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難耐的時代,誰能耐下心來享受單身呢?

寂寞難耐的時代,誰能耐下心來享受單身呢?

九月快結束了,馬上要為祖國母親慶生了,各個大學的軍訓也馬上要結束了。

半個月的汗流浹背,但學生和教官卻是有感情的。這不,不止一個學校爆出教官向學生表白的新聞。有的成功了,摟摟抱抱,有的失敗了,灰頭土臉。

中國人喜歡看熱鬧,表白這種事情大家尤為喜歡。男男女女,糾結,羞澀,壯膽,起鬨,管他誰跟誰,每次都有人在一邊大喊在一起。

戀愛在傳統意義上是美好的,代表著甜蜜,幸福,恩愛。尤其是現在這個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時代,男生有戀愛對象,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兒。而單身的人,自嘲為單身狗,狗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一直是罵人的詞。「狗漢奸」「狗娘養的」,即便在互聯網時代,狗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單身狗」「設計狗」「電氣狗」,越來越多的自嘲為狗,但不是「單身狗」的人還是在話里話外流露出高人一等的情緒。

每當有人在朋友圈秀恩愛,大家喜歡打趣說自己受到了10000點傷害。戀愛者秀恩愛能給單身者造成傷害,從中能體會出每個性成熟的個體都渴望愛情,嚮往戀愛生活。

一位在辯論隊的同學和我說,她們正在準備一個辯題——「大學生戀愛是真愛還是寂寞?」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這個辯題直指房間中的大象。

為什麼叫房間中的大象呢?其實很多人知道,大學的戀愛充斥著荷爾蒙。走過禁慾模式的高中,一群如狼似虎的精壯處男碰上了剛剛留起長發的妙齡少女,乾柴烈火,相遇即是燃燒。看見漂亮女生就表白,成功了就膩膩歪歪,不成功就下一個。分手了哭,複合了笑,彷彿末日狂歡。這樣的反覆無常之間,對於什麼是愛情,對於自己要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適合什麼樣的人,缺乏基本的認識。

如果讓我在兩種觀點中選一個,我看到聽到的大學中的愛情,更多是為了化解寂寞。

寂寞真的很難耐受。

寂寞的根源在於人類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流。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漸漸懂得,「能與他人說者只二三」是什麼意思。每個人大腦中神經元的碰撞,只能通過膚淺的形式外化,比如語言,文字,圖畫。而對方要經過解讀,才能形成交流。而且這種交流是沒有準確性保證的,畢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有相同的語言習慣,兩個人也無法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

有很多影視作品對人類的這種「缺陷」唱過輓歌。電影《阿凡達》中,每個阿凡達都有一個觸鬚,裡面包含著自己的所有神經,人和人交合的時候要把觸鬚連接在一起,彼此撫摸肌膚的同時實現精神交流。征服坐騎的時候也要把觸鬚和「大鳥」的觸鬚相連接,人和人,人和動物,通過外在的形式實現深層次的精神交流。

《三體》中也涉及到了同樣的構想,每個三體人的想法和彼此共享,一個人的任何想法都能被所有人接收到。

人類沒有這種功能,所以只能寂寞。有的人把生活安排的很滿來讓自己不去想寂寞的事,有的人用戀愛來緩解寂寞。

前段時間去參加了《新周刊》二十周年的讀者分享會,主題是兩性關係。會上嘉賓提到了一本書——《愛的藝術》

作者認為,愛情和繪畫,音樂,美術一樣,是一門藝術,需要學習,需要練習。

愛情的關鍵是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感受自己的存在。」

這和世俗的理解很不一樣。人們的普遍認識和流行的影視作品中,有意地突出「一輩子」這樣的字眼,用執念來冒充浪漫。其實,在高聲吶喊那些矯情的句子之前,讓自己變得更完整,學會耐下心來好好的理解單身,理解愛情,遠比燃燒荷爾蒙重要得多。

「愛情說到底就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

關心是需要能力的,因此愛的能力也是需要修鍊的。

我平時非常喜歡把愛情和抽筋做比較,小時候你沒抽過筋,只在大人嘴裡聽過這個詞,後來你在籃球場上揮汗時,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小腿的強烈抽痛,你知道這就是抽筋。抽筋是低等的生命運動,不需要心智的控制就可以實現,動物也會抽筋,即使沒有人鑽進你的身體里讓你體會一下抽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感覺,你也能正確地辨別出來。

愛情和抽筋一樣,沒有人能設身處地的告訴你,當你產生了什麼樣的心理感受時,你愛上了一個人。不同之處在於,愛情太過複雜,需要人用全部心智來體會感受。因此我們很容易錯把別的感覺對應到愛情這個詞上。

錯把對異性的依靠當成愛情,錯把看到異性時產生的性衝動當成愛情,錯把因成長環境而缺少的親情當做愛情,錯把一味的「長相廝守」當作愛情。。。。。。

世界好比一個供人消費的龐大的對象,好比一個大蘋果、大酒瓶或大乳房,而「我們」彷彿是嬰兒,永遠處於期待之中,永遠抱著希望的欲求,但卻永遠是個失意者。

寂寞是常態,但盲目地擺脫單身不是解藥。


推薦閱讀:

張愛玲的紅白玫瑰——不是振保又怎能成為好嬌蕊
是噩夢,還是美好的愛情?
美貌有什麼作用?
祝我從此幸福,還祝我枯萎不渡。
三個女人的愛情—因為愛情

TAG:愛情 | 愛情哲學 | 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