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欠你的,都還你,8部三段式電影

欠你的,都還你,8部三段式電影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三段式電影。

先前上映的《再見,在也不見》是三段式電影,每個段落在各自的標題下,獨立成篇;改檔的《路邊野餐》,也介紹自己是三段式結構,構建了過去、當下和未來三個敘事時空。

那麼問題來了,三段式電影,究竟是何方神聖?

拍電影就像寫作文一樣,我們最常見的敘事方法,是按照時空順序、層次遞進的線性敘事。這種結構大多是以戲劇衝突,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因。故事隨著衝突的激化,從發生髮展走向高潮,再通過衝突的解決,最後進入尾聲,命中主題。

這裡你可以腦補任何一部超級英雄片,超級英雄與大反派的衝突,就是推動電影情節走向的「原力」。

但三段式電影,將這種線性的敘事結構打破。故事照樣講,主題照常升起,不同的是,線性敘事下本應渾然一體的電影,被故意切分為彼此獨立又相互勾芡的段落,而每一個段落,都從不同的出發點闡釋了影片的主題。這一點很像音樂上的三重奏,不同的樂器,用各自獨特的聲音,奏響主旋律。

道理聽的多了,沒有栗子就太沒誠意了不是?影史上三段式電影何其多,閑話不表,以下推薦的一些典型的三段式電影,希望你恰好喜歡。

1、告別 |《城南舊事》

「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壞人」

說到《城南舊事》這部電影,不知道算不算暴露年齡。英子的大眼睛充滿好奇,無論什麼時候重看,都會被她內心散發的純真打動。電影正是透過她的一雙眼睛,看遍三十年代北平的市井人情。

《城南舊事》之「惠安館」

《城南舊事》之「我們看海去」

《城南舊事》之「爸爸的花落了」

第一個故事「惠安館」,英子幫助瘋女人秀珍,與英子的玩伴妞兒母女相認。

第二個故事「我們看海去」,英子意外結識小偷並成為朋友,然而無意說漏嘴,招來了警察。

第三個故事「爸爸的花落了」,管家回鄉,父親病逝,英子的童年,在兵荒馬亂的時代落幕。

《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幼年隨家人遷居北平,成年後回到台灣。一個是完整的童年回憶,一個是身份上的祖籍,不管由哪處到哪處,都意味著既是回歸也是告別。在《城南舊事》的三個故事中,「告別」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結局,我們不知道在年少的海音心中,是否成長就意味著告別,但貫穿《城南舊事》始終的一曲《送別》,給本片作出了最好的註解。

2、失落 |《最好的時光》

「人在無限大的土地之上,一種幸福無所事事的冒險旅行」

侯孝賢導演的《最好的時光》,在2005年的戛納電影節,殺入主競賽單元,不久前北京電影節的重映,幾個場次也是一票難求。

關於「最好的時光」,侯孝賢導演自己的解釋是:「生命中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構成不了什麼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譬如年輕時候我愛敲桿,撞球間里老放著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如今我已快六十歲,這些東西在那裡太久了,變成像是我欠的,必須償還,於是我只有把它們拍出來。我稱它們是,最好的時光」。

《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

《最好的時光》之「自由夢」

《最好的時光》之「青春夢」

第一個故事「戀愛夢」,1966年,軍中少年與撞球間的計分小姐秀美念念不忘。

第二個故事「自由夢」,1911年,進步學士與藝館紅伶兩心相悅。

第三個故事「青春夢」,2005年,多病歌手與攝影師情感熾烈。

作家唐諾曾這樣定義:「所謂最好的時光,指著一種不再回返的幸福之感,不是因為它美好無匹從而我們眷戀不已,而是倒過來,正因為它永恆失落了,我們於是只能用懷念來召喚它,它也因此才成為美好無匹」。《最好的時光》之於60歲的侯導,是對往昔人生的回望;之於我們普羅大眾,則成了一面精緻的鏡子,折射出各自心中那些失落的美好。

3、距離 |《秒速五厘米》

「櫻花瓣落下的速度,每秒鐘五厘米」

新海誠就像動畫界的王家衛,他慣常運用以幾近真實的唯美畫面,重現生活中的場景與片段,即使再激烈的情感對撞,透過這面似真似幻的濾鏡,都會呈現出一種更溫柔而綿遠的調性。

