的營銷拼價格,爭奪顧客的「購買力」。
當下的營銷比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爭奪顧客的「注意力」。
而未來的營銷構建場景、創造需求,爭奪顧客的「想像力」。
想像力代表了情感,注意力代表了信息,購買力代表了實物。未來的商業活動一定是情感牽引信息,信息牽引實物。誰能佔領情感和信息的高地,誰才能贏得商業的競爭。
為此,將出現新的消費者需求組織者,他們利用新的互聯網接入設備(見《PC和手機之後,誰是下一代網路入口?》)、新的與顧客交互手段(如VRAR、智能語音助手),將消費者置於場景中,更加高效的發掘與引領消費者的需求。
推薦閱讀:
※亂博新經濟: 對Tesla的問題視而不見 |亂博
※互聯網傳播的秘訣是「具象」(上)
※中國未來二十年大趨勢,你的機遇全在這
※艾媒報告 | 2017-2018年度中國新經濟全景報告
※比特幣的挖礦與確認交易節點的分別 | 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