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康吃出來——功能農業

健康吃出來——功能農業

來自專欄 田地會

2008年,「功能農業」的雛形概念由趙其國院士在中國科學院負責編寫的《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中首次提出。

趙其國院士總結提出了農業發展的三階段:

  • 高產農業是為了「吃飽肚子」,是讓每個人不挨餓,是很長時間以來農業的重要任務,甚至在未來仍是中國農業人的重要工作之一;

  • 綠色農業是「吃得安全」,屬於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重心是保持良好生態基礎,盡量減少農產品中有害的東西,有機農業是這一階段的最高級。

  • 功能農業則是為了「吃得健康」,屬於第三個階段。通過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讓它成為維護、提升人體健康的重要載體。

什麼是功能農業

功能農業,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或其他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簡單地說,就是生產出的農產品能夠定量滿足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營養需求,比如,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所需要的鈣、鐵、鋅、硒等,進而達到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抵禦癌症、延緩衰老的目標。

功能農業的使命,就是讓農產品進入功能時代。功能農業的核心要求是,農產品中某一種或幾種健康有益成分基本定量,並可以標準化實現。

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國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它應具有三個基本屬性,

  1. 食物的基本屬性,也就是有營養還要保證安全;

  2. 修飾屬性,也就是具備色、香、味,能使人產生食慾;

  3. 功能屬性,也就是對機體的生理機能有一定的良好調節作用。

功能屬性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備的特性,而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正是這三個屬性的完美體現和科學結合。

根據食用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 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稱為日常保健用食用品。它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健康消費群(諸如嬰兒、老年人和學生等)的生理特點與營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促進生長發育或維持活力與精力,強調其成分能充分顯示身體防禦功能和調節生理節律的工程化食用品。
  2. 特種功能性食品,或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它著眼於某些特殊消費群(如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心臟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症者等)的特殊身體狀況,強調食品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健康與醫療」問題。

從上述分類來看功能食品介於食品、藥品之間。

功能農業的產業化實踐

功能農業這一概念提出至今,已培育出十多種營養強化作物品種/系,包括鐵、鋅、維生素A原、葉酸等多種微量營養素及玉米、甘薯、小麥、水稻等作物。以富硒農業發展來說,富硒米、富硒葡萄、富硒瓜……越來越多的富硒產品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1公斤富硒大米賣到20元到39元,一枚富硒雞蛋賣到2.5元到4.5元,50克富硒菊花在上海賣到150元到200元……

中國富硒農產品的市場規模大致在50億元左右,目前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全國已約有21個縣生產富硒大米和雜糧,已有硒產品開發專利300多項,其中15項專利獲得國際授權;全國生產硒產品的企業約有300多家;國家和行業標準5項、省級地方標準5項及若干企業標準。

基於我國缺硒的現狀,以及富硒農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科學補硒增進身體健康的需要,我國富硒農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推薦閱讀:

大地,田美樂能為你做點什麼?
中世紀伊斯蘭世界農業的發展(第一部分)
為什麼說微生物菌肥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正名,別再誤解有機農業了!
賀雪峰:農地「三權分置」的變與不變

TAG:農業 | 營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