新海誠的影片中,時常會蹦出幾段惹人共鳴的情感金句,因此即使他作品寥寥,又以短片居多,仍然有一大票忠實的擁躉。憑藉這部《秒五》,連香港歌詞作者林若寧都被新海誠圈了粉。

《秒速五厘米》之「櫻花抄」

《秒速五厘米》之「宇航員」

《秒速五厘米》之「秒速五厘米」

第一個故事「櫻花抄」,13歲的貴樹與同班女生明理互生情愫,卻因轉學難再相見面。

第二個故事「宇航員」,17歲的貴樹身邊出現了暗戀者花苗,少女心事未被察覺。

第三個故事「秒速五厘米」,26歲的貴樹留在東京,在某個熟悉的路口,似與明理擦肩而過。

《秒速五厘米》是一部關於距離的電影,從櫻花瓣下落開始,就與樹漸行漸遠,如同每一個曾經熟識,又漸漸失去聯絡的友人。林若寧專門根據本片所寫的《櫻花樹下》,便抓住了電影中渺小的每個人,留在大時代里的無奈與遺憾。時光不能倒流,唯有珍重曾經的美好。

4、孤獨 |《愛神》

「事隔經年,我將何以賀?以眼淚,以沉默」

《愛神》的英文片名是Eros,是希臘神話中持弓箭的厄洛斯,他在羅馬神話中的名字丘比特,似乎更家喻戶曉。《愛神》三部曲集結了王家衛、安東尼奧尼與索德伯格三位影壇聖手,以各自的方式闡述情慾與愛戀的盤根錯節。

《愛神》之「手」

《愛神》之「平衡」

愛神《之》「危險臨界點」

第一個故事「手」,講述意外相識的小裁縫與交際花,數年間的愛與欲交織的複雜情感。

第二個故事「平衡」,講述紐約廣告人,備受春夢困擾,求助於心理醫生,試圖自我剖白。

第三個故事「危險臨界點」,講述進入婚姻瓶頸期的男子,在冷淡的妻子與性感陌生少女之間的徘徊糾結。

讓三位擅長以愛欲糾纏虐遍世人的導演,用濃縮的40分鐘,構建相對完整的獨立故事,並且能夠在立意上勾連另外的篇章,並非易事。愛欲的主題太大,三位導演也足夠取巧,分別以情慾漩渦中雙方的態度與地位、精神世界與現實的映射、以及理智與情感的角力,作為切入點,並不約而同的降落在人類靈魂的荒蕪。縱然風月無邊,內心的孤獨也永恆無解。

5、執著 |《玩偶》

「握得越緊越是徒然」

提到北野武的名字,總是和黑幫、犯罪聯繫在一起。《玩偶》這部電影,雖然幾乎沒有暴力的鏡頭,甚至經由山本耀司加持,還呈現出一種另類的華麗美感,但北野武卻給予影片中三段愛情故事,最簡單粗暴的解構。

《玩偶》之「燃燒的紅葉」

《玩偶》之「靜寂的雪山」

《玩偶》之「夏日的碧海」

第一個故事「燃燒的紅葉」,遭遇男友背叛的女孩自殺未遂,男友幡然悔悟,與女孩一同浪跡天涯。

第二個故事「靜寂的雪山」,黑幫大哥故地重遊,舊情人不忘昔日約定,等待他如期到來。

第三個故事「夏日的碧海」,當紅的女歌手不幸毀容,忠實歌迷自毀雙目,永遠陪伴偶像。

《玩偶》的節奏很慢,有觀眾開玩笑說,即使兩倍速播放也不會影響劇情,但速度加快,會把個中人物的情緒張力蠶食殆盡。貫穿三個故事始終的主題是執著,佛法上將「我執」看作是痛苦的根源,執迷不悟,困在自己的小世界。片名中的「玩偶」二字,也頗值得玩味,在情感關係中,看似被動的人,究竟是成為了玩偶,還是把別人變成了玩偶?

