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學理論》讀書筆記——從作品到文本

《文學理論》讀書筆記——從作品到文本

當前的文學批評經常使用「文本」(text)指稱文學著作,很少使用「作品」(work)這個概念。文本與作品之間有什麼區別?文本到作品之間的轉換又意味著什麼?

通過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總結作者的生平,考證出什麼事情觸動了作者的創作動機,從而有效地解釋作品。這樣的文學研究理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先秦就有了「知人論世」(出自《孟子》)一說。

西方十八九世紀也盛行作者傳記式批評,考證作者身世、背景來解釋作品。這種以作者為中心的文學觀,用「work」來指稱某部文學作品,其中包含了它是作者有目的的創造物,是作者意志的體現等意味。

相比於作品(work),文本(text)屬於20世紀文學理論的新興概念,主要指原文、文本等。早先的文本研究可以稱為「文本校勘批評」,注重於恢復原始手稿,對比各種版本的差異等,力圖通過恢復手稿原貌或確定權威版本。版本的校勘可以顯示出當時的政治空氣對於作家的影響。如楊沫《青春之歌》1958年的出版與1959年的修改版,可以依稀感受出當時特殊的社會文化氛圍和作家繃緊的神經。

當然,20世紀文學理論中的文本指的不是版本,而是代替了作品的,用來指稱用語言文字組成的文學實體。新的理論期望把文學著作從作者個人心理和歷史背景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系統。英美新批評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細讀」,專註分析文本的語言和各種技巧。新批評認為,這些形式要素及其組織規律是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的原因。

這種精細的形式分析,在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之中也屢屢有之。如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對於「紅杏枝頭春意鬧」中「鬧」字「境界全出」的評價。在中國古代詩論中,有許多與「味」有關的概念,這個「味」,指的就是讀者的閱讀感受,它產生於文本語言文學之外,需要讀者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體驗來感受。

文本分析是否必須要考慮讀者或作者的心理?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否定了這一點。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不考證作者的身份背景,也不研究時代背景,主要考察各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法國托多羅夫認為敘事背後有一個基本的結構法則,任何單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基本句法結構,適用於其他的一些故事。(《灰姑娘》、《葉限》)。

「作品」這個概念,總是提示著作者的存在,「文本」則提示我們,由語言文字組成的文學實體是一個自足的體系。文學文本逐漸從作者、社會歷史中獨立出來。可以說,「文本」概念的使用是20世紀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一場革命。

——《文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三章


推薦閱讀:

近體詩批評的振動論,兼論陳三立詩風優劣
導言:這是一份後現代入門指南
哲學小說——文學作品的存在方式
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

TAG:文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