6、回歸 |《漂浪青春》

「為什麼愛情一定是男生跟女生?」

台灣導演周美玲的作品,常常以女性視角作為切入點,關照同志群體。她曾表示希望根據彩虹的色譜,創作出「六色彩虹同志影像」系列,《漂浪青春》正是她敘事與美學特色的集大成者,三個打亂時間線的故事,拼接出幾位主人公互相交織的經歷,與對彼此影響。

《漂浪青春》之「妹狗」

《漂浪青春》之「水蓮」

《漂浪青春》之「竹篙」

第一個故事「妹狗」,妹狗因眼盲的姐姐,備受瀟洒的風琴手竹篙照顧,而暗中吃醋。

第二個故事「水蓮」,兩對同性戀人假裝結婚,女子水蓮在伴侶去世後罹患痴呆,誤將名義上的丈夫認作戀人。

第三個故事「竹篙」,少女竹篙,偶遇性感歌手水蓮,隨著交往加深,竹篙也接受自己的喜歡女孩的事實。

周美玲不局限於對同志群體生活與情感的表現,而是拓寬格局,從一個少數群體出發,歸結社會與時代的大格局,對個體產生的影響。《漂浪青春》講同性情感,最終回歸生活的悲歡離合,不管同性或異性伴侶,都無法迴避的生老病死。無差別對待,是為真正的平等。

7、解脫 |《時時刻刻》

「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諦,愛它的本質,然後,放棄它」

三段式電影之所以有趣,原因之一在於異曲同工,換句話說,幾個殊途同歸的故事,更容易喚起觀眾的同理心,達到共情的效果。電影《時時刻刻》中,共情的特效達到了最大化,一本小說,串起不同時空三位女性的生活遭際。

《時時刻刻》之伍爾夫

《時時刻刻》之勞拉·布朗

《時時刻刻》之克拉麗薩·沃甘

第一個故事,《達洛維夫人》的作者弗吉妮婭·伍爾芙,深陷心魔折磨。

第二個故事,《達洛維夫人》令讀者勞拉·布朗,開始抗拒一成不變的生活。

第三個故事,過著達洛維夫人式生活的編輯克拉麗薩·沃甘,朋友的離世帶給她難以平復的傷痛。

《達洛維夫人》代表了一種安逸而缺乏變化的生活常態,之於那些對生活抱有熱情的人而言,是無形的網,無法衝破。三個故事中的人物,不約而同的試圖選擇了極端的方式,逃離一成不變的生活,有人成功了,有人則沒有。一唱三嘆的復調式表現手法,不斷強化平淡生活給予故事主人公的壓迫與束縛感,在電影的結尾,觀眾跟隨著導演的節奏,也終於懂得了故事主人公的選擇,看似逃離,實為解脫。

8、接受 |《孔雀》

「我們每個人都是孔雀,庸俗不堪,卻總是自命不凡」

《孔雀》是顧長衛的導演處女作,一掃新世紀初視效大片的浮誇之風,回歸第五代導演擅長的傷痕題材,從生長於一個家庭的三位子女,漸行漸遠的生活軌跡出發,去反思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沉浮。

《孔雀》之姐姐

《孔雀》之哥哥

《孔雀》之弟弟

第一個故事,姐姐,不甘平庸,卻在理想與現實的困境里,不得不聽天由命。

第二個故事,哥哥,先天失智,倍受他人欺侮,卻在內心經營著自己的小九九。

第三個故事,弟弟,敏感叛逆,試圖逃離格格不入的周遭,卻在兜兜轉轉後又回到了原點。

雖然片名是《孔雀》,但直到電影的結尾,孔雀才姍姍來遲。孔雀開屏只是短暫瞬間,像極了姐姐和弟弟所追求的,生活不可名狀的儀式感。但剎那的自命不凡之後,等待每個人的都是漫長而細碎的生活瑣事,既不能與之抗衡,又無法逃離,即使庸俗,也只能接受。

三段式的電影之所以吸引人,也可以看作是拜儀式感所賜。儀式感本身似乎並不能改變什麼,但容易讓人產生生活變好了的錯覺。因為正是這樣一種抽離出線性時空的跳脫,站在更大的格局上,為我們拎清了一點命運潛藏的線索,可能是態度或情感,也可能是殊途同歸的選擇。就像古人為什麼會說「千里共明月」,明月是同一輪,賞月的人便有千千萬萬。「三」只是冰山一角,其下是千千萬萬的可能,讓我們知道,自己原來不是這藍色星球上,唯一孤獨的存在。


推薦閱讀:

《魔戒》有哪些演員出演漫威電影?
《天才槍手》電影轟動泰國是因為什麼真實事件改編的?
寄宿公寓2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石黑一雄」為什麼會獲獎?
4 · 網大 |記憶深處的電影,永不磨滅

TAG:電影